王宏彥
(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河北張家口075100)
離退休干部管理工作的創新,旨在滿足老年人的需要。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空巢老人的問題也逐漸顯現。他們缺少與人接觸和交流,心理問題直接導致身體健康無法保證。對于他們管理工作的建立,很好地解決了一部分老人的需求問題。離退休干部的需求不過是充實自己,實現自己年輕時沒有時間或者沒有機會實現的有意義的事情,增長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素質,實現自我的價值。在學習中得到與人交流的機會,可以敞開心扉,得到心靈的釋放。這樣,空巢老人的心靈與身體健康便可以得到一定的保證。
對于離退休干部管理工作的內容可以包括傳統知識,如國畫、書法、成語及詩詞的講解;也有保健方面的瑜伽、營養學、基本的活動等;有應用技術方面的種植、嫁接、家電的維修等。當然,也有較為潮流的歌舞、交響樂、電腦等,或是順應全球化的語言課,電影欣賞等課程。這樣,對于離退休干部的管理,很大程度上滿足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他們的知識體系得以升華,心里的滿足潛移默化中也提升了身體素質。
1.老年心理學。老年心理學不僅從老年生理角度來觀察老年人的心理變化,還從老年人自身的文化素養、生活條件以及家庭和社會多方面考察老人的心理變化。總之,老年心理學集中致力于研究老年人的認知過程。有關老年心理學的研究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便有關于益壽延年方面的論述。如孔子強調“仁者壽”“智者壽”的思想,提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矩”的見解。真正科學的老年心理學是從19世紀80年代開始的,直到現在已經有很大的進展。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得出研究結果顯示,老年人的認知能力是有可塑性的。
2.終身教育。在1965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持召開的成人教育促進國際會議期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人教育局局長法國的保羅·朗格朗(Paul Lengrand)正式提出了“終身教育”這一專業術語。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終身教育部部長E.捷爾比提出:“終身教育應該是學校教育和學校畢業以后教育及訓練的統和;它不僅是正規教育和非正規教育之間關系的發展,而且也是個人(包括兒童、青年、成人)通過社區生活實現其最大限度文化及教育方面的目的,而構成的以教育政策為中心的要素。”老年時期,隨著年齡的增長,記憶力的衰減,學習能力的倒退,使得個體的生活質量大不如前,為了提升自己的價值,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數,很多離退休干部會更加愿意到社區學習或者自學抑或是進入老年大學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此階段大多為非正規方式受教。
3.社會學習。社會學習是個體通過與環境中的其他個體或者群體間的相互作用獲得各種行為、獲得有關事件之間的各種關系的認識,以及獲得有效地進行某種活動的知識經驗等的學習方式。
1.管理條件方面的問題。雖然通過對于離退休干部進行集中管理緩解老齡化的壓力已經成為一種大勢所趨,但是其中存在的問題還是不少。首先,最為嚴重的便是組織退休老干部的學習問題。目前是沒有權威機構統一規定的教材的,所以當前的狀況便是很多企業對于教材的使用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教材的使用與否,放任自流,各自為政,各行其道。其次,對離退休干部管理工作的負責人員質量難以保證。很多機構都是直接聘請退休的老干部進行負責,他們在管理工作中任職的原因或者是想掙外快,或者是利用空余時間施展自己的一技之長,他們的共同點便是沒有真正的空余時間給離退休的老干部,所以就算他們有自己的一技之長,也無法很好地發揮在離退休老干部的管理上。最后,用于管理器材的短缺。自20世紀80年代初,對于離退休干部的管理工作便迅速興起,但是只限于經濟發達地區,對于經濟條件欠缺或者落后的地方管理工作的建設也算是一種奢侈。所以,離退休干部管理工作的興起迅速,但是建設力度卻不大。目前的管理工作,政府的重視力度不夠,未提到政府老年管理部門議程上來,以致老年管理工作建設以及器材并不能得到實質性的解決。目前的管理工作,組織場地嚴重短缺,如電視、電腦、電子琴等必備設備缺乏,經費來源單一,經費全靠政府補助,對政府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2.管理過程方面的問題。對于離退休干部管理工作的內容一般都是按老年人的要求來開設的,雖然開設的內容種類五花八門,豐富多彩,但并不是應著老年人的喜好開設的內容就是好的,有些內容并不適合老年人學習和實施,例如有些推拿課,或者需要用到現代設備的烹飪課,對于老年人都是有些潛在的危險的。關于這一點,政府沒有明確的指示,各個負責部門也就各行其事,導致管理內容五花八門,管理方法更是完全按負責人的意愿。所以導致的局面便是,雖然管理工作是由政府主導下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下負責的一種正規的管理工作,然而在大多數人看來,離退休管理工作的實施和老年民間藝術團組織沒有什么區別。
3.管理效果方面的問題。首先,對離退休干部管理沒有采取以考核的方式來衡量老年人的掌握程度。當然,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應老年人的要求,所以,對于管理工作效果是沒辦法評估的。對離退休干部管理工作的目標是培養老年人的認知能力,使他們掌握基本的知識技能,進而提升他們的價值觀。但是顯然,沒有考核的管理,沒辦法具體地了解老年人掌握程度,那么,也就沒辦法進行具體的分析并進行針對性的改革。其次,對于離退休干部管理目的之一就是體現老年人的社會價值,使老年人和社會相得益彰。但是顯然,目前的老年管理工作更加注重課程教育,很少開展或者不開展能體現老年人價值的活動。這樣的管理方式,并不能滿足老年人實現社會價值的愿望,那么,對于離退休干部管理工作的意義,也就不能真正地實現。
隨著老齡化的加速,老年人力資源的建設目前來說非常迫切。這就要求對于離退休干部管理要抓住老年人發展的時機,積極探索有效的對策,使老年管理規范化、多元化。針對目前離退休干部管理的一系列問題,有以下幾種解決方法。
1.針對管理條件問題,政府可以適當地加大投入力度,資金來源渠道要多樣化,鼓勵社會、個人積極捐獻。另外,要普及老年人管理工作在社會中所占地位以及作用,以提高教育工作者對于老年管理工作的責任感,能積極總結分析老年人管理工作的實時問題以及進行合理改革,使離退休干部管理工作逐步健康化。
2.針對管理過程的問題,管理部門要強化服務,實現管理的人性化。老年管理的目的是滿足老年人的需要,但是對于不適合的管理內容還是要堅決杜絕的。管理上可以設定一些如電子琴、書法、聲樂等適合老年人長期學習的課程。另外,在管理人員的聘請上要嚴格要求,聘請那些專業的、熱心于老年管理事業的,并能長期堅持的管理工作者,可以有效解決管理者的不穩定性問題。最后,在管理方式上,要懂得推陳出新,不能始終堅持傳統的思想。老年人的共同點便是理解能力強,愛好學習,能專注于一件事情,但是最大的缺點便是記憶力差,所以管理工作可以多開展室外活動,鼓勵老年人之間互相交流學習。因為通過老年心理學的研究可知,人的認知能力最容易在模仿別人的過程中學習到。
3.針對管理效果方面的問題,可以采取對老年人管理內容考核但是不公布成績的方式了解老年人的具體情況,進而進行討論分析做出相應的管理改革。對于體現老年人的社會價值問題,管理部門可以給這些離退休干部提供一定的平臺,給予老年人自我展示的機會,通過平臺,離退休干部可以展現自我,服務社會。管理部門也可以組織一些社會活動,組織老年人深入基層,為基層民眾表演節目,或者進行心理探討,可以帶動基層老年人的生活積極性,體現離退休干部的社會價值,滿足他們的成就感。最后,還要加大離退休管理的科研力度。離退休管理工作的起步比較晚,經驗不足,政府的支持力度也不足。所以,目前的管理工作需要在完善制度,規范管理的基礎上,以科研為先導,加大經濟以及科研投入,積極開發老年人力資源,進一步緩解老齡化問題。
參考文獻:
[1] 董淑賢.對當前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工作創新思路的探索[J].人力資源管理,2017,(8):421-422.
[2] 何玉琴.淺談離退休干部管理工作中的問題與思路[J].科技與創新,2014,(3):87-88.
[3] 太原市委老干部局.創新服務理念加強科學管理開創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工作新局面[N].太原日報,2012-09-28.
[4] 張文駿.企業離退休干部管理工作的創新[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09,(12):21-22.
[5] 張亮.論人力資源管理視角下離退休干部管理工作創新[J].管理觀察,2017,(10):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