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孫思 通訊員 文仁軍 江志仿
習近平曾將城市精細化管理比作“繡花針”功夫,一語道破城市管理的天機。唯有在精細化上下苦功,城市發展才能“針腳細密”、“嚴絲合縫”。近年來,天門市城市管理局堅持精細管理、科技管理、信息管理立市,創新管理方式,穩步推進數字化城市管理建設落地,遵循“因地制宜、整合資源、運行高效、形成特色”原則,建成了獨具天門特色的數字化城管信息系統,打造了政府監督指揮、部門協調運作、市民廣泛參與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切實做到以提供優質便民服務為核心,發現問題快速、責任權限清晰、處置問題準確、評價結果公平。
天門市數字城管系統始建于2013年,系統開建前,該市曾先后調研國家相關標準及天門市管理實踐,編制了天門市數字城管建設方案,并通過省級專家組審核,由天門市移動公司承建,全項目政府投資1240萬元,覆蓋主城區(竟陵辦事處、天門高新園)約30平方公里市域范圍。此套系統綜合運用現代數字信息技術,以數字地圖和單元網格劃分為基礎,集成基礎地理、地理編碼、市政及社區服務部(事)件的多種數據資源,以城管信息監督員、12319熱線電話及公眾微信號為主要信息收集渠道,構建溝通快捷、責任到位、處置及時、運轉高效的監督服務新機制。
一方面,系統建設的扎實推進,與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密不可分。該市高度重視數字城管建設,成立市網格化服務管理監督指揮中心,實行高位監督,為數字城管的建設運行提供了組織保障,亦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討,以協調解決監督指揮中心場地問題,并聽取數字城管建設專題匯報。
另一方面,得力的人力資源是平臺持續運營的保障。為提高相關人員系統操作水平,該市每年分類培訓工作人員7批次122人;同時安排職工參加各類數字城管會議觀摩外地運行經驗,職工的業務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此外,完善的考核建制也不可或缺。天門市嚴格比照合同對監督員的相關工作進行考核,每半月召開一次采集員隊伍專題會議,通報問題及改進措施,加強對采集公司的監管,并根據每月考核情況與采集公司結賬;加大對涉城部門考核力度,將數字城管分別納入“五城同創”考核、涉城部門涉城管理單項考核、省、市文明單位評選,以及鄉局級領導班子工作實績考核中,充分發揮數字城管指揮中心高位監督的機構優勢,確保數字城管運行實效。
較之傳統的城市管理模式,數字城管平臺的建設引入了諸多先進理念,推行平臺“四個建設”,竭誠打造精細化、精準化、高效化、全時段、全方位、服務型的城市管理模式。
在體制機制建設方面,從監督指揮中心機構編制、指揮手冊、隊伍建設、評價考評體系四個方面入手,系統平臺實施一級監督、一級指揮,依托市網格化管理監督指揮中心的高位監管,推進數字城管工作落實,及人員相關管理工作。指揮手冊的制定嚴格參照國家標準,并結合天門實際,規定城市管理事部件大小類別,各類別立案、結案條件,處置時限和所屬單位信息。建立專職坐席員、監督員及涉城部門各隊伍,各司其職。
在數據建設方面,截至目前,已完成單元網格數據1222個,城市部件數據115261個,實景三維數據40公里,戶外廣告數據11667個,“門前四包”數據3665個的錄入工作。為了實現信息即時掌控,主城區新裝高清紅外可控攝像頭200個,與公安局原有約350個攝像頭聯動作業,實現城區主干道監控無縫覆蓋,所有影像均可通過單幅影像、寬幅影像、全景影像等方式進行查看、旋轉、放大、縮小等,在所有實景上亦可查看數據及其屬性等信息。

數字城管專題點評會議
在應用軟件建設方面,比照住建部九大基礎子系統及依托天門特色建設的七大拓展系統來打造。各子系統之間無縫銜接,實現視頻上報、事件部件核實核查、公眾舉報案件受理、數據傳遞共享的“大數字”城市管理模式。
此外,天門亦將因地制宜,進一步擴充數字城管內容,其中天門數字城管項目二期建設范圍將逐步擴展到工地、公園、環衛監管等城市管理的熱點難點。截至目前,已完成數字環衛系統建設,實現了環衛車輛的GPS監管。
天門市充分發揮數字城管平臺監督指揮作用,通過監督員巡查、視頻監控上報、市民熱線投訴等方式,全面加大對市容市貌、環境衛生、公共設施等城市管理方面的強監管,創新城管新模式,涉城部門問題處置的主動性、案件處置質量均有較大提高。
加強信息采集。按照“監管分離、市場運作”的原則,招標第三方機構聘用9名專職監督員承擔信息采集任務,采取劃定區域并定期實行輪換的方式,每天上報、核查城市管理問題300余件。同時分管副局長每周采取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結合的方式,加強對監督員的管理和監督。
拓寬民眾參與渠道。設立數字城管微信公眾號和“12345”熱線電話,暢通市民參與城市治理的渠道,營造市民參與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圍。借力“七環閉合”運行機制,派遣人員至責任部門并跟蹤督辦,每月處理市民有效投訴30多件。
建立督辦通報機制。制定協調機制,及時召開協調會議,對少數職能交叉、權責不清、邊界模糊的案件明確責任主體,限定處置時限,分管領導每月召集一次相關部門協調會議,對難以界定責任部門的共溝共井問題,協調4家通信公司分路段維護,杜絕推諉現象;建立通報機制,由分管領導召開數字城管專題月度考核點評會,并通報成績及問題,責任部門在會上暢談整改措施,對垂管單位每月完成的績效考核情況報送上級主管部門;建立督辦機制,通過檢索考核評價體系,對運行中出現問題的單位,每月逐一發函指出并附上整改意見,至此結案率明顯提高。
加強社會輿論監督。將涉城部門數字城管完成績效情況每月在天門日報(累計已公示41 期)、天門電視臺(累計已播放40期)、天門社區網(累計公示41期)、公眾微信號(累計發布33 期)等媒體上公布,接受社會評議,形成對涉城部門的有力監督。
現下,更多地依托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手段來治理城市,是城市管理邁入個性化、精細化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自數字城管系統落地天門以來,數字化城管這一新型城市管理模式,快速且高效地解決了該市城市管理中的各類問題,有效地減少了“小事變大事、易事變難事”“看得見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見”現象,天門市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每月受理各類相關案件3000余件,結案率均達到97%以上。
不斷優化城市管理能力,有效提升城管智能化水平,與廣大市民共建共享天門大城管時代,“數字城管”正在持續點亮著天門的智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