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慧
(同煤集團朔煤公司小峪煤礦,山西 朔州 038300)
同煤集團朔州朔煤小峪煤礦主要可采煤層為2#、3#、5#、8#煤層,現開采煤層為5#煤層,屬石炭二疊紀煤層。5#煤層位于3#煤層下38m,煤厚平均厚度3.5m。5#煤層共分三個采區,分別為南I盤區、301盤區以及402盤區。8124工作面位于南I盤區,工作面走向長度為1660m,傾向長度為150m。工作面無偽頂,直接頂主要以細粉砂巖為主,平均厚度為4.5m,基本頂主要以粗砂巖為主,平均厚度為14m,直接底為炭質泥巖,平均厚度為5.2m。由于5#煤層地質構造復雜,采區內斷層發育較多且多為正斷層,根據小峪煤礦地測科提供資料顯示,8124工作面在回采期間分別揭露兩條正斷層(F5、F6),其中F5斷層位于工作面450m處,斷層落差為1.5m,傾角為75°;F6斷層位于工作面1050m處,斷層落差為3.0m,傾角為45°。
8124工作面回采至450m處揭露F5斷層時,通過研究決定采用強行帶壓過斷層破碎帶,在過斷層期間受構造應力影響頂板破碎嚴重,強行帶壓過F5斷層時造成損壞液壓支架兩架,損壞采煤機切割部一次,造成煤礦經濟損失達50萬元。當8124工作面回采至1020m處揭露F6斷層前,工作面頂板將再次出現大面積破碎現象,威脅工作面安全回采,對此小峪煤礦通過技術探討,決定采用俯斜回采工藝,并對破碎帶頂板采取交錯組合梁支護措施及相應安全管理措施,保證工作面安全順利過破碎帶。
由于F6斷層落差為3.0m,斷層傾角為45°,若強行帶壓過斷層,破巖量大、底煤遺留多,不僅降低了工作面煤柱回采率,而且遺留的底煤在采空區很容易發生自燃、瓦斯超限等。強行帶壓開采時,采煤機、液壓支架、刮板輸送機損壞率高,降低其使用壽命。為提高煤炭回采率及降低機械設備事故率,決定采用提前俯斜回采工藝。具體施工方法如下:
(1)在揭露斷層30m處,以6°坡度進行俯斜回采,在俯斜期間適當降低工作面采高至2.5m,減小工作面采煤機割煤量,如圖1所示。
(2)當工作面回采至斷層帶時,將采煤機切割深度由原0.75m降低至0.5m,且工作面沿傾向方向每割煤長度達30m必須停止割煤,及時進行移架,降低斷層帶處工作面頂板壓力,保證工作面安全穩定。
(3)當工作面過斷層破碎帶進入上盤煤體后,逐漸提升支架高度,并逐漸降低回采俯角,當工作面繼續回采10m后割至上盤底板,及時調整支架,進行水平回采。

圖1 8124工作面俯斜回采過F6斷層剖面示意圖
由于工作面過F6斷層帶時受構造應力的影響頂板破碎嚴重,若采用支架直接擦頂帶壓過斷層帶,會造成支架頂梁及支柱損壞,而且不利于高效回采。綜采隊通過研究決定對F6斷層破碎帶前后5m采取施工交錯式錨索梁支護,確保頂板安全穩定。
(1)當工作面回采距斷層帶5m時開始施工錨索梁,錨索鋼梁采用長度為3.5m,11#工字鋼梁,每根鋼梁焊制三個孔眼,孔眼間距為1.6m,錨索采用長度為5.3m,Φ17.8mm預應力鋼絞線。
(2)當采煤機割煤后及時移架,移架至工作面煤壁0.5m時停止,此時作業人員在前探梁掩護下施工錨索鉆孔,待錨索鉆孔施工完后錨注錨索,三根錨索錨注穩定后人工上梁,鋼梁平行工作面布置,錨索梁施工完后必須確保鋼梁與頂板接觸嚴實。
(3)第一根錨索梁施工完后開始施工第二根錨索梁,直至過斷層區域。為確保錨索梁對頂板支護效果,兩排錨索梁交錯布置,即第二排第一根錨索梁與第一排第一根錨索梁錯位0.8m布置,第三排錨索梁與第二排錨索梁同樣錯位0.8m布置,依次類推,相鄰兩排錨索梁間距為1.0m。
(4)當第一排錨索梁施工完后采煤機開始割第二刀煤,第二刀割煤30m后開始移架,移架到位后繼續割下一個30m,在移架時確保支架頂梁緊貼鋼梁。
(5)當工作面第二刀割煤、移架到位后開始施工第二排錨索梁,依次類推直至工作面過斷層帶5m后停止施工錨索梁,8124工作面過斷層期間共計施工交錯式錨索梁10排。
回采期間必須加強工作面安全管理,主要有以下幾點:
(1)受構造應力影響工作面過斷層期間頂板壓力加大,特別是頭尾順槽巷影響最大,頂板會出現下沉、離層、變形現象,所以回采期間必須加強頭尾順槽頂板安全管理,在斷層處應安裝離層儀,每班設專人進行觀察,發現頂板離層及時匯報,及時采取措施。
(2)為確保過斷層期間機械設備安全穩定運轉,特別是確保液壓支架在過斷期間各項參數安全有效,在過斷層期間必須加強機械設備檢修維護力度。
(3)為了減少工作面暴露面積,在過斷層時盡量確保工作面與斷層面垂直,同時為防止出現輸送機下滑事故應適當調整支架移架方向。
(4)在過斷層期間頂板施工交錯式錨索梁時,必須確保支護質量合格,特別是錨索在錨固時必須保證錨固劑數量、錨固時間、拉拔力、錨固力等符合設計要求。
8124工作面在過斷層時采用俯斜回采工藝,對破碎頂板施工交錯式錨索梁支護,采取合理的安全管理措施,實現了安全順利過F6斷層,提高了煤炭回采率,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及安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