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5年6月26日,毛主席指示:把醫療衛生工作重點放到農村去
為了響應和落實毛主席的“6.26”重要指示,當時全國、全軍廣大醫藥、衛生工作人員組成醫療分隊,深入農村、山區、缺醫少藥的地區,并培養出一大批“赤腳醫生”為廣大人民群眾醫傷治病。“赤腳醫生”是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產物,是農村社員對“半農半醫”衛生員的親切稱呼。
那時的赤腳醫生,卷起褲腿能下田,背起藥箱能治病,無論白天黑夜還是嚴寒酷暑,只要有病人他們就會風雪無阻及時出診醫治,滿腔熱情地為農民服務,他們邁著沾滿泥巴的雙腳走家串戶,用樸素實用的治療模式,滿足了當時農村大多數群眾的初級醫護需要,提高了農民的健康質量。
1972年,美國斯坦福大學幾位學者在中國拍攝了一部專門介紹“赤腳醫生”的紀錄片《中國農村的“赤腳醫生”》。這部片子把中國“赤腳醫生”推向世界。“赤腳醫生”成了世界上帶有天使意味的名詞。全國農村廣泛地實行了合作醫療制度,形成了集預防、醫療、保健功能于一身的縣、鄉、村衛生服務體系。
1998年6月26日,《醫師法》誕生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簡稱《醫師法》)于1998年6月26日經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第一部有關醫師的法律誕生。這部法律提高了醫師的職業道德和業務素質,保障了醫師的合法權益。
2011年6月26日,中國醫師協會正式公布《中國醫師宣言》
中國醫師協會于2005年5月,為了能夠更好地結合中國的文化和國情,結合中國“大醫精誠”傳統理念,挖掘提煉中國醫師的職業精神,在原衛生部的指導和支持下,中國醫師協會組織專家歷時2年8個月的時間,起草編寫了符合中國語言特點的《中國醫師宣言》并于2011年6月正式發布。時任中國醫師協會會長殷大奎宣布:從2011年起,將每年6月26日定為醫師協會醫師節,以鼓勵執業醫師樹立自尊自愛、奮發向上的精神,維護醫師隊伍的良好形象,營造尊醫、重醫的社會氛圍,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
2016年8月19日,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在北京召開
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明確了衛生與健康工作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的重要位置和新時代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大會提出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以此為標志設立“中國醫師節”,體現了黨和國家對1100多萬衛生與健康工作者的關懷和肯定。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長期以來,我國廣大衛生與健康工作者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特別是在面對重大傳染病威脅、抗擊重大自然災害時,廣大衛生與健康工作者臨危不懼、義無反顧、勇往直前、舍己救人,贏得了全社會贊譽。習近平代表黨中央,向長期奮戰在衛生與健康戰線的廣大干部職工和醫務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2017年5月14日,《中國醫師宣言》宣誓儀式首次舉辦
在由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醫師協會醫和道德建設專項基金聯合舉辦的“揚高尚醫德筑和諧醫患”醫師職業精神倡議暨醫師宣誓儀式上,近1500名的12地醫師代表同步視頻連線與近500名的南京主會場醫師共同宣誓。
“我莊嚴宣誓,自覺維護醫學的尊嚴和神圣,敬佑生命,平等仁愛,患者至上,真誠守信,精進審慎,廉潔公正,終身學習,努力擔當增進人類健康的崇高職責。以上誓言,謹記于心,見于行動。”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內分泌科創始人、82歲的田成功教授帶領醫師們共同莊嚴地宣讀《中國醫師宣言》宣誓誓詞。會場氣氛凝重,醫師代表們全體起立,高舉右手,目不轉睛,一句一句跟隨著田成功教授宣誓,鏗鏘有力的宣誓聲在禮堂里回響。
這一刻,無比神圣。(來源:綜合人民網、央視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