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禹馳
摘 要:逃稅罪是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采取隱瞞、欺騙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稅犯罪主要通過采取收入不入賬,虛列成本,做幾套賬目,利用關聯企業交易轉移利潤,和利用不正當發票進行逃稅,使得我國稅收征管秩序受到破壞,市場經濟發展受到危害,社會公平正義受到侵害。面對逃稅犯罪須采取有力的偵查對策,建立逃稅犯罪信息案源庫,快速鎖定逃稅的納稅主體,固定證據和摸清犯罪的資金流向,共同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和國家利益。
關鍵詞:逃稅犯罪;犯罪手段;偵查對策
一、逃稅犯罪的現狀及其犯罪特點
(一)逃稅犯罪現狀。2016年國家稅務總局加大打擊稅收違法犯罪力度,共入庫稅款查補收入172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1.4%;對并查處偷逃稅百萬元以上案件7302件,比上年增長9.5%。在這些案件中共查補稅款38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4.5%。2017年,全國各級稅務機關共計公布稅收違法“黑名單”4228件,同比增長近2倍;推送多部門聯合懲戒6.42萬戶次,同比增長153%。從以上不完全統計的數據分析,逃稅現象并沒有因打擊力度的加大而減少,隨著經濟不斷地發展,逃稅現象將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持續存在并可能加劇。
(二)逃稅犯罪特點。(1)犯罪數額增大且逐年上升,危害后果相當嚴重。在許多地區紛紛曝光了重大逃稅案件,“晉魯”虛開發票逃稅案,涉案金額達到6億元;香港商人施爭輝創立的普耀通訊器材有限公司,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1.9億元,逃稅近2億元,涉及到國內19個省、市、自治區的近100家企業,波及范圍面廣,嚴重破壞了我國稅收征管秩序和我國市場經濟秩序,后果十分嚴重。(2)犯罪手段專業化程度高,犯罪形式隱蔽化,反偵察能力強。逃稅案件查處的復雜性,由于電子計算機的普遍應用,賬簿均可以在計算機中以電子形式填置,而電子憑證易修改,且不留痕跡,稅收審計稽查失去最直接的紙質憑證,無法追蹤。現在信息時代的發展,利用高端智能技術手段,稅務監管難度大,現在大多交易通過網上交易實現,具有較強的隱蔽性。(3)逃稅犯罪流動性大,跨地域作案現象嚴重。許多企業犯罪時,為逃避稅收監管,采用團伙犯罪網絡或者智能設備,利用各地稅收征管網絡信息聯動機制差等漏洞,大部分采取流動方式作案,跨地區作案。特別多企業有分支機構,利用其分布地點廣泛進行逃稅犯罪,隱蔽性強;尤其在重大案件中發現,通過假身份信息、空殼公司進行犯罪,被抓的幾率大大降低。
二、逃稅犯罪的手段
(一)采取收入不入賬、隱瞞營業收入的手段。為了達到少繳稅款的目的,利益相關方合謀簽訂陰陽合同(雙方當事人就相同事項訂立兩份以上的內容不相同的合同,對內對外不同)、虛假合同;采取多頭開戶,又不按規定向主管稅務部門報告;利用現金進行交易,逃避監管部門的監督;取得的收入長期掛往來科目等方法,從而達到收入不入賬的目的。比如崔永元網曝知名演員范冰冰利用“陰陽合同”逃稅,涉嫌金額高達六千萬元人民幣,引起了廣大媒體的熱議。
(二)虛列成本費用,減少當期利潤從而少繳稅款。采取不按照權責發生制的要求歸列費用、把不屬于納稅人的支出列入成本費用、本應屬于投資者個人消費支出列入企業成本費用等方法,虛增企業成本費用,達到減少利潤,逃避繳納稅收義務。
(三)做兩套賬或多套賬。許多企業有兩套賬本,一套是應付稅務機關的稽查,一套是反映真實的經營請況。企業為了不同部門的需求報送不同的財務報表,對生產經營者如實反映經營狀況;為了達到多融資,虛增加經營利潤;為了少繳稅收,隱瞞經營利潤。
(四)利用關聯企業交易,轉移企業經營利潤,達到不繳或少繳稅款目的。美國著名的“安然事件”,安然公司是個著名的能源公司,但是最終以破產告終。經濟跌宕起伏中安然公司處在危機時刻,公司不但沒有采取應對措施,而是設立了眾多關聯企業與子公司,運用關聯交易大規模操縱收入和利潤額,達到避稅的目的。同時也利用關聯公司交易隱蔽債務,于是“雪球”越滾越大,最終破產,許多受害者血本無歸。
三、逃稅犯罪的偵查對策
(一)建立逃稅犯罪信息案源庫。在信息發達的今天,公安機關獲取的逃稅犯罪信息來源也有多種渠道,如上級部門督辦、交辦的案件,稅務機關移送的案件,群眾舉報及網絡信息等方式獲取逃稅犯罪信息,針對不同方式獲得的案件信息,分門別類進行管理,確保案件得到落實。
(二)鎖定逃稅犯罪的納稅主體。納稅主體按民法中身份不同,納稅主體可以分為自然人、法人、非法人;根據征稅權行使范圍不同,納稅主體可以分為居民納稅人、非居民納稅人;為了便于稅款征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
(三)固定逃稅犯罪的證據。公安機關在偵查逃稅犯罪案件時,要充分利用各種合法手段,取得各種有利證據,使各種證據之間相互印證,做好證據的固定工作,確實做牢證據鏈。逃稅犯罪是經濟犯罪中的一種,它的客體就離不開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通過收集企業的財務資料、納稅申報表等證據材料,可以了解、分析、掌握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為偵查逃避納稅提出了方法。
(四)摸清逃稅犯罪的資金流向。通過查詢、凍結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可以明確和控制涉案資金的走向,從而查明逃稅犯罪事實,防止犯罪嫌疑人轉移資金或者使用這些財產再次進行犯罪,挽回和減少經濟損失。其中查詢的范圍既包括犯罪嫌疑人本人的財產,也包括犯罪嫌疑人近親屬的財產,還包括與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活動和案件情況有關系、有牽連的人的財產。
參考文獻
[1] 劉亞娜,高尚,肖茜瑩.中德刑法逃稅罪比較研究[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0(01).
[2] 林紅彬.逃稅罪認定疑難問題研究——以長城集團、海河公司涉稅案為例[D].沈陽師范大學,2013.
[3] 李向軍.承租承包經營引起的所得稅問題及其處理[J].市場論壇,2006(02).
[4] 汪樹強.倫理視角下的稅收信用管理研究[D].東南大學,2015.
[5] 李盛美.我國逃稅犯罪研究[D].湖南:湘潭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