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艷/正德職業技術學院
清華大學將在2018年秋季入學的新生中開設“寫作與溝通”必修課。計劃到2020年,這門必修課覆蓋所有本科生,并力爭面向研究生提供課程和指導。該課程定位為非文學寫作,偏向于邏輯性寫作或說理寫作,以期通過高挑戰度的小班訓練,顯著提升學生的寫作表達能力、提高溝通交流能力、培養邏輯思維和批判性思維的能力。針對清華大學這一舉措,業內專家認為,此舉不僅是對2017年年底教育部審核評估專家對清華“學生思辨與交流表達能力需要提升”的回應,也是對當今人才培養的一種反思。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張鵬認為,寫作與溝通作為一個基本的技能,在當下存在學生缺失、高??瞻缀蜕鐣魡救齻€層次的問題。所謂學生缺失主要是指,大學生通過高考應試作文這種模式化、形式化很強的寫作教學,更多學生對于創作根本沒有入門,很多大學生連基本的書面表達和口頭表達都不會,往往是“一提筆就手短,一見人就嘴短”,這明顯不符合當代職場人的需求和對當代合格大學生培養的標準。[1]清華大學這一舉措之所以引起熱烈討論,是因為大家普遍都認為寫作與溝通能力很重要,但是在大學的課程計劃中,這類課程處于開與不開,開多與開少之間的尷尬境地,既沒人愿意教,學生也不樂于學,課程地位被邊緣化。
筆者所在的高職院校一直堅持面向全院學生開設《應用文寫作》課程,旨在提高學生的實用書面寫作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該課程安排在大二下學期開設,共24學時。該課程主要介紹常用文種的寫作知識與技能。由于應用文寫作強調規范性、嚴謹性、準確性,學習內容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不如學習文學欣賞更有趣。為改善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筆者在2010年曾經嘗試把任務驅動教學法引入應用文寫作課堂教學。這一教學法明確了課程學習目的,讓教與學有了方向,幫助學生解決了“為什么寫”的疑問,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就個別文種的學習而言,任務驅動教學法不能有效幫助學生擺脫“如何寫”的現實困境。學生面對具體的寫作任務,常常無從下手。因此,學生學得痛苦,教師教得辛苦這一現狀并未能有效緩解。應用文寫作課堂教學亟待進一步優化。
“思維導圖是終極的組織性思維工具?!薄笆褂盟季S導圖,可以把一長串枯燥的信息變成彩色的、容易記憶的、有高度組織性的圖,它與我們大腦處理事物的自然方式相吻合?!保?]思維導圖可以在激發創造力,節省時間,集中注意力,梳理思想,改善記憶,高校學習,與別人溝通等方面提供幫助。將思維導圖引入課堂教學,已有十多年的時間,主要集中在科學、英語、化學、等學科。近年來,思維導圖逐漸被引入中小學語文課堂的閱讀與寫作教學中,如王亞蕓、周小蓬指出:“這個工具(思維導圖)在許多西方國家被諸多領域普遍采用,中小學教育中更是在普遍運用它。就目前我國的情況看,這一方法還沒有被中小學教師所普遍使用,很多學校的管理者和教師還沒有認識到思維導圖的價值,還沒有看到它對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功效。”[3]而將思維導圖引入應用文寫作教學的實踐更是少之又少。
1、以思維導圖呈現文種內容要素
為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應用文寫作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筆者在應用文寫作課程的具體文種寫作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應用文文種的格式或約定俗成,或法定,不同的文種在內容要素上也表現出一定的規定性,如計劃包括目標、措施、要求??偨Y包括回顧、經驗或體會、教訓或不足、今后打算。求職簡歷包括基本信息、優勢特長、性格愛好、求職承諾等。這些內容要素若是以傳統的文字線性呈現,顯得枯燥抽象,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1)示范繪制思維導圖,激發學習欲望。在目前思維導圖的研究成果中,關于思維導圖的形式存在一定的爭議。其中最突出的是思維導圖與概念圖的異同。黎加厚在接受一次訪談時談到,所有用圖示方法來表征想法的工具都可稱為“概念圖”。[4]Llоуd、Воуd和Еxtеr也認為,盡管二者存在某種差異,但“思維導圖”只不過是“概念圖”的一種形式而已。[5]Lаnzing, Stоуаnоv,&Kоmmеrs則對這兩個詞語不加區分,認為二者為同義詞。由于課程學時有限,為了不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筆者只給學生介紹了東尼·博贊創制的思維導圖(圖1),即由中心主題向外層發散的思維導圖,呈放射狀。

圖1 東尼·博贊思維導圖原型
東尼·博贊的放射狀思維導圖的優勢得到了腦科學理論的支持。因為現代腦科學研究發現,人的大腦具有放射性思考能力和多感官學習特性。放射性思維導圖符合了大腦思考的特點,從一個中心點出發,周圍與其相關的詞或圖像都成為一個子中心或者聯想,借助顏色、圖像等的使用,充分調動左右腦的功能進行聯想與想象。
筆者以放射狀思維導圖的形式將不同文種的內容要素加以提煉、呈現,并用不同顏色區分分支,不同的關鍵詞搭配不同的圖像,使文種內容得以可視化呈現。學生對筆者繪制的思維導圖表現出極大的好奇心和學習的欲望。
(2)介紹思維導圖的來歷及繪制方法,解決學習疑惑。在成功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之后,筆者以視頻動態直觀地介紹了放射狀思維導圖的誕生過程、優勢及其繪制方法。筆者明確告訴學生,放射狀思維導圖所具有的優勢不僅適用于應用文寫作,同樣適用于其他學科的學習,如計算機、英語,以及專業課程,也可以適用于做活動策劃。
(3)動手模仿繪制思維導圖,體驗學習樂趣。在了解了何為思維導圖和如何繪制思維導圖之后,學生嘗試根據筆者在黑板上用思維導圖呈現的計劃、總結、求職簡歷等文種的內容要素,利用添加分支和關鍵詞的方法,使文種內容更加具體,富有更多細節。在學生剛開始模仿繪制思維導圖時,不要求學生用彩色、圖像,只需要從中心向外層添加分支,在分支上寫出關鍵詞。因為學習添加分支和關鍵詞,有助于幫助學生解決應用文主體部分結構的完整性和思路的發散性等問題。而思維導圖的美觀、完善需要足夠的時間和一定的繪畫功底才能完成。因此,為了保護學生學習思維導圖的積極性,同時兼顧課時有限的問題,筆者沒有對美觀做出硬性要求,建議學生根據個人情況,利用課后時間將思維導圖進一步完善、美觀。

圖2 慶元旦活動計劃

圖3 學習計劃

圖4 大學學習階段總結
2、例談思維導圖優化應用文寫作教學的效果
(1)有助于學習者記憶文種內容要素。應用文的內容具有顯著的規定性。非經過反復寫作練習,難以記牢。傳統的寫作方式是以文字的線性形式呈現的,比較枯燥,要求學習者反復練習,以期牢固掌握寫作方法,對于不愛好不擅長寫作的學習者而言,這種傳統的寫作方式令其感到痛苦,效果不好。在圖2這張思維導圖中,學習者呈現了元旦慶祝活動計劃。雖然計劃的內容要素是“目標”“措施”和“要求”,學習者所寫的關鍵詞與計劃的內容要素不完全相同,但本質上是一致的。圖2這張思維導圖可以說更清晰地呈現了安排一次活動需要考慮的內容。這樣的思維導圖繪制次數多了,學習者對于安排活動時需要考慮哪些問題,寫作一份計劃,應該包括哪些內容,就能夠做到了然于心。由此可見,思維導圖有助于提高學習者對文種內容要素的記憶效果。
(2)有助于學習者寫出富有更多細節的應用文文本。應用文具有實用的價值,重在解決實際問題,主旨要集中、明確,材料要全面、典型,實事求是。寫作應用文時,學習者要能夠圍繞主旨,盡可能詳細具體地組織材料。傳統的寫作教學,以文字的線性形式呈現文本主旨,學習者的思路拓展發散受到限制,完成的應用文文本內容單一,材料匱乏。圖3是學習者針對自己的學習繪制的計劃思維導圖。在這一思維導圖中,該學習者圍繞“學習計劃”這一中心,分出4個分支,分別是計算機、英語、語文、會計,其中會計是該學習者的專業,其他三門課是該學習者為進一步提升學歷,參加統一考試的三門學科。通過繪制學習計劃思維導圖,學習者可以較好地平衡專業與統考科目之間的關系,通過進一步添加分支,明確每一科目的任務和要求。根據這樣一張思維導圖撰寫計劃文本,內容會非常充實,細節也會更豐富。
(3)有助于學習者提高發散思維能力。應用文寫作不僅培養學習者通過書面語言溝通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是對學習者進行思維訓練的有效方式。思維導圖的繪制需要添加分支,每一個分支就是一個思考問題的角度,而每一個分支又可以衍生出新的次分支,從理論上來說,這些次分支還可以無限地衍生下去。分支的每一次衍生就是思考層面的不斷擴大,思考深度的持續開掘。圖4是學習者繪制的大學階段學習總結思維導圖。從中心詞分出4個分支,其中“學習”這一分支衍生出4級次分支,其他3個分支,最少的衍生出1級次分支,最多3級次分支。從分支的數量和關鍵詞可以看出學習者對大學階段進行總結的角度,而次分支衍生層級的多少則可以看出這篇總結的重點所在。通過繪制思維導圖,學習者從多角度、多層次思考問題的發散思維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評價課堂教學改革的效果應該看是否“讓學生學得更好”,而不是看教師“教得更好”。現代教育理論認為,課堂教學應該以學習者為中心,而不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應關注學生的需求和感受。為更好地了解學生對課程優化實踐的評價與反饋,課程結束后,筆者收集了學生的課程反饋。有超過一半的學生在反饋中明確表達了對思維導圖的興趣,認為思維導圖有助于提高其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筆者摘錄一篇具有代表性的反饋:
“在本學期的應用文寫作課程中,我學習了以往從未接觸過的各種文書和思維導圖。尤其是思維導圖,從前我稍微聽說過,但是從來沒有認真學習過。本學期,在應用文寫作的課堂上,我在老師的帶領下深入了解了思維導圖,讓我不禁感嘆,原來還有這么一種便捷實用的學習方法。課后,我對思維導圖的好奇與喜歡愈加強烈,我找了兩本與思維導圖相關的書籍進行了研究與學習。直到現在,我總是有意識地將學習的內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與思維導圖相連接,并且總能取得很好的結果。”
從學生的反饋中可以看出,以思維導圖優化應用文寫作的教學實踐讓學生不僅收獲了學習的快樂,更重要的是收獲了一種生成性的學習能力,建立了自信。也有學生反饋思維導圖的作用很強大,但是自己掌握的還不是很好。這可能與學時數有限、學生個人的領悟能力有關。
盡管以思維導圖優化應用文寫作教學,讓筆者看到了學習者高漲的學習熱情,對課程做出了積極的評價和反饋,但教學中暴露出的問題是客觀存在的,如學習者尋找關鍵詞的能力尚顯薄弱;學習者繪制的思維導圖缺乏個人風格,略顯單調。在今后的教學中,尚需要在這兩個方面加以探索完善。值得引起重視的是思維導圖只是優化應用文寫作教學的一個手段,要幫助學習者提高應用文寫作能力,最根本的是要幫助學生認識到應用文寫作在實際學習、工作、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幫助學習者建立寫作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