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麗
(山西省曲沃縣經營管理站,山西 曲沃 043400)
山西省曲沃縣里村鎮安定村增益種植家庭農場位于曲沃縣里村鎮安定村南100米處,成立于2012年,2016年批準為市級示范家庭農場,2017年申報為省級示范家庭農場。農場家庭成員4人,均為農業戶口,勞動力2個,是以種植糧食為主的家庭農場。農場主劉存玲,1970年出生,高中文化程度,2014年參加曲沃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經考試合格取得新型職業農民證書,2016年參加農業部組織的“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培訓,通過培訓學習掌握了一定的生產技能與管理技能,2015年被縣農林委聘為“基層技術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技術指導員。
農場土地面積310畝,其中家庭承包經營面積10畝,流轉土地300畝。甲乙雙方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簽訂了規范的土地流轉合同,期限十五年,并在曲沃縣里村鎮農經部門存檔備案,流轉的土地集中連片,布局合理,交通便利。在國家惠農補貼政策的幫助下,農場先后購置了東方紅“954”拖拉機、旋耕機、小麥玉米播種機、收割機、犁耬、耙、耱等設施,同時還配套建設了覆蓋300畝的深井2眼,擁有1 800平方米的晾曬場。
增益種植家庭農場要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科學種田才是硬道理,增益農場本著依靠科技創新積極開展新技術推廣實范。因此,廣泛采用小麥高產栽培技術。
第一,精細整地,重施配方肥,補充有機肥。秋收后玉米秸桿還田,粉碎后的秸桿長度不超過5cm,搶時搶墑,深耕深松,本著精細整地的原則,使播前土壤達到“深、細、透、平、實”。化肥深施,畝施尿素25公斤,秸桿還田地增加氮肥10%,以協調碳氮比,促進秸桿腐熟,磷肥60公斤,硫酸鉀15公斤,復合生物鉀1袋,有機肥1袋(主要成分為腐熟羊糞)。
第二,選用良種,適期適量播種。小麥種子選用山東豐產性好的品種“濟麥22”“山農20”等種子拌種,預防地下害蟲和苗期病蟲害,10月8日播種,畝播量14公斤。
第三,機械播種,播后鎮壓,確保全苗。采用寬幅機械播種,播幅較寬,播種均勻,無疙瘩苗;籽粒分布均勻,播種深度3cm~5cm,播后鎮壓,以踏實土壤,提高出苗率。
第四,冬前除草。11月18日左右,選擇無風晴朗的天氣進行化學除草。
第五,撥節期追肥,畝追尿素15公斤澆水1次。
第六,搞好小麥“一噴三防”。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在小麥生長中后期,搞好小麥“一噴三防”,防病、防蟲、防干熱風。噴施“10%的吡蟲啉+25%的三唑醇+磷酸=氫鉀0.2%”兌水噴霧,主要防治蚜蟲,吸漿蟲、白粉病、銹病等。
第七,適期收獲。蠟熟末期植株莖桿全部黃色,葉片枯黃、莖桿尚有彈性,籽粒較為堅硬,此時收獲籽粒千粒重較高,營養品質和加工品質最優。
通過規模經營,統一管理,農場收益明顯提高,農場小麥進行了實打驗收,平均畝產小麥600公斤,遠遠高于當地農戶的平均畝產量。
農場種植的小麥、玉米收入為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2016年種植小麥310畝,畝產量600公斤,總產值44.6萬元;種植玉米155畝,為牛場提供貯青飼料,每畝收入600元,總收入9.3萬元。小麥、玉米總計收入53.9萬元,除去農場各項費用,2016年農場凈收入18萬元,家庭人均收入4萬余元,高于當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 431元。同時,增益種植家庭農場把糧食高產栽培技術和致富經驗交流給周邊農戶,使他們掌握了一定的技能,糧食產量也有了大輻度的提高,同時帶動了當地農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