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力
3月22日,黃歷宜祈福。
鳥語花香,春意盎然,聽聞84歲的老人張玉華喜愛繪畫,五年時間創作近千幅。張玉華的家人說,家里孩子們都稱她“姥姥”,既是有緣來訪,如果愿意,不妨也稱“姥姥”吧!
姥姥是吃過苦的人,心里很通透
姥姥祖上曾是貴陽世家陳氏望族,解放前,家宅被日軍轟炸毀于戰火。家道中落后,失去讀書受教機會的張玉華直至解放后才參加二野軍大五分校學習文化。(注:1949年秋冬,在劉鄧大軍挺進大西南中,有幾支學生兵隊伍,其中一支就是二野軍政大學五分校。)
姥姥的女兒說,姥姥曾是土改工作隊隊員,參加過打土匪,在天柱、息烽戰斗過。姥姥吃過舊社會的苦,也享新時代的福,心里很通透。
退休前張玉華是貴州省交通醫院的干部,也是家里的頂梁柱,照顧五個子女,把一大家子打理得井井有條。
看到姥姥的畫就象看到美好的世界
姥姥張玉華與畫畫結緣,起因并不美好。2008年,她因腦溢血作開顱手術后,身體大不如前,曾經好強的她行動不便,精神萎靡,兒女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2013年國慶節,幾個子女一合計,送了姥姥一套畫具,鼓勵她畫畫。張玉華一開始是拒絕的,認為自己做不好,可又不忍拂了兒女的心意。第一次她拿起畫筆,因為手抖得握不住筆,畫不了就剪紙來貼,再加點花邊,第一幅作品就這樣誕生了。
后來,張玉華就用畫畫來記日記,上面是一幅畫,下面是一段話,題材多是花鳥蟲魚和當天的心情。一年后,畫面漸漸有了構圖,畫出了遠山、房屋、農夫挑擔、孩童嬉戲……家人都驚訝了,沒想到老人能用畫畫來表達情感,“兩只雞帶著五只小雞,這是畫的我們一家人?!崩先说呐畠赫f。
2015年老伴過世后,姥姥的畫上常常出現一把空椅子、兩個人、兩只鳥的形象,“那是姥姥在想念姥爺”,有一段時間姥姥沉浸在悲痛中,不言不寫也不畫,可一個月后她又重拾畫筆,只是代表老伴的那部分色彩不再鮮艷。
家人拿出姥姥的畫作來給我看,厚厚的一摞,筆觸細膩,充滿了童真??粗牙训漠嬀拖窨吹矫篮玫氖澜纭?衫牙颜f自己的畫不值一提,她只是老素人張玉華。
姥姥“涂鴉”刷屏朋友圈
從開始時的每天記畫,嫻熟后一日兩三作,再到精工細作數日一幅,那些或稚嫩或純真的筆觸陪伴著病痛的姥姥,身居斗室卻描繪心中山河。
姥姥如孩童?!坝袝r候畫不好就發脾氣,嚷嚷著畫不好不畫了,還會撕了扔掉,過會兒又重新畫?!?/p>
“我心里想著就畫了,沒有基礎,但是喜歡?!崩牙颜f。有時家人看她在桌前靜坐,問其原因,答曰構思。
偶爾兒女們帶她出去游玩,高興了買個氣球,樂不可支地拿回家,一連幾天畫作里都是彩色的氣球。
女兒的朋友出書,選用了姥姥的作品作插圖,姥姥也因此得到人生第一筆“稿費”——“我用那些錢給姥爺買了個電暖爐,還添了新畫筆。”姥姥開心地笑,仿佛是昨天才發生的事。
兒女們覺得姥姥畫圖很不容易,高度近視的她作畫時幾乎將臉都要貼到紙上。為了鼓勵姥姥,他們將姥姥的畫作分享到朋友圈,沒想到被刷屏了。親友們被樂觀純真的姥姥感動,紛紛求畫。姥姥犯了難,于是家人就將姥姥的畫制作成2018年臺歷,取名《姥姥涂鴉》,饋贈親友,皆大歡喜。
姥姥從來不承認自己是“畫家”,她說自己還有很多愛好,“半夜爬起來看歐洲杯、世界杯,一個人大呼小叫,手舞足蹈?!迸畠赫f,一家人都跟著她快樂。
“我愛自由”,姥姥笑得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