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珍珠
【摘 要】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在此基礎之上,人們的健康觀念也有所轉變。其有效的推動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向多元化、多層次的方向發展。除此之外,該發展趨勢對于衛生事業管理人員的相應要求也在逐步提升。本文我們將針對衛生事業管理專業的現狀進行相應的分析,并就管理人員的培養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 衛生事業;專業管理人員;培養;目標
【中圖分類號】R44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1-282-01
眾所周知,近年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總體而言發展較為穩定,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果。但在我國傳統的醫學教育模式下,過分重視醫療技術從而忽視了衛生事業管理這一現象普遍存在。該現象的存在為衛生事業管理人員的培養帶來了極大的不利。且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該培養模式越發不能滿足當今時代發展的需求了。那么,衛生事業管理人員的培養過程中究竟存在著怎樣的問題呢?又應當采取何種措施加以解決呢?具體如下:
1 衛生事業管理人員的培養目標
為了滿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種需要,我國衛生事業管理人員的培養目標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首先,本專業的學生為了適應我國衛生事業的發展,必須熟練掌握現代衛生管理學的基本理論,比如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基本理論等等。其次,應用技術的訓練也是必不可少的,這主要是因為該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大多從事于基層衛生事業管理。總體而言,即以培養具有現代衛生管理學的基本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且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管理人員為目標。
2 衛生事業管理人員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就目前我國衛生事業管理人員培養的現狀而言,其中依然存在著一系列尚待解決的嚴重問題,具體如下:
2.1 課程設置缺乏特色性、時代性 眾所周知,高校作為培養衛生事業管理人員的主要場所,其承擔的責任可謂是極其重大的。但就衛生事業管理專業的設立而言,其尚未被列入各專業目錄之中。因此,其只作為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中一種培養方向而存在。這在很大程度上為衛生事業管理人員的培養帶來了阻礙。就衛生事業管理所涉及的內容而言,其可謂是極為廣泛的。一般情況下,學生需對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以及預防醫學等多方面的知識進行交叉學習。因此,為了有效擴寬學生的專業知識面,我國各大院校為該學科的學習設立了各種專業課程。但就實施效果而言,其可謂是差強人意的。這主要是由課程設置過多、培養目標不明確且專業課程缺乏特色導致的。具體而言,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于各科知識的學習往往只是一種累積過程,并未學會有效的融會貫通。且眾多課程的設置在很大程度上缺乏時代性,無法滿足當今時代發展的需求[1]。
2.2 重理論輕實踐現象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我國衛生事業管理課程設置不合理之外,重理論輕實踐現象的存在也是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眾所周知,衛生事業管理作為管理學科的一個分支,是一門應用性與實踐性極強的學科。但就目前我國各院校衛生事業管理人員的培養現狀而言,其往往只重視理論知識的灌輸,從而忽視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2]。
2.3 教學模式單一 眾所周知,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各種新興教學模式也應運而生。比如案例式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等等。但就目前我國各高校衛生事業管理課程的開展情況來看,其依然遵循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灌輸式教學法為主,忽視了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地位[3]。
3 培養衛生事業管理人員的有效措施
3.1 課程設置科學化 針對前文中提到的衛生事業管理教學中,課程設置無特色這一問題,我們應當采取的措施為:以現代化發展為前提,合理設置相應課程。經過相關調查研究我們發現,在市場化快速發展的當下,各大企業對于管理人員是否熟練掌握現代醫院管理知識和市場相關性知識的要求極為嚴格。因此,各大院校應以此為導向,加強對學生管理學的培養。具體來說:首先,臨床醫學與管理學課程作為其核心內容應當受到充分的重視。其次,在核心課程設立的基礎之下,課程的設置還應當與其它學科充分融合,比如社會學、自然學、人文學等等,以此形成一種全面的學科體系。
3.2 加強實踐教學 針對上文中我們提到的衛生事業管理教學中重理論輕實踐這一現象,我們應當采取的措施為:加強實踐教學。就教師方面而言,在理論教學過程中穿插實際案例的分析可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學生方面而言,各大院校可開展校內實驗室實訓等課程對其進行有效訓練。學生們在進行病理學、藥理學、西醫診斷以及解剖生理學等醫學課程的實驗室教學過程中,自身的實際操作技能可得到專業鍛煉。
3.3 教學模式多元化 針對上文中提到的衛生事業管理教學中,教學模式單一這一問題,我們應當采取的措施為:合理運用多元化教學方式。以多媒體教學方式為例:微課作為多媒體教學中一種重要教學方法,對其加以利用可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所謂微課,就其實質而言。其實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以及教學實踐要求,以視頻為主要的載體,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圍繞相關知識點開展的精彩教學活動拍攝下,并且發布在網絡上供學生們進行相應的學習參考。通常情況下,就衛生事業管理的理論基礎而言:學生應當熟練掌握衛生工作方針、初級衛生保健理論、大衛生觀、區域衛生規劃、醫療保健制度、三級網及無聲體系、衛生資源配置以及公平和效益理論等。但就課堂教學而言,通常情況下,教學任務往往受到時間因素的限制,從而導致部分學生無法在短時間內快速消化教師所講內容。而微課教學卻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弊端。首先,學生們可根據自身學習的實際情況,利用微課對自身薄弱知識點進行反復的學習與鞏固。其次,課后在線習題的設置對其而言也是有效測評學習成果的一種手段。
結束語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衛生事業管理人員的培養過程中依然面臨著一系列尚待解決的問題。相關教師應當將培養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兼備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不斷完善教學方式,從而順應時代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 李翔.淺談衛生事業管理人員的培養與目標[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73):190-191.
[2] 蒿思宇.淺談衛生事業管理人員的培養與目標[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39):176.
[3] 余潔,孫忠河.衛生事業管理專業畢業生規范化培訓的探討[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31):136-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