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先
(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青海 格爾木 816009)
PVC聚合助劑被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中,成為國民經濟提升的重要環節,能夠平衡化工原料燒堿帶來的各類副產(氯氣),屬于工業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PVC樹脂屬于一種大產量,綜合性能強的通用型樹脂,PVC樹脂制品被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中。過往幾年,PVC聚合助劑的產量在不斷提升,在企業生產中PVC聚合助劑的消耗量也在急速增長,降低PVC聚合助劑成本是當前的首要任務,也是企業爭取市場話語權、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的必經之路。
聚乙烯懸浮聚合反應,屬于一種典型的自由基聚合,可以將其劃分為鏈引發、鏈增長、鏈終止三個流程。在此過程中,為確保PVC樹脂質量的穩定性、均衡性,促使系統的穩定生產,引發劑、分散劑、終止劑的選擇與使用十分重要。
引發劑的引發、分解是控制聚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在聚乙烯懸浮聚合的過程中,確保引發體系設計的合理性,能夠實現聚合時間縮短,切實提升聚合釜生產能力的提升,減少引發劑的使用量,提升PVC產品質量。不同的引發劑的半衰期,基于溫度的差異性,即便是同種引發劑,由于濃度的差異性,其半衰期也各不相同。懸浮聚合引發劑的應用,會影響反應時間、聚合反應時間,其中最為直接的表現為單釜生產能力。在引發劑的選用中,需要查看溫度下引發劑的半衰期,滿足反應時間。由于高效引發劑的半衰期較短,聚合放熱速度較為迅速,反應速度不均勻,因此放熱速度較慢。為確保放熱的均衡性,目前普遍采用的是高效、中效、中低效引發劑體系。某公司在實際生產中,將EHP、CNP質量比調整為3∶1,結合相關理論開展計算,在實際生產中得出的負荷引發劑永明來那個為400×10-6—600×10-6之間,此階段可以將VCM用量視作1,以此為聚氯乙烯生產引發劑配方提供參考意見。依據反應溫度、攪拌速度、單體回收率等合理控制其用量,以此確保PVC產品質量,切實降低企業PVC生產成本。
在氯乙烯懸浮聚合時,在單體攪拌、分散劑共同作用下,會在水中形成各種小液滴,聚合反應會在聚乙烯單體內進行。單體處于分散狀態,水這類介質本身屬于連續相,分散劑屬于氯乙烯懸浮聚合中不可或缺的原料。分散劑本身具有雙重作用,可以降低界面張力,提升保膠能力。以此確保液滴分散、減少液滴聚并、顆粒聚并,單一分散劑很難實現雙重作用,因此,需要依據實際情況合理應用復合分散劑。
復合分散劑的應用,具備顯著的優點,主要包括:第一,可以大幅度降低“魚眼”數量;第二,PVC分布呈現規律性,屬于多孔分布;第三,能夠提升樹脂增塑劑的吸收量;第四,能夠降低后續加工帶來的污染,本身具備很好的汽提效果;第五,可以實現原料VCM轉化率的提升;第六,PVC成品的優異性較強,具備優異的加工性能;第七,PVC成品的加工性能較強;第八,PVC粉末顆粒形態良好,能夠節省蒸汽消耗,干燥性較強。依據以往經驗,需要將分散劑加入量控制在900×10-6—1100×10-6之間,此階段可以將VCM用量視作1。
在氯乙烯聚合成本轉化率達到80%~85%的階段,單體會逐漸減少,聚合反應的終止概率會逐漸增加,使得低分子質量聚合物、支鏈聚合物含量增加,末端的雙鍵含量也在不斷增加,烯丙基氯上的氯原子穩定性不強,會影響PVC產品的穩定性與力學性能。在聚合反應結束之后,釜壓下降到一定數值,需要立即加入終止劑,促使游離基停止反應,從大分子結構上,通過減少支鏈實現PVC數值熱溫穩定性的提升。依據相關報道顯示,聚合反應終止點,常用的終止劑為ATSC、KZ抗熱阻聚液、GA高效廉終止劑,耐熱終止劑的常規用量。此階段殘留的引發劑、為反應的單體占比均為15%,無毒、高效傳統終止劑,屬于第一選擇。
當前PVC聚合市場的行情逐漸呈現低迷,整體成交率還處于偏淡局面,各類PVC聚合生產廠家在不斷采取有效措施,想要降低其生產成本,以此獲得更大的利益。依據相關統計顯示,在2016年某公司生產1噸的PVC聚合助劑成本為120元,比同行業內的平均水平較高。為了有效降低PVC聚合助劑的使用成本,保障產品質量,通過合理搭配助劑,調整PVC聚合配方,降低助劑采購價格等,可以有效降低其生產成本。
在滿足客戶要求、達到國家質量標準之后,通過優化PVC聚合配方,能夠實現成本降低,分析某公司過往的生產數據統計,在保障產品不存在粗料的情況下,能夠改進原本的生產配方,可以降低其成本。比如,可以在A生產線上設置2臺聚合釜,逐步調整終止劑、分散劑、引發劑三者間的用量,確保其他釜的正常生產,進行空白對照,對比分析PVC成品樹脂,對各類助劑用量進行微調。可以有效促使PVC產品降低助劑成本,以此實現PVC優等品率的提升,確保PVC聚合助劑的合理應用。
通過合理調整聚合配方,能夠有效降低助劑的用量,通過分析“魚眼”變化指標,在單獨調整終止劑、分散劑、引發劑用量后,通過增加“魚眼”數量,會影響PVC產品的優等品率,分散劑調節前后,參數變化規律不大,同時與分散劑的變化幅度沒任何關系。在掌握相應的規律之后,能夠實現終止劑、引發劑、分散劑用量的調節,確保PVC聚合產品質量的穩定性。依據實際應用得知,在1個月的生產中,其優等品率為96%。
隨著房地產企業的衰退,PVC聚合產能過剩現象嚴重,大部分的PVC聚合生產廠家,存在著經營困難的現象,基本處于虧損邊緣,各類降低成本的方式也不斷出現。在固定生產裝置、運行模式之后,外購PVC聚合助劑成本中,電石采購本屬于一個主要因素。助劑基本是從沿海城市外購,因此成本較高,一般占總生產成本的2%~5%。相關統計顯示,全國范圍內的PVC聚合助劑總成本為9萬噸,銷售金額為16.85億元。在西北地區也就是內蒙古附近,需求量為3.9萬噸,銷售總額為8億元。若是各個公司采取助劑自產化,每年可降低成本350萬元左右,因此,自產化具有十分顯著的經濟效益。
某公司生產PVC-SG5樹脂,需要13種助劑,其中主要助劑為引發劑、消泡劑、防粘釜劑、終止劑、分散劑。除分散劑外,該公司已經生產出了合格的合成助劑。使用的生產助劑,每生產1噸PVC,就可以降低助劑成本8.40元。
通過采取招標采購的形式,能夠幫助招標方獲得更多的價格,以此占據更大的市場優勢。不僅如此,還可以激勵供應商制作出更多的服務條款,提升企業的市場吸引力,促使供應商在服務中做出更多的承諾,更好地服務招標方。例如,以某公司為例,引發劑1在采取助劑招投標前的價格為9.70元,在應用助劑招投標后價格為8.10元。引發劑2在采取助劑招投標前的價格為7.00元,在應用助劑招投標后價格為6.60元。高效終止劑在采取助劑招投標前的價格為16.40元,在應用助劑招投標后價格為14.10元。分散劑1在采取助劑招投標前的價格為37.60元,在應用助劑招投標后價格為36.10元。分散劑2在采取助劑招投標前的價格為5.70元,在應用助劑招投標后價格為5.50元。分散劑3在采取助劑招投標前的價格為7.70元,在應用助劑招投標后價格為7.60元。防粘釜發劑、消泡劑在采取助劑招投標前后價格一致,通過上述案例分析可以得知,在不轉變配方的情況,通過招標采購,生產1噸的PVC聚合能夠降低助劑成本6.10元,每年總計降低助劑成本的260萬元。
綜上所述,在確保PVC聚合產品質量的前提下,盡量少加入一些氯乙烯合助劑,能夠有效降低其生產成本,提升產品質量,減輕后續母液水處理難度。降低助劑的使用量,母液水的稅收率可以降低15%,本身的降耗、環保性較強,可以提升PVC聚合助劑質量。通過調整PVC聚合配方,自主生產助劑,能夠降低其采購成本,每年總計降低PVC聚合助劑成本為39.5元/噸,節省助劑采購費每年總計1 700萬元。通過降低PVC聚合助劑用量,不會影響PVC聚合產品,只有實現配方的優化,才能夠提升優等品率,一般提升為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