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摘要:在國家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轉型期,對于吉林地方建設旅游名城的愿景,如何助力地方發展成為高校培養人才的重要目標。在這一背景下,如何以人才作為支撐,重視旅游人才的培養,如何使吉林的文化名城建設走向世界,如何加強旅游英語人才培養等問題亟待解決。旅游英語人才培養要突破以往人才培養的瓶頸,從課程體系、課堂內容等方面入手,構建符合時代要求的旅游英語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旅游名城 旅游英語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7-0025-02
省屬高等院校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承擔者,如何根據國家加大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人才培養力度,使各學科、各層次、各類型人才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培養出應用型人才,是大學人才培養的首要任務。吉林省是一個旅游大省,不僅具有得天獨厚的旅游生態資源,而且具有別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吉林歷史遺跡和名勝古跡眾多,文化底蘊十分豐厚,因此對旅游英語人才的需求也逐年增加,高校助力地方人才培養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首要目標。
一、研究背景
吉林市在2015年提出了旅游文化名城、新型產業基地、生態宜居城市”的城市發展定位,“旅游文化名城”不僅成為吉林市的核心定位之一,也進一步明確了吉林市與國內外其他城市開展合作的基礎和未來擔當。隨著旅游業尤其是涉外旅游的迅猛發展,吉林省眾多高校都開展了旅游英語人才培養的課程,但是在近些年尤其是地域性旅游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如缺少教學方式的創新,課程體系內容的設置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落后的教材及陳舊的設備,再加上師資力量匱乏形成旅游人才發展培養的瓶頸。
二、吉林省旅游英語人才培養發展現狀
在地球村的發展背景下,旅游業的各個地域的人才都提出了高出以往時代的要求。一方面,旅游英語有很強的針對性,旅游英語的內容通常與生活融入密切,另一方面這種針對性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很高,旅游的內容包羅萬象,涉及面很廣,從人文地理到政治宗教,對于各科的內容都要涉獵。因此,對于旅游英語人才的培養要從雙語的角度考慮,內容更為豐富。在這一背景下,旅游英語人才培養現狀卻不容樂觀:
(1)培養目標不夠明確。在“一帶一路”的背景下,旅游英語人才培養存在目標不清晰,旅游人才的培養在課程體系建設上以及課程結構設計上重理論化知識教學,輕人文素質培養,有的學校甚至沒有開始地方文化課程,培養目標寬泛,不利于人才的專業化培養。
(2)人才與市場需求不對接。高校培養的旅游英語專業人才跟不上旅游企業的發展需求,當前旅游企業和旅游景區普遍缺乏的是具有開拓性的旅游營銷、專業的旅游策劃人才和高素質的涉外導游人才,而高校在旅游人才的培養上滯后于市場需求。
(3)英語專業能力薄弱。旅游英語人才,除了旅游專業以外,英語的能力需要十分突出。現在一些高校的課程設置,重書面輕口語,導致旅游英語人才口語表達能力薄弱,影響專業能力的發展。
(4)教學內容地域性針對性不強。旅游英語作為一種以旅游專業為基礎的實用型英語,因此旅游英語專業教材選取與教學內容應符合專業需求。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旅游英語教材為全國版本,缺乏針對性和地域性,教師教學中也很少涉及地方文化,不利于培養學生地方文化的對外傳播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際能力。
三、吉林省高校旅游英語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吉林旅游業的迅速發展同高素質旅游人才短缺的現狀促使高校必須根據旅游英語發展規律和旅游業的需求創新旅游人才的培養模式,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通過對各個高校旅游英語人才培養模式及內容的調查及研究,結合吉林旅游英語人才培養現狀,總結出吉林省高校旅游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內容,如下:
(1)課程設置以市場導向為基礎。在教育部的人才培養導向指示下,旅游英語課程要從市場的實際出發,對旅游英語聽說讀寫譯各科基礎課程的基礎上,結合閱讀、導讀、展示、討論等需要,結合時代需求、“一帶一路”政策等內容設置基礎課程模塊,包括衣、食、住、行、游、購、娛、特色文化、習俗、跨文化對比等內容,是學習課程具備知識性、系統性和針對性進行課程設置。
(2)明確人才培養目標。針對歷史名城的發展需求,結合吉林旅游人才培養的需求,實行人才培養本土化,除了基礎的系統的旅游英語知識外,選用本土的經典及旅游資源為素材,以地方旅游經濟發展為前提,輸送旅游行業急需的旅游英語應用型人才。與此同時,地域性的發展也要列入基礎課程設置的內容,針對吉林省、吉林市的旅游業也要有明確的相關課程內容設置。對于旅游英語人才培養的目標要十分明確。
(3)有效的課程資源設置。旅游英語屬于英語課程的一種,但又不同于傳統的英語課程。因此,除了傳統的教學環節和實踐環節,從英語語言的角度出發,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具有相當的文化背景,從跨文化教學角度,發揮學生主動性,利用網絡資源,利用國內外先進的教學資源輔助教學。充分利用翻轉課堂、微課課程、視頻、音頻等方式方法及內容,對旅游英語教學進行深入擴展。
(4)實踐教學環節,規范教學體系。為了實現對游英語人才的培養目標,在課程體系上及教學體系中實行“學校—企業—社會”共同培養的機制,實踐活動也應該立體式全方位結合教學和文化知識,不能單純地從翻譯、介紹等方面對英語進行學習,從而忽略了旅游英語的應用。在企業和社會中的實踐,對于旅游英語人才培養有重要的作用,既可以直觀社會需求,又可以充分檢驗人才培養的實用性,通過實踐教學及實習等環節,明確教學目標,更新教學課程內容,不斷完善教學體系,從而適應社會對旅游英語人才培養的需求。
(5)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在整個旅游英語人才培養的環節中,還有一個重要的環節決定人才培養的成敗,就是師資隊伍的建設。面對新方位、新形勢、新要求,教師的專業素質、水平和創新能力都對人才培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除了對本專業有著較強的從教能力之外,還要具備科研能力及課程開發能力。在注重課程及人才培養的同時,最好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在理論之外對于實習實踐內容也可以給予專業的指導。
(6)人文素質培養及文化傳播能力。除了專業能力及實踐能力的培養,對于人才培養來說,不能忽視人文素質及對我國文化傳播的能力,大學人才培養要與國家發展相結合,我國現在的文化發展正處在“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階段,中華文化傳播能力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必備的時代素養。因此,在旅游英語人才培養過程中,要全面從人文素質教育到中華文化傳播能力進行全方位立體式的培養,這樣才能達到“知行合一”,符合社會發展及傳播中國文化的雙重人才培養目標。
通過對我省高校旅游英語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針對旅游英語人才培養現狀及社會發展對于旅游英語人才的需求,提出自己的一些研究意見及建議,希望通過此文對于吉林省高校旅游英語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有一定促進作用,有利于促進旅游英語課程教學改革和各個高校旅游英語專業的發展,促進吉林省旅游英語人才的培養創新和發展,對吉林省旅游英語人才培養起到一定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森玲.新業態背景下旅游人才培養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22).
[2]嚴寒.我國旅游專業人才培養策略[J].科技咨詢,2015(26).
[3]肖月.高校旅游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究[J].廣東蠶業,2017(10).
[4]王博,劉芳.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高校旅游英語教學[J].教育界,2017(9).
責任編輯: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