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卿 朱向東
[摘要] 京津冀關聯密切,互有需求。然而過去的幾十年里,由于行政壁壘的存在,京津發展很快,河北卻出現斷崖式落差。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既要解決北京的大城市病問題,也要解決河北的發展不平衡問題。鑒于河北曾為京津的建設和發展做出的貢獻和犧牲,京津有責任進一步幫助河北加快發展、縮小差距。
[關鍵詞] 京津冀協同發展 京津 中央政府 幫助河北 加快發展
[中圖分類號] F1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6623(2018)05-0105-04
[作者簡介] 王士卿(1967 — ),女,河北遵化人,中共唐山市委黨校副教授,研究方向:區域經濟;朱向東(1953 —),河北蘆臺人,中共唐山市委黨校教授,研究方向:區域經濟。
在河北與京津差距日益拉大、打贏脫貧攻堅戰僅剩3年的關鍵時刻,京津應在幫扶河北方面多做實事,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
一、河北與京津發展不平衡問題仍比較嚴重
河北與京津接壤,但卻形成了大量貧困村、貧困縣構成的“環京津貧困帶”,貧困人口眾多,成為我國東部城鄉差別比較嚴重的地區,甚至某些發展指標比西北最貧困的地區還要低,區域發展極不平衡,河北與京津的差距日漸拉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產業結構和發展水平差距明顯。2017年三地三次產業結構的比例:北京為0.4 : 19.0 : 80.6,天津為1.2 : 40.8 : 58.0,河北為9.8 : 48.4 : 41.8,京津的產業結構明顯優于河北。從第二產業內部來看,京津以現代制造業、高新技術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增長點,而河北仍以低效益、高能耗、重污染的煤炭采礦、鋼鐵冶金、建材化工等重化工業為主體。河北的煤炭、鋼鐵、水泥等支柱產業又是國家去庫存、去產能的主要調整對象。
2. 高等教育不平衡突出。北京平均14.93萬人一所高校,天津為19.07萬人,河北則為74.44萬人。河北高校不僅數量少,而且質量水平低。在“211”工程高校中,京津冀分別為26所、3所和1所,在“985”工程高校中,京津冀分別為8所、2所、0所。在“雙一流”建設中,入選一流大學的,北京8所、天津2所、河北0所;入選一流學科的,北京有29所高校的89個學科,天津有5所高校的12個學科,河北僅有2所高校的同一個學科。
3. 科技方面的差距。京津冀兩院院士(2015年)分別為678名、30名和10名。京津的科研人員數量分別為河北的3.75倍和2.66倍。2017年專利申請量與授權量:北京分別為18.6萬件和10.7萬件,天津分別為8.70萬件和4.17萬件,河北分別為6.13萬件和3.51萬件,差距較大。
4.衛生醫療方面的差距。2017年京津冀衛生機構分別為10986個、5538個、81919個,其中醫院(衛生院)分別為914個、573個、3818個;擁有床位分別為12.1萬張、6.84萬張、39.5萬張;衛生技術人員分別有27.7萬人、10.1萬人、42.5萬人,其中執業醫師(助理)分別為10.6萬人、4.1萬人、19.2萬人,注冊護士分別為12.3萬人、3.8萬人、15.8萬人。河北不僅在衛生醫療資源人均占有數量上無法與京津相比,質量上差距更大。
二、河北為支持京津發展做出了歷史性貢獻
河北與京津巨大差距的形成有很復雜的原因,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河北為了支持京津的發展在不少領域犧牲自身發展。
1. 河北水源不足,卻優先保障京津用水。1958~1960年,國家調用河北20個縣近20萬民工修建了密云水庫(后來北京又在潮白河水系修建了1座大型、5座中型、33座小型水庫),建成后保障京津兩市生活生產用水。之后又多次修建水庫,確保京津兩地用水。河北的水資源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7,一方面無私地將寶貴的水資源供給京津,另一方面自身卻得面臨供水不足的境地。
2. 為保京津生態環境,河北在工業發展上做出了較大犧牲。為了解決京津風沙和環境污染問題,河北張家口、承德地區實施封山育林、退耕還林還草工程,使環京津貧困帶的農業和畜牧業蒙受了巨大損失。同時,河北環京津地區還關停了不少效益可觀的企業,使河北工業的發展嚴重滯后。
3. 河北是京津能源、原材料、農副產品和人力資源的主要供應地。河北有156種礦產資源,其中儲量排在全國前10位的有包括石油和鐵礦石在內的礦產52種,是名副其實的能源和礦產資源大省。長期以來,河北優先保障京津兩市的穩定供電。京津兩市1/3以上的鋼材、水泥、玻璃等產品由河北提供,京津50%以上的二次能源和80%以上的基礎原材料是河北提供的。河北還向京津提供了50%的蔬菜、40%的水果和20%的禽蛋。此外,河北還向京津輸送了數以百萬計的勞動力資源,河北不少高層次人才被京津“虹吸”走。
4. 河北為首都的安全穩定做出了貢獻。河北是首都的“護城河”和“防波堤”,在協助北京維護首都的安全穩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三、京津應加大力度幫扶河北
無論從地域關系、河北為保障京津優先發展所做出的犧牲,還是從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國家戰略來看,京津都應該大力幫扶河北。
(一)京津冀協同發展頂層設計應向河北傾斜
在確保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核心、重心的同時,在頂層設計中應將河北作為重點幫扶和政策傾斜的對象,幫助其加快發展步伐,縮小與京津的巨大差距。河北列出各個行業需要幫扶、合作的詳細清單,提供給京津和中央政府,通過各方協商探討,做出科學規劃、合理安排。
(二)幫助環京津貧困帶盡快脫貧
一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對環京津地區資源生態環境補償條例》,由中央政府和京津兩市出資,對環京津貧困帶地區給予資源生態方面的補償。二是結對子幫扶。由京津各區縣和市政府各部門、國務院各部門與河北的貧困縣結成幫扶對子,以幫助河北的貧困地區按時脫貧。三是在培育“造血功能”上下功夫。不僅要幫人、幫財、幫物,更要扶志、幫知、幫智,使貧困地區的農民成為有志氣、有知識、有頭腦、有一技之長、自立自強的現代農民。四是幫助貧困地區農村搞好黨建和政權建設。幫扶工作組或駐村干部應把主要精力放在黨支部和村委會建設上,選準選好培養好德才兼備、群眾擁護的帶頭人。組織河北貧困地區的村干部到京津典型村莊參觀學習,開闊眼界,轉變觀念,增強自信心。
(三)幫助河北盡快提高干部隊伍素質
建議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輪訓河北的省、廳級干部,由京津市委黨校(行政學院)輪訓河北的縣處級干部,幫助他們轉變落后的思想觀念,提高他們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
(四)幫助河北優化產業結構,加快轉型升級
打破京津冀三地之間的行政壁壘,改變人才分布不均、流動不暢的局面。切實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京津冀產業轉移指南》等文件,由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牽頭,組織三地科研機構和企業密切合作,幫助河北盡快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幫助河北培育和發展效益好、有前景的現代制造業、高新技術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
(五)幫助河北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
河北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僅1.36畝),水、土資源嚴重不足,中低產田占2/3。農業基礎設施和物質裝備水平偏低,田間工程配套率不足20%,有1600多萬畝耕地缺乏灌溉條件。農業生產成本不斷提高,農民缺乏生產積極性。農業科技創新能力不強,品種落后、效益低下。農業產業化、規模化低,深加工率不足30%,比全國平均水平低10個百分點,產品附加值低,需大力幫助河北擺脫農業發展困局。一是幫助河北培訓農技人員,使他們掌握實用的現代農業科技知識,成為深受廣大農民歡迎的農技推廣員、指導員。二是組織農業專家下鄉定點指導,因地制宜地向農民推廣效益好、附加值高的農林牧漁新品種,并且在產品深加工、提高商品化、精品化率上下功夫。三是幫助河北農村提高農業集約化水平,實現種(養)植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產品品牌化。培育一批農業特色產業示范基地和龍頭企業,吸引和帶動廣大農民投身現代農業。四是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以優惠政策鼓勵農林牧漁專業大學生回農村創業。實行科技興農,推廣設施農業、節水農業、工廠化農業、高效農業。五是加大各級政府對農業的投入,以優惠政策吸引社會資金和民營企業投資現代農業。六是在環京津地區有自然或歷史條件的農村,修建一些有特色的休閑觀光設施,吸引市民游客周日節假日來游玩。也可以在條件好的地方建設養老基地,吸引大城市里的老人來此頤養天年。
(六)幫助河北盡快提高教育、科技和衛生水平
充分利用京津的人才、教育、科技和衛生資源,由河北列出詳細清單,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統籌規劃,做出國家、京津相關部門和機構幫扶河北的具體安排。教育方面,通過幫助河北培訓師資、聯合辦學、京津重點高校在河北辦分校、京津教師到河北支教等多種渠道和方式,盡快提高河北的教育質量和教學水平。科技方面,打破三地行政壁壘,允許人才跨行政區兼職,推動人才合理流動。充分發揮各類人才的潛力,充分利用京津的實驗設備平臺,密切加強三地科研合作、產學研聯手配合攻關;京津研發人員帶動河北研發人員,推動河北的科技創新能力上個新臺階。醫療方面,京津重點醫科醫藥大學和重點醫院幫助河北培訓在職醫師和醫學醫藥師資,京津派醫師到河北落后地區支醫,京津醫院與河北醫院建立醫療合作聯盟,多措并舉幫助河北醫院盡快提高醫療水平。
(七)幫助河北大力發展海洋經濟
河北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具備發展海洋經濟的良好條件。河北應當充分利用京津海洋科技方面的人才優勢,確立海洋強省的戰略目標,把海洋產業培育成河北的支柱產業。一是應當積極發展海洋運輸業,可與天津港合作,做大做強東北亞航運中心。二是壯大海洋油氣及石化產業,發展海水淡化產業。三是拓展海鹽化工產業鏈,開發更多的鹽化產品。四是利用河北的鋼材資源優勢,優化以專用船舶為主的修造船業,開發海洋工程機械制造業。五是借鑒山東、遼寧等省的成功經驗,扶持發展河北的海洋捕魚業和海產養殖業。六是利用寶貴的自然資源,大力發展濱海旅游業。
(八)整合縣鄉區劃,大幅度減少公職人員
河北人均收入低,除了經濟效益差、財政收入少之外,縣鄉規模小、數量多及由此產生的龐大的公職人員隊伍,導致有限的財政收入不堪重負。應及早整合縣鄉區劃,大幅度減少公職人員。一是撤并地廣人稀的縣及市轄區,使整合后的縣人口規模達到80萬~100萬人,縣級市達到100萬人以上,市轄區達到50萬人左右。這樣,縣級區劃數量可以減少2/5~1/2。二是通過合并小的鄉鎮,將鄉鎮規模擴大到5萬人以上。培育一批十來萬人規模的古鎮。如此,鄉鎮數量可減少一半。三是在并鄉并縣的基礎上,按中央機構改革精神,大幅度撤并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按人口比例立法規范公職人員編制,將每年節省出來的財政資金投向民生。四是由民政部牽頭,組織中央研究機構專家調查研究拿出區劃調整方案,與河北共同實施。由財政部撥出專款,支持河北此項改革。
[參考文獻]
[1] 亞洲開發銀行,河北省政府.河北省經濟發展戰略研究報告[R].2004.
[2] 首都經貿大學等單位.京津冀區域一體化發展報告(2012年)[R].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3] 福建師范大學等單位.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發展報告(2016~2017)[R].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
[4] 國家統計局.中華人民共和國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R].國家統計局網站,2018-02-28.
[5] 北京市統計局.北京市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R].北京統計信息網,2018-02-27.
[6] 河北省統計局.河北省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R].河北網2018-03-02.
[7] 天津市統計局.天津市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R].天津政務網,2018-03-12.
[8] 鄧小平. 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3:373—374.
[9] 中央政治局.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Z]. 2015-03-23.
Abstract: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are closely related, need each other, and are indispensable. However,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due to administrative barriers, Beijing fast development, but Hebei had a cliff fall. Now we implement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We should not on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big cities in Beijing, but also solve the problem of unbalanced development in Hebei. Because Hebei Hebei has made contributions and sacrifices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Beijing and Tianjin, Beijing, Tianjin and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re responsible for helping Hebei to accelerate its development and to narrow the gap.
Key words: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Beijing Tianjin Hebei ; Beijing, Central Government ; Help Hebei ;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收稿日期:2018-04-15 責任編輯:沈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