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煤神馬醫療集團總醫院(467000)張小培
創傷性成長指同生活中創傷性事件抗爭后感受到的心理層面的正性變化。有文獻表明,原發性肝癌患者的創傷后成長水平為中等,提升空間較大,心理韌性能夠改善患者生活的態度,患者韌性水平同其積極情感呈正相關性。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196例原發性肝癌患者資料為研究對象,以探討其創傷后成長水平同心理韌性的關系。
1.1 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96例原發性肝癌患者資料進行回顧分析,其中99例男,97例女,<65歲者137例,≥65歲59例;腫瘤分期:56例I期,49例II期,61例III期,30例IV期。
1.2 入選及排除標準 入選標準:①診斷及確診均符合原發性肝癌診斷標準;②正常閱讀理解調查問卷者;③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①臟器功能不全及合并其他腫瘤等嚴重疾病者;②精神及心理疾病者;③近6個月內有其他重大創傷者。
1.3 調查方法 制定調查問卷,問卷內容為年齡、文化程度、性別、婚姻狀況、病程、家庭年收入、腫瘤分期及卡氏評分等。調查人員均經規范培訓,調查用語統一,問卷均由患者本人及家屬填寫并當場回收,共發放問卷201份,收回196份,回收有效率為97.5%。
1.4 評估量表 分別采用創傷后成長評估量表[1]及韌性量表[2]進行評估,創傷后成長評估項目為個人力量、自我轉變、人生感悟、與他人關系及新的可能性五維度20個條目,每條目計為0~5分,得分越高表示創傷后成長能力越高。韌性量表由樂觀、自強及堅韌性維度構成,25個條目,每條目計為0~4分,韌性越高評分越高。
1.5 統計分析法 以統計軟件SPSS20.0分析統計資料,以標準差描述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卡方值檢驗,并行Pearson分析。
2.1 創傷后成長評分量表得分 與他人關系得分最高,其次是個人力量,自我轉變得分最低;在條目中,新的可能性得分最高,而人生感悟得分最低,這表明原發性肝癌患者創傷后成長空間較大,且對康復抱有希望。具體見附表1。
2.2 韌性水平評估情況 原發性肝癌患者的韌性水平為(65.05±15.46)分,明顯低于普通民眾的80分。
2.3 創傷后成長同韌性相關性分析 韌性同創傷后成長的關系密切,是影響其成長的重要因素。具體見附表2。
創傷后成長水平影響患者治療及康復效果,而韌性水平則有利于患者生活態度的改善,進而促進其康復及治療。有研究顯示,原發性肝癌患者的創傷后成長水平較低,而韌性水平對其創傷后成長水平存在可能性的影響。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原發性肝癌患者創傷后成長水平一般,提升空間較大,且新的可能性得分最高,表明患者對預后充滿信心,而其人生感悟較低。結果同相關資料較為吻合。在韌性水平方面,原發性肝癌患者的韌性水平很低,其總分顯著低于80分(普通民眾韌性水平),這可能同其病情相關,在維度得分中,韌性得分最高,其次是自強與樂觀,這表明患者治療及康復中能夠提升其堅韌性,但自強及樂觀則是健康教育護理努力的方向。

附表1 創傷后成長評分情況(分)

附表2 創傷后成長同韌性的相關性分析
創傷后成長水平同心理韌性的關系分析顯示,二者呈明顯的正相關性(P<0.05)。這是因為,創傷后成長水平的提高主要依靠的是個體力量,其韌性能夠調整和恢復個體面對不幸、挫折及困難的能力,是強大的個人力量。本文研究結果也顯示,原發性肝癌患者的創傷后成長主要受到韌性的影響。
總之,原發性肝癌患者創傷后成長水平同其心理韌性呈正相關性,對此強化護理干預能夠提升其創傷后成長水平,進而促進其治療及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