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基于發揮余熱、賺些外快、打發無聊等種種原因,現實中退休人員返聘可謂越來越多。但許多退休返聘者并未注意,這其中也包含著一些不能不知的勞動用工知識。
聘用是否構成勞動關系?
已經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退休人員,根據最高院相關司法解釋,此類人員再就業的,不屬于《勞動法》、《勞動合同法》規定的勞動者,與招用單位不建立勞動關系,而構成勞務關系,雙方可簽訂勞務合同。
社會保險是建立在勞動關系基礎之上的,退休返聘人員一般是與招用單位形成勞務關系,所以,單位是無需為退休返聘人員繳納社保的。
收入需繳納個人所得稅嗎?
要按照勞務報酬所得來繳納個稅。
需要明確的是,退休返聘人員在工作中受傷并不意味著單位就完全不需要承擔責任,單位應按照《侵權責任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承擔雇主賠償責任,該賠償范圍既包含財產損失,還包含精神損害賠償等工傷保險待遇中未涵蓋的費用,最終用工單位支付的賠償標準會高于同等條件下的工傷賠償。
雙方可通過勞務合同約定病假就醫期間的工資發放標準,并按照合同約定標準來執行。
享受帶薪年休假?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一條就規定,本條例是根據《勞動法》與《公務員法》制定的。退休返聘人員既不屬于《勞動法》意義上的勞動者,也不屬于公務員,所以退休返聘人員無法享受法定帶薪年休假。
但是,退休返聘人員可與單位在勞務合同中自行達成帶薪休假的約定,單位也可以通過內部規章制度賦予退休返聘人員一定的帶薪休假。
是否有經濟補償金?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是發生在勞動關系解除或終止時。退休返聘人員與單位之間一般是勞務關系,所以從法律層面上,退休返聘人員在離職時不能享受經濟補償金。(來源:《勞動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