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紅
一、為什么要進行教學改革
1.根據省教育廳五嚴禁令的規定,要減輕學生課業負擔,釋放教師的教學壓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何減負增效,有哪些措施和方法是擺在我們面前必須思考的現實問題。
2.平常教學中這些現象常有發生:(1)一群學生袖手旁觀。他們在實踐中不動手,在探索中不動腦,在合作交流中不發言;課堂上的時間與空間都給優秀學生“霸占”了,使得那些中等及以下的學生機會越來越少,表現也就越來越差。(2)很多學生總有一種被學習的感覺:似乎總是被家長壓著學習,被老師領著作業,被……,缺乏內在的主動性。
針對以上這些現象,我們必須轉變思想、轉變理念,也就是說我們必須進行改革。
二、教學改革的意義是什么
1.達到師生減負,課堂增效的目的。改革分三段進行,一、二年級起步,三、四年級推進,五、六年級逐步自動化,通過改革,隨著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師生會覺得學習越來越省勁,也能將大家都從繁重的學習負擔中解放出來。
2.讓每個學生敢于表達、自信表達。做到這點是很困難的,因為要讓每個孩子開口說話不容易。每班有幾十個孩子,在課上很難人人有機會,唯一的辦法就是在小組內給予機會。小組中的成員在小組講,到班上講,不選最出色的人講,不一定總是組長講,要讓班級每個孩子都講,讓孩子們平等,在平等的基礎上自信表達。那么老師還可以設計一些項目進行訓練,如設計“一分鐘自我介紹”“一分鐘演講”……慢慢引導學生開口,慢慢推進。
3.讓每個學生在課堂學會專注與傾聽。學會專注與傾聽,孩子們就學會了注意力高度集中去想某件事情,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希望達到課堂上學生的目光要時刻跟隨老師和發言的同學。當有一個學生起來發言,其他同學的身體要立刻轉向他、看著他,也許有人認為千篇一律甚至限制了自由,其實不然,行動上雖是統一的,心靈是自由馳騁的。即使學生的心沒有想學習的問題,但自制力強了,向心力是強的,課堂上是向著老師、向著課堂的。
三、怎么進行教學改革
(一)構建有效學習的保障機制的切入點是建立學習小組
建立學習小組,把課堂分成若干小單元,在學習過程中利用學生之間的差異,發揮學生間互幫互助的作用,讓學生充分合作,人人參與其中。具體做法如下:
1.學習小組的劃分:每組4~6人為宜,根據學生的成績、興趣、威信、能力等方面綜合考慮,科學合理進行小組分配。
2.組內進行分工,每組設立組長、副組長、記錄員、監督員,每人在小組中擔任一定角色,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3.制定小組加分細則:課堂表現分包含自主預習分、參與學習分、課堂發言分、互幫互助分、作業完成分等方面。日常管理分包含平時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參與各項活動的表現等。
4.及時統計、及時反饋。每周一統計、每月一匯總,按照每個小組得分高低進行排名,進行獎罰,更好地激勵學生。
(二)構建有效學習實施抓手是建立新的教學模式
1.確定課堂教學主模式:先學后導,自主互助
教學前,教師揭示分類學習目標,指導學生通過開放式學習,獨立發現疑難和提出問題,搜集相關資料;課堂上組織小組交流討論、研討匯報,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解決疑難問題;下課前,教師總結提升,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2.在主模式的指導下,初步確立四個教學環節
(1)依標預習
這一環節主要是根據教師課前編制的導學案預習教材。以六年級《詹天佑》為例,第一課時的“導學案”可以設計以下內容: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②看拼音寫生字詞。③把詞語補充完整。④填空,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第二課時的“導學案”可以設計以下內容:①詹天佑在主持修筑京張鐵路時遇到了哪些困難,他是如何克服的?②讀課文,畫出“豎井開鑿法”和“人字形路線”。③詹天佑的“杰出”和“愛國”表現在哪些方面?
(2)小組交流
本環節是小組內交流預習成果。先是小組內交流學習的收獲,并解決疑惑的問題。本環節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再全班討論。
(3)展示匯報
本環節一是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前兩環節對教材的理解、感悟,二是提出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在全班交流解決。全班學生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要通過進一步啟發、點撥看學生能不能解決,不能解決,老師講解。從而讓學生知道怎樣做是好的,怎樣做是不應該的。
(4)總結提升
教師要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知識盤點或反饋,進行學法收獲的總結與提升,適度拓展,以激活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以六年級《詹天佑》為例,在總結提升階段,可以讓學生動筆為詹天佑寫一段頒獎詞。
四、有哪些相應的保障措施
1.制定幾項制度保障
(1)《備課制度》,編制出體現學生自學,便于教師課上操作的教學案。
(2)《課改教師的有關規定》。如:每周必須固定時間每周幾次集中討論提前備課的導學案的可行性;反饋教學中的問題商討解決對策;統一教學中的小練習、小過關要求,所有的教研組活動必須圍繞教學改革進行討論……
(3)《新模式下課堂教學評價標準》。
2.抓好“三課”建設
立標課:由學校骨干教師共同研討好“示范課”,供其他教師參考。
學標課:課改年級教師仿照“立標課“去上。
跟蹤課:對教學能力與水平相對弱的一些老師,對其進行跟蹤聽課,直到其過關為止。
3.建立幾級評價管理機制
專家、學科組長、骨干教師、級部主任、班主任、家長、學生等分層次進行評價。
總之,進行教學改革需要有足夠的勇氣,教學改革的過程也一定是充滿艱辛的,說起來容易,真正做起來是相當難的,這需要有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廣大教師的積極參與做后盾,需要全體教師從思想上轉變觀念,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克服困難,堅持不懈,才會取得一定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