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熙然
摘 要:綜合實踐活動課是為了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綜合實踐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等的發展性學科,而信息技術課程和綜合實踐的學科融合,使得綜合實踐學科的學習方式和內容的呈現方式發生了改變,不僅充分激發了學生積極參與的興趣,也為綜合實踐活動提供了多種多樣的資源,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究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信息技術;綜合實踐;學科融合
根據《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的相關要求,應該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有效利用信息技術,以此來優化和創新綜合實踐課程內容的呈現方式和學習方式,有利于充分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探索精神以及創新意識等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一、信息技術課程和綜合實踐的學科融合的意義
(一)信息技術為學生綜合實踐活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作為一門全新的課程,綜合實踐活動將知識性、生活性、自主性、參與性以及探究性融為一體,而這就使得教師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時候,要收集大量的資料,促進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開展。雖然收集資料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是最有效和直接的方式莫過于信息技術。隨著互聯網在社會實際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其涉及的內容也基本涵蓋了各領域的知識,而且不受時間與地點的限制,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學習資源開放,為教師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例如,在開展有關植物欣賞的綜合實踐活動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來搜集實際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植物種類,也可以搜集一些學生沒有接觸過的植物,形式可以是圖片、動畫和視頻,通過觀看這些內容,學生內心的探究欲望被徹底激發,促使他們更進一步了解這些植物的相關知識,如名稱、形態、生長特點以及習性等。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也可以提高他們的探究能力,提升綜合實踐活動的效果。
(二)信息技術為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創設積極參與的學習情境
興趣往往是決定學生學習質量與效率的關鍵因素。以往的教育教學模式比較枯燥與乏味,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使得教學效果并不理想。而通過將信息技術與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融合,可以充分發揮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優勢,利用直觀的、形象的教學素材,通過視頻、文字、音頻等方式為學生創設有趣的情境,將學生內心的興趣充分激發出來,調動學生探究的欲望,使得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進一步提高。
二、信息技術課程和綜合實踐學科融合的有效策略
(一)主題確定階段的融合
在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過程中通常需要首先確定一個主題,這個主題來源于學生的實際生活,這樣才具有可行性。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部分學生所提出的主題不符合相關的要求,如實施起來困難等,或者沒有認真思考自己所提出的內容是如何產生的。而這就需要教師進行引導,需要借助信息技術手段來輔助完成。
(二)方案制訂階段的融合
確定完活動的主題后,一般需要根據主題來制訂相應的方案,教師在指導學生制訂方案的過程中,應該著重向學生強調方案的可操作性、指向性等,并且應該比較明確。而表格就是可以將一份完整、明確的方案計劃完美呈現的最好形式。因此信息技術課程中的表格制作就以任務驅動的形式與實踐活動進行融合,這是目前比較常用的一種融合形式。
(三)活動探究階段的融合
在活動探究階段,學生需要基于信息技術來高效完成相關的活動。此時,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指導,幫助他們有效掌握資料收集的方法,除了基本的問卷、訪問的形式,還有上網、到圖書館查閱資料等形式。而如何快速有效地在互聯網和圖書館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資料,就需要對搜尋的方法與技巧有一定的了解,那么這就需要將信息技術與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習融合起來。
(四)展示評價階段的融合
在取得相應的活動成果之后,一般是需要向同學和教師展示的。這就要求學生對情況進行總結歸納,對成果的制作和展示方式進行研究。此時,就需要與信息技術方面的不同知識、技巧和技能進行融合,如文檔的編輯、幻燈片的制作等,利用信息技術將自己的實踐活動成果呈現給大家。由此可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學習與信息技術的學習相融合是非常有必要的。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課程和綜合實踐的學科融合,是推動綜合實踐課程發展的重要途徑,兩者相輔相成。不僅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也能夠促使綜合實踐課程的內容與學習方式更加多元化、多樣化,對于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創新意識以及探索精神具有積極的影響,對于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趙勝軍.信息技術教育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整合的特性研究[J].商情:科學教育家,2008(4).
[2]顧正中.以現代信息技術推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C].校園文學編輯部寫作教學年會論文集[A],2007.
[3]易聯兵.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與綜合實踐課程整合的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2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