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萍
摘 要:教育改革以來,學校的信息技術也逐漸被普及和應用。有了這些條件,可以讓美術課與未來教室得到更好的結合。如今美術教學可以利用未來教室這一特殊方式突破原來場所、時空和互動的限制,使得美術教學得以更加完善的發展。主要講述了未來教室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優勢,同時解釋了未來教室的運用方法。
關鍵詞:未來教室;課程整合;美術
當前,教學方法在不斷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也難以適應現在的教學需要。因此在課堂中也不斷地加入探究式教學、啟發式教學以及參與式教學等各類新型的教學模式。在廣泛推廣教育改革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學習模式,并且這種模式也越來越得到認可。而如何更有效地實現學生自主學習,不僅取決于教學模式、課程理念、教師素養等,更需要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
一、突破時空限制,未來教室利于美術教師因材施教
如今的美術教育,學生可以得到技巧訓練。美術教育更可以稱為一種藝術文化的學習。當前小學美術教學最大的問題是:教學內容等受時空等不利因素限制,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學習的美術知識十分稀少,只能通過美術書本上的圖片信息了解內容,但這種方法無法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因此就需要使用到未來教室中的多媒體功能,使用方便的網絡資源讓學生自主上網查詢相關的美術知識來滿足認知需求。與此同時,老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屏幕來進行作品的對比剖析,這種方式比枯燥的解說更加通俗易懂。
比如在美術課本中“怪獸”這一課,語言上對于怪獸這個詞語的解釋為反常、怪異的現象與事物,書中也會展示各種不同材質的怪獸形象,以往的美術課堂只會讓學生經過觀察,討論不同怪獸的特征和藝術家的創作手法,但對怪獸出現的文化,作品中使用材質以及色彩選擇的原因都無法進行表達。但現在使用未來教室的多媒體功能之后,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突破現有的時間限制,分層教學,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運用探討的方法找出不同的怪獸形象,之后還可以進行更加細化的觀察、分析、總結。這樣就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完成本課的教學重點;同時在資料收集、尋找怪獸的過程中,詮釋學生對于怪獸這個概念的理解、認知,通過自我研討,激發學生對其的探索欲望。
二、突破虛靜限制,未來教室輔助美術教學建立三維空間概念
美術教學中美術課程知識點的學習是一方面,技能技巧的訓練是促進學生整體能力發展的重要途徑。在未來教室進行美術教學,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將教學中一些難以理解的美術知識化虛為實、化靜為動,形成一些具體的意象,進一步幫助學生深化三維美術概念,使學生形成一定的空間觀念。
比如在教學“別致的小花瓶”這一課時,這堂課的教學目標就是經過教學,讓學生對作品進行不斷觀察和想象,立體構思,進而可以有效提高創造新形象的能力,這樣也有助于學生提高對于藝術活動的審美水平。在課堂前部分時間的賞析過程中,以往的教學方式是讓學生觀看二維圖片,以平面圖的方式展現,觀察的角度也是老師給的固定觀看點。實際上,每個瓶子都具有360°不同的審美取景角度,因此美術課程就是引導學生主動去發現美。在未來教室多媒體環境下,學生可以在PAD上調取花瓶的三維圖,自主觀察分析,選取自己覺得最欣賞的角度,并放大觀察不同材質的花瓶,觀察其細部特征、色彩的運用,讓學生更好地觀察這些別致的小花瓶。在這樣的觀察、分析中,學生能夠用不同藝術表現形式來表達自己感受到的美,從不同角度畫;或者通過對廢瓶的巧妙利用,進一步鼓勵兒童去發現生活中的美,用美術特有的眼光去藝術性地創造美,使變廢為寶的藝術活動在心中生根。
三、利用同步錄播實現教育形式多元化,促進家校互動教學
我國教育發展的目的之一是構建終身學習、隨時隨地能夠學習的學習型社會。所以未來教室這種教學方式能夠為教育提供更多元的教學內容,能夠使教學模式從課堂的封閉式教學慢慢轉變為以任務單為指導的教學模式,使用讓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家長與學校進行多樣化互動的方式,運用未來教室無處不在的網絡為學生提供無時無刻、無所不在的學習條件,讓學習突破教室的界限,讓學生能進行班級之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讓他們能真正突破限制隨時學習,為學習提供積極保障。
綜上所述,未來教室這種模式是為了適應新課程改革而誕生的,這種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來輔助小學美術課程,讓老師的教學更加有效,對于培養學生藝術作品的三維空間理念也有較大的幫助,進而可以更有效地突破美術教學中的重難點,使得藝術可以真正走近學生,這也讓現在的美術課堂更加生動有趣,讓學生打心底喜愛美術。
參考文獻:
陳衛東,葉新東,張際平.智能教室研究現狀與未來展望[J].遠程教育雜志,2011(4):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