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進
摘 要:我國中小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掌握較扎實,但是他們的數學問題意識有待深化,究其本質是因為教師習慣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講解理論知識,從而使學生陷入被動的學習狀態中。教師應該以互動為基本原則構建教與學的動態過程,以此激發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提高他們的數學思考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互動模式;高效應用
互動模式是指師生、生生之間進行的一種生命與生命的交往關系,教師以學生為本展開自己的教學活動,而不是單純地只注重自己是否將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其更多地將關注點放在學生是否積極地內化所學知識。數學是一門較為抽象的學科,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偏小,他們可能會存在理解層面的困難,教師要站在學生的根本立場之上,針對他們的學習思維、學習態度和學習言行進行全方位觀察和發現,從而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使他們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一、教師利用信息技術與學生進行多元互動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只能通過線下方式進行溝通。如果學生遇到無法解決的數學問題,那么就需要到辦公室或者教室尋找教師的幫助。但是,有時候教師由于客觀原因的存在,他們沒有出現在相應的辦公場所,這就導致學生不能及時彌補自身的知識漏洞,從而影響他們的學習進程。隨著互聯網的大力普及,人類的生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紙質媒介轉變為了數字化信息傳播方式,教師不僅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與學生進行多元化互動,而且學生也可以利用數字化信息自主學習需要掌握的理論知識。
在學習“平移、旋轉和軸對稱”時,筆者先利用多媒體設備針對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的基本概念錄制了五分鐘左右的視頻,然后將其上傳到數據庫資源中心,并讓學生到相應的網絡版塊區域內進行觀看,與此同時,筆者示意學生可以通過網絡資源自行學習這章節的內容;其次,筆者建立了微信群、QQ群等線上互動方式,不僅在群內為學生出示了關于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的簡單題目,而且還與他們就做這些題目時遇到的問題進行討論,這樣一來便于筆者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二來可以幫助學生厘清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的基本概念,從而為高質量課堂奠定良好基礎。
二、小組合作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平等互動
小組合作是互動教學模式的有效實施途徑,但部分教師擔心學生不能合理利用小組方式分工協作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所以,這部分教師往往有意識地忽略小組合作的教學策略,普遍采取強制性灌輸方式將理論知識導入學生的腦海中,這樣不但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心理,而且還會大大地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可謂是顧此失彼。小組合作的本質內涵是師生之間的相互信任,教師完全將學習的話語權交給學生,并以啟發性的方式給予學生一定的引導,學生則充分利用小組探討的方式共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加強師生和生生之間的平等互動關系。
在學習“認識三角形”時,筆者先利用PPT導入生活中的三角形實物視頻,當播放完成之后,筆者再結合視頻向學生提出具體的問題: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發現視頻中的物體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呢?學生陷入迷茫的狀態中,緊接著,筆者拿出早已準備的三角形物體進行陳述:視頻中的物體跟筆者手中的物體是不是都是由三條邊構成的呢?筆者一邊作比劃狀,一邊為學生講解三角形的概念知識;其次,筆者將學生分成三到五人的單位小組,然后為各組安排了一個任務,即讓各組尋找三角形的特征,筆者則不時地穿插在各組的討論中,但是沒有隨意地干涉學生的想法,而是在他們面臨困惑指引其前進的方向;最后,各組上講臺前闡述自己的觀點,其他學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見解,筆者在一旁耐心地進行傾聽,當各組發言完之后,筆者再結合學生的論點與他們進行互動,順勢補充和說明學生欠缺的理論知識,以此進一步夯實他們的理論結構。
三、教師構建三位一體的互動評價關系
縱觀以往的教學實踐,筆者發現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關系通常建立在單向的評價方式之上,這部分教師一般依據學生的學習成績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言行和學習成果,這樣不僅會挫敗基礎較薄弱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且還有失客觀公正原則。互動教學模式不僅要針對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交流模式,還要針對學生與學生之間建立評價關系,從而讓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我,以此幫助他們養成自主學習習慣。
在學習“長方形的面積”時,筆者通過互聯網的方式創建了網絡學習論壇,不僅上傳了關于長方形面積求解方法的數字化信息資料,還為學生設置了一些解決長方形面積的習題,然后讓學生將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最終答案呈現在論壇上,學生之間可以就彼此的習題作業進行評價和反饋,筆者也會針對學生的上傳信息與他們進行互動,既會回答學生提出的疑惑,同時又會向學生征求自身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意見,這樣不僅會拉近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更重要的是還營造了班級團結的學習氛圍。
總而言之,互動模式要遵循三個基本原則,即主體性、平等性和開放性。教師要一切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意志、動機、信念等人格因素,以此激發學生的活力和激情。
參考文獻:
[1]李智.互動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J].新課程(上),2015(11):43.
[2]杜秋潔.互動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求知導刊,2016(18):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