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奇紅 熊枧英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比較重要的一個內容。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實現閱讀教學的創新,如何實現創新的閱讀教學模式呢?就需要教師從傳統的教學理念、教學思路中走出來,重視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并要采取恰當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閱讀能力。以此為探討中心,進行了具體的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創新目標;培養方法
創新是閱讀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創新性的閱讀可以幫助學生不斷拓展視野、升華精神、滋潤心靈。而想要達成此創新閱讀的目標,需要老師本身具有較強的創新性思維,這是指導學生創新性閱讀的重要基礎,以此為基礎進行的學法指導,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創新閱讀能力。以下是具體性的分析。
一、加強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1.重視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傳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局限,實際閱讀教學中老師通常忽視對學生創新性思維的指導。首先,體現于師生間的溝通方面,老師對于學生的回答一般僅局限于教學預設方面,所持態度多為封閉態度而非開放態度。其次,沒有給學生提供思維展示平臺,局限了學生的思維空間,扼制了學生想象力的發揮。這兩個問題的存在使得閱讀課堂教學嚴重缺乏生命力,學生的創新個性、思維及能力難以得到有效發展。
對此,想要實現培養學生閱讀創新能力的目的,需要老師提高自身的創新思維認識。首先,老師需要及時更新教學觀念,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其次,給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感悟氛圍,并要給學生提供表達的機會;再次,針對閱讀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老師需靈活、機智的應對,并要對反應及時的學生給予肯定與鼓勵,最大限度地為學生的思維發揮提供充足的時間與空間。長此以往,相信必然可以達成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目的。
2.合理對學生的創新思維進行培養
第一,平等交流與主動探究。閱讀本就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所以對于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理解方面,老師需要始終堅持尊重與引導兩個基本原則,這樣學生的探究才會更加主動與積極。比如在學習《窮人》課文時,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課文哪些地方體現了“窮”字?學生紛紛主動探究與交流,最后學生針對有人說西蒙死得很凄涼這一觀點進行了反對,他們認為凄涼與窮兩者之間并不能完全畫等號,對此老師需給予肯定。第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及創造性思維。比如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課文時,就要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如五壯士最后為什么不進行搏斗?為什么要直接跳崖?不管學生提出的這些提問題是否有答案,只要提出問題就說明學生進行了深入的思考,這必然可以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二、采取恰當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閱讀能力
1.激發閱讀興趣
培養學生的創新閱讀能力,需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閱讀與探究中,所以需要老師采取多元化的方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興趣的趨導下進行自主探究閱讀與合作探究閱讀,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夠使學生的創新閱讀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與提高。
2.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
多媒體教學技術由于自身具有的聲形并茂與圖文并茂優勢,正與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相符合。具體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老師可以通過創設多媒體情境的手段,促使學生對閱讀文進行深入的思考和體驗,增強感悟與思考,不斷啟迪學生的思想。
3.表演課本短劇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所創設的課堂情境需要與教學內容、情境相適應,并要照顧到全體學生的學習需求,所以表演課本短劇的方式最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涵,提高學生的創新閱讀能力。比如,在學習《釣魚的啟示》課文時,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爸爸與兒子兩個角色,并配以釣魚相關的道具,開始進行表演。此表演過程中學生能夠更為深入地理解“釣魚者”與“魚”之間的關系,更為深入地理解課文主旨。此外,學生對于文本的趣味感知,能深化其對語文課程學習的意愿。
4.朗讀中感悟與運用
朗讀是提高學生創新閱讀能力的必然途徑。只有通過有情感、有技巧的朗讀之后,學生才可以感悟到文本的語言特點及情趣,并將之與自己熟悉的生活進行聯系、運用與積累,這無疑對于學生創新閱讀能力的提升有極為重要的幫助。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創新目標的達成,必須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為基礎,以多元化的方法為培養學生創新閱讀能力的途徑。相信在老師科學的指導下,學生的閱讀興趣、探究興趣、創新思維意識及創新思維能力才可以得到不斷的培養與提升,能達成最終的培養學生創新閱讀能力的目的,真正為學生今后的全面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周玉觀,龍玲,鄧李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亞太教育,2016(34):21-22.
[2]李瑛.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J].華夏教師,2017(10):77.
[3]閆冰,張蕾.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6(35):32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