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成國
摘 要:在教學過程中,課堂導入是至關重要的環節。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推進,判斷一堂課的好壞關鍵在于能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重視課堂導入環節,通過有效的導入將學生真正地帶入到課堂中,體會語文的文學素養,進而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蘊。對此,從問題導入、故事導入、名言警句導入三個方面來對小學語文課堂展開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導入;導入方式
課堂導入環節是指教師在教授新課前,結合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準備一個簡短的過渡環節來吸引學生興趣,將學生自然地帶入到課堂中,為課堂的有效進行做好鋪墊。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庇纱宋覀兛梢钥闯?,課堂導入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中,教師要科學地組織和有效地引導學生學習,靈活運用多種導入方式,激發學生對語文課堂的興趣,進而有效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一、問題導入,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天性好動,對于新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總愛追問為什么。這說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是有方向、有目標的,只有懂得提出問題,才能不斷進步。因此,教師要正確認識并充分利用學生這一特點,結合教學內容的需要,科學合理地設置疑問,通過問題導入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讓學生主動思考,主動學習。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蘋果里的五角星》一節時,我先揭題設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板書:蘋果里的五角星)誰愿意來讀一讀?”學生讀完后,我進行提問:“讀了題目你想到了什么?你有什么疑問嗎?”學生回答,然后我出示蘋果的圖片,讓學生談一談對蘋果的了解。接下來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段朗讀課文,在朗讀的過程中,每位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如: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我”從中得到了什么啟示?),學生整理出問題后,圍繞這些問題展開自學,我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進行巡視指導。最后帶領學生總結文章想要表達的內涵(創新)。如此,我通過讓學生提出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讓學生對于本篇文章進行理解掌握。
二、故事導入,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小學生一般對講故事、聽故事都非常感興趣,教師如果運用故事的方式導入教學內容,就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點,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進而讓學生主動地走進課堂中,跟著教師的思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四年級下冊《三顧茅廬》一節時,這節課我通過創設故事情境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同學們,中國古代曾經有過一個叫做三國的時期,那是一個英雄輩出、戰火紛飛、群雄逐鹿的時代,同時造就了一部著名的文學作品《三國演義》,它是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你知道另外三部嗎?”學生積極回答(《紅樓夢》《西游記》《水滸傳》),我繼續引入:“《三國演義》中作者塑造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你喜歡哪個人物?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三國演義》中的一個重要片段“三顧茅廬”,誰能用自己的話解釋一下三顧茅廬是什么意思?”學生回答后,我簡單講述三顧茅廬的故事,然后讓學生朗讀課文,劃分層次,并概括出每個層次的內容,最后小組之間互相說一說學習完這篇文章的體會。如此,我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將學生帶到課堂中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打下了基礎。
三、名言警句導入,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名言警句是思想和藝術的結晶,大多有警示與提點的含義,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都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因此,教師可以在語文課堂中引入名言警句,有效啟發學生,引起學生的認識,使學生能夠豐富感情、發展思想、提升感知,為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課堂氛圍,進而達到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高爾基和他的兒子》一節時,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理解高爾基給兒子寫信的含義,初步懂得人生的快樂在于付出的道理。首先,我出示兩句名言:“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薄拔覔湓跁暇拖耩囸I的人撲在面包上。”讓學生朗讀名言,同時我進行提問:“你們知道這兩則名言是誰寫的嗎?你們對高爾基的了解有多少?誰來向老師簡單的介紹介紹?”學生回答后我進行點評鼓勵,由此引入新課: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接下來我出示課文中的生字詞,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然后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通過文章的描寫你感受到高爾基父子之間的感情怎么樣?”學生都積極投入到討論中。如此,我通過名言警句引入教學,為學生營造了一種良好的課堂氛圍。
綜上所述,導入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對課堂效率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巧妙運用導入方式,在學生的理解能力范圍內設置教學內容,通過形象、生動的導入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有效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孟苗苗.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新課導入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6.
[2]官蓮.新課改革背景下如何做好小學語文新課的導入[J]. 課外語文,2015(1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