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平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對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不僅要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與技術,同時對其個人素質和道德水平的要求也提高了標準,為了應對市場對人才的新需求,必須對目前的教育進行改革,使之更好的為我國輸送出高素質的人才。
關鍵字:德育教育;數學班主任;分析
引言:
青少年時期是建立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的德育教育十分重要,目前我國德育教育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主旨既討論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現狀,并提出相應的建議,以供參考。
1、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速度十分迅猛,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市中的孩子們已經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但由于有些家長缺乏相關的教育經驗,對孩子的個人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沒有足夠重視,導致現如今許多孩子出現諸如脾氣暴躁、應變能力差、缺乏愛心、心理脆弱等問題,尤其是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具有典型的叛逆心理。近些年來我國的教育目標雖然在德育方面有所側重,但是其教學方式出現誤區,導致教學質量不佳,沒有脫離應試教育的軀殼,以考試成績為評價學生的主要指標,對其他方面的要求也很模糊。然而隨著青少年犯罪率的不斷上升,一方面反映出我國青少年的各種不良習慣和社會帶來的影響,另一方面也體現了我國教育目前所面臨的嚴峻形勢。為了更好的培養出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就一定抓緊學生德育教育,從小把孩子們的心理素質和個人能力提升上去,只有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孩子們邁向更陽光的未來。
2、我國德育教育現狀分析
2.1德育生活化的目標不切實際
我國德育教育生活化制定的目標并沒有很好的考慮到小學生的能力范疇和文化素養,制定的目標過高,教育內容過分夸大,導致學生實行起來困難重重,逐漸對其失去興趣,面對不切實際的內容,教師和家長也難以真正的嚴格要求孩子,導致德育教育停留在了表面。這種狀況的出現就是沒有充分考慮到小學生只是個孩子,其生活閱歷與大人之間的差距過大,制定內容的科研人員以自己所見所聞來進行編纂,往往忽視了孩子的接受能力,導致孩子們不明白德育的意義及重要性。
2.2忽略學生之間的個性差距
德育教育的中心是走進生活,而每個孩子的生活其實都不一樣,在這個大前提下就不存在統一標準,統一執行的德育教育內容。而目前對于孩子個性上的開發力度仍然不夠,教育工作者也對孩子們的生活了解不充分,尤其我國目前留守兒童的數量逐漸增多,學校的德育教育經常就是“給爸媽洗腳”、“跟爸媽一起參加志愿活動”類似的內容,根本沒有考慮到每個孩子不同家庭不同環境的區別,往往這些教育方式對孩子來說并不能解決個人心理問題,反而會加重其心理上的負擔,造成難以磨滅的陰影。
3、初中數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開展策略分析
3.1加強互動與溝通
影響德育教育落實的最大因素就是溝通和互動,只有教師在課堂上積極的去聆聽學生們的問題,才能切實的理解學生們在學習和生活中的難點和壓力。而這種溝通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之上,作為班主任有必要增加與學生共處的時間,首先這種做法能夠大大約束初中生在校時的行為,對學生的道德行為形成一種約束,其次隨著接觸時間的增加,班主任會通過學生的語言、行為和動作來得知班級內同學的個人性格喜好,道德程度等,針對一些表現不好的學生進行強化教育,而學生隨著接觸時間的增加也會更熟悉班主任,使雙方形成良好的溝通氛圍。作為班主任,其實德育教育的方法有許多,但溝通交流永遠是最便捷的方法,讓學生敞開心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起單方面的批評教育,學生對教師的情感傾訴往往更具有成效,現如今的德育教育工作要繼續加深對溝通交流的認識,班主任也要積極的與班級內同學開展暢談工作。
3.2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個人能力
俗話說“育人者必先育己”,每個教師是德育教育生活化具體的執行人,教師的個人能力直接影響到每個學生德育教育質量的好壞,由于這項事業不同于傳統的教書育人,不僅要保證教師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和傳授能力,同樣也對教師的溝通交流和心理輔導方面有著很高的要求,合格的德育教育一定是一個循環,是一個教師引導學生,學生反饋教師的互相促進、和諧進步的過程。班主任在實際工作中首先就要在學校內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為學生的德育教育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做到言傳身教,。
3.3根據孩子的差異來科學進行德育教育工作
孩子之間的個性、經歷和家庭都不相同,導致孩子的個人能力和興趣愛好存在一定的差異,德育教育并不能只追求表面,更要深入到每一個孩子的心中。如果孩子出現厭學的現象,首先要探究其厭學的原因,積極的跟家長進行深入溝通,從而確定到底是什么因素導致的孩子產生厭學心理,從多方面多角度的進行教育,運用科學的方法,積極的交流,從而引導孩子們喜歡上學習。由于孩子之間的差異性,德育教育的目標制定也要進行適當更改,有些不可能完成目標就盡量不要提出,使德育教育更加貼近現實。
4、結語
一個人的道德素養與個人能力并沒有完全嚴格的界限,在初中數學班主任的德育教育中,一定要注重學生們對于生活的體驗,從情感上去感受、接納生活帶來的酸甜苦辣,結合學校、家長和社會來給孩子們一個更貼近生活的德育教育。
參考文獻:
[1]歐江英.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探討[J].中國農村教育,2018(02):31-32.
[2]謝越.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創新[J].文學教育(下),2017(01):169.
[3]劉宗河.淺談初中數學老師作為班主任如何管理班級[J].新課程(中學),2016(11):268.
[4]劉來喜.例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3(4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