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禮贊
摘要:在新課改的推動下,高中化學教學模式有了很大的改變,部分教師已逐漸擯棄傳統觀念,充分提高高中化學課堂的質量。但很多教師還是不能積極適應新的教學模式,或者在遵循新課改的情況中出現很多不相適應的問題。基于此,本文針對當前高中化學課堂模式仍舊存在的問題,探討高中化學教育教學的新模式。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育教學;新模式
在積極提倡新課改的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教師以及學生情況的發展,這要求教師,不斷順應新的發展理念,承擔起研發新的教學模式的責任,以推動高中化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現存問題
(一)高中化學教師缺乏科學的教學方法
高中化學教師的傳統教學方法也是制約課堂質量的關鍵。在過去多年的教學中,強調的一直是應試教學,大家關注的是學生的教學成績,并不關注學生的自身發展以及綜合素質能力。尤其化學教學關注成績反而忽視了其日常的實驗操作,學生不理解實驗過程只能單純背誦,在面對新課改下的考試也是不理想的。由于應試講課中,學生難以形成完成的化學思維,對于學科知識很難突破,導致高中化學能力一直是在基本水平很難有大的突破。
(二)高中化學教師缺乏先進的教學理念
由于傳統教學觀念的根深蒂固,很多教師難以積極適應新情況下的新理念教學,這是制約化學課堂發展的重要因素。首先,高中化學教學的教師隊伍多數為教學多年的老教師,他們在教學中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也受制于多年教學的傳統教學觀念的限制,對于固定教學模式的遵循使得她們很難積極主動適應新的理念,對于新的教學方法不能主動運用,使得教學難以調動學生的興趣,導致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質量低下。其次,受制于傳統觀念,很多高中化學老師在教學中總是以自己的傳授為主導,認為學生就是教學知識的接受者,甚至忽略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而注重過多的教學知識的傳授。這樣,學生以被動的方式學習,不僅感覺學習過程枯燥無味,長此以往,還會徹底失去學習化學的動力,成績的跌落甚至會讓這一時期敏感的學生產生輟學的想法。最后,高中化學教師課堂之注重知識的傳授,反而忽視了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教師嚴格的課堂秩序也制約的學生的積極性發揮,這樣的課堂缺乏互動和交流,出現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師課堂質量不佳等現象,制約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高中化學新型教育教學模式
(一)實施活動教學
在國家教學模式的不斷推動下,當前很多高中學校的化學課程也不斷嘗試構建新的課堂模式,其中,活動模式已被很多教師引入化學教學。活動教學模式是指,通過采取學生共同學習活動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組織能力。在活動式教學模式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能力分組學習,通過課堂問題的引出,激發學生討論的興趣,在教學活動中增加實驗探究模式,以學生為單位共建小組共同完成實驗活動,讓他們自我總結過程、結果,可以幫助他們獲得更深的學習體驗。通過活動的模式,可以激發學生對于課堂的熱情,但是在運用過程中,教師也要把握好節奏,有條不紊的進行。
(二)開展課程實踐
高中化學課程最大的特殊性在于其有著一定的實踐性,所以當高中化學教師要注重學生對于實踐的觀察的運用,不能只注重知識傳授而忽視學生的實踐培養。首先,高中化學教師增加實驗課程,引導學生通過實驗過程,掌握課程的理論知識。,不僅培養他們良好的實踐能力,還可以增強他們對理論知識的運用,提升他們的化學成績。第二,化學是來自于實踐的,教師通過對學生的實驗鍛煉,還可以引導他們對具體生活過程中問題的解決,老師通過為學生創建交流平臺,引導學生獨立開發研究日常問題,并做好生活記錄。這樣通過課下觀察還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帶動課堂的互動性,不斷構建化學課堂的新模式。
(三)進行教學探究
探索型教學模式注重的是師生位置的轉變,這在新課改中多次提到過,但是在具體的落實中卻得不到具體貫徹。師生位置的轉變,具體地說,在叫教學中,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教師只是起到輔導作用,所謂輔導作用,是教師在授課時,通過對教學目標的闡述以及教學問題的提出,引導學生逐步對課程提出疑問,并自我探索解答,其中的關鍵之處,教師可以循循善誘,引導學生逐步走向最終答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注意到,不同的學生之間是有差異的,注重學生的差異性是教師不可忽視的,教師輔助地位的發揮也是針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引導方法,讓他們按照適合自己而定發展模式進行學習。
三、結語
綜上所述,針對高中化學教學固有的傳統教學模式,需要全體化學教師不斷轉變固有觀念,擯棄忽視學生的觀念,積極引領學生走入化學課堂。發揮化學中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羅承友.運用網絡空間實現高中化學教學模式改革的新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20):49—49.
[2]劉博昌,孫曉春,年軍紅等.高中化學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優勢互補之探究[c].//甘肅省化學會第二十八屆年會暨第十屆中學化學教學經驗交流會論文集.2013:524—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