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中才
摘要:在小學音樂教學實踐過程中,充分激發小學生的廣泛興趣,讓他們在欣賞學習優秀音樂作品的同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通過音樂教學弘揚真善美,鞭笞假惡丑,實施有效的美感教育。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為小學生營造學習音樂的良好環境,圍繞音樂教學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內外活動,讓學生在欣賞學習音樂作品的實踐中感受生活中的美感力量,進一步促進學生的素質發展。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 美感教育 教學實踐
一、在音樂教學實踐中提高學生素質
優化趣味化教學活動,進一步調動小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營造符合小學生心理特點的音樂教學氛圍,創設溫馨樂觀的趣味化教學情境,充分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一定要關注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他們熱愛音樂的好奇心,挖掘孩子們熱愛音樂的情感動因,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加強思想情感教育,培養新世紀小學生的精神文化素養。在此基礎上,可結合民族傳統優秀音樂作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一步開發和拓展新的音樂教學內容。民族傳統文化音樂作品中蘊含很多趣味化信息,具有集趣味性、娛樂性、音樂性為一體的欣賞功能,教師要充分發揮民族傳統音樂教學的優勢,在扎實課程教學的基礎上,進一步把工夫下在開拓創新方面。要特別注意,必須強化傳統音樂教學的民族精神和創新意識,包括先進的音樂器材裝備。要提高小學音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精神文化品質,必須建立高素質音樂教師隊伍。因為,音樂器材再先進,要靠人操作實踐運用;教學條件再好,沒有高素質的音樂教師,教學效果仍不會很好。音樂教師一定要在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在小學音樂教學實踐過程中發現孩子們的潛在優勢,在做好基礎教學工作的同時,給予特定的重點培育。在音樂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更有價值,因為對于音樂來說,人的天賦更加重要。在音樂教學過程中,以提高大多數學生的音樂興趣為基礎,重點培養有音樂潛力的學生,做到以點帶面,扶優扶強,最終提高全體同學學習音樂的積極性,進一步豐富音樂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音樂水平。
二、在音樂教學與欣賞過程中陶冶情操
教師要帶領小學生共同欣賞優美的音樂作品,利用多媒體課件的聲音、樂器的聲音輔助音樂教學,讓孩子們模仿音樂作品中動物的聲音,進行活動訓練。輔導小學生背誦一些優秀的音樂作品歌詞,讓他們模仿音樂作品自己寫一些簡單的歌詞。教師應該結合生活實際,鼓勵小學生模仿作品自己寫音樂作品,一開始以能夠表達自己的意思、準確表達真實的情感為主,逐步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音樂素養,長期堅持,有利于提高他們的音樂水平。在教師的引導下,小學生應該有針對性地定期學習欣賞音樂作品,然后自由討論,通過這樣的趣味性欣賞活動,激發小學生的音樂興趣,讓他們在學習音樂作品的同時,養成積極動腦筋思考的習慣,提高音樂素養和認知能力,充分發揮想象力。在欣賞過程中,通過對不同事物的分析比較,有利于明辨是非,進一步提高運用音樂語言準確表達思想情感的能力。教師可在不同階段有針對性地準備一些音樂作品,讓小學生邊演示邊唱,加深他們對音樂作品中思想情感的理解,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強化音樂知識訓練,反復記憶歌詞,通過有興趣的歌唱比賽等訓練活動,充分調動小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激發創造意識,進一步豐富想象力。在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通過各種方法,讓小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欣賞,并且逐步提高創造和想象力,進一步挖掘音樂潛能。為強化素質教育,有必要結合音樂教學,組織孩子們開展以“我們的節日”為主題的美育實踐活動,在每一個有紀念意義的重大節日里,都要通過音樂教學開展心理健康與思想品德和文化道德等方面的主體教育活動。結合音樂教學,逐步讓孩子們認識愛國主義影片中人物形象的高尚品德和感人事跡,從小學階段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心靈深處埋下崇尚理想和美的希望,每學期至少組織小學生觀看一部愛國主義影片。充分利用音樂教學時間,每月一個主題,每周一個專題,通過鼓勵小學生大膽唱歌、比賽等形式,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但不能把學習和欣賞音樂作品變成孩子們新的負擔,一定要讓小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歌曲,提高學習音樂作品的質量,最終提高高尚思想道德品質和綜合素質。
三、從情感深處將音樂教學與美育實踐結合
小學生學習音樂的最初意識源于兒歌,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步產生用語言表達自己愿望的需求,這是小學生音樂智能開發的心理依據和客觀實踐過程。教師需要努力為小學生創造良好的音樂教學環境,培養良好的音樂思維習慣,加強音樂知識輔導和訓練,鼓勵學生仔細觀察生活,提高表現力,加強音樂欣賞訓練,提高音樂實踐運用能力,積極探索小學生學習音樂和提高音樂水平的客觀規律,有計劃地進行輔導,加強美感訓練,培養良好的音樂欣賞習慣,逐步提高心理素質。在大量的音樂作品欣賞過程中,進一步強化美感教育效果和客觀認知能力。在開展音樂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要為小學生學習音樂營造良好的環境,強化小學生的審美意識,科學引導他們通過欣賞優秀音樂作品,在逐步理解事物發展運行的過程中,提高思維能力。在小學音樂教學實踐中,教師首先要堅持實事求是、因材施教的原則,開展音樂欣賞與教學活動,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在現有條件的基礎上,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有效實施音樂教學活動,以提高本民族音樂傳統教學方法為重點,不斷提高小學生的音樂和文化素養。
通過音樂教學,傳承并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承中華美德,促進小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精神文化發展,夯實素質教育的基礎;通過舉辦各種音樂教學和比賽活動,進一步活躍小學生的身心,豐富小學生的文娛生活,陶冶師生的藝術情操,有效實施美感教育,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許玉紅.音樂教學中的美、情、趣[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04).
[2]肖珂.創設情境發展情趣培養情感[J].音樂天地,2004(01).
[3]李坤霞.音樂教學要有趣味性[J].美與時代(上半月),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