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尤振
摘要:小學階段是孩子們逐漸形成人生價值觀的基礎階段,在這個階段我們應當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引導他們健康成長。而語文作為小學階段一門重要的工具性學科,在滲透德育教育方面擁有者很強的學科優勢,可以通過教學引導,讓學生形成自己對祖國和民族的思想情感,是傳承我國傳統文化的主要渠道。為此,本文筆者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就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方式進行分析,希望通過本文可以給廣大同行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德育教育;小學語文;語文教學;滲透
小學語文不僅是訓練學生讀書識字的基礎性學科,在教學內容中還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具有很強的教育性,并且內容多樣化,絕大部分內容都是將傳統與現代結合的產物。在實際教學中面對不同的題材,我們也應當利用不同的方法展開德育滲透。
新課標提出:小學語文教學應重點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社會主義道德品質,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提高他們的品味與審美情趣。這就要求現代語文教師應在實際的教學工作過程中,將德育教育更自然的與基礎知識相融合。抓住教學目標,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有效的滲透德育教育,將語文課堂德育滲透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逐漸形成愛祖國、愛人民的高尚情操,形成正直、誠實、團結、友愛的高尚品質。通過語文課程可以給學生呈現一個個鮮活的生活情境,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將知識學習與道德情操和審美情趣有機地融化為一體。筆者通過總結對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當中的滲透策略進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德育教育在小學識字教學中滲透
識字教學時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主要目標。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在第一階段的教育中,應當引導學生逐漸喜歡上漢字,形成主動學習的語文,通過漢語拼音更好的認讀漢字。由于這個階段的學生年齡普遍較小,在實際教學中應當根據漢字的象形演變來展開教學引導,比如說“水”“火”“山”“石”等通過象形文字逐漸演化形成的漢字,就可以將演變的過程生動的展現在學生面前。再比如可以結合一些我國漢字的悠久歷史遺跡所承擔的歷史責任,如中國歷史是世界上唯一無斷代的歷史記錄,以及我國各地區人民的口音問題,漢字都是基本統一通用的文字等方面教學活動,將愛國主義情懷融入到漢字教學當中,逐漸滲透在學生心中。
二、德育教育在小學古詩教學中滲透
就小學階段的學習來說,古詩多年來一直都是一項教學的重點、難點,并且也是滲透我國古典文化的主要方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首先應當在課前充分了解詩人的創造背景和具體情況。比如說學習王昌齡的《從軍行》詩二首,通過景物以及軍旅生活的描寫將西北邊塞將士的生活和戰斗環境充分表現出來。從戍邊將士艱苦卓絕的戰斗生活和誓死保衛家園的豪情壯士,滲透出保衛祖國、熱愛人民的高尚主題。
三、德育教育在小學閱讀教學中的滲透
小學語文教材當中包含著很多思想單純、道理深刻、語句精美的內容,也正是這些內容可以讓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產生更濃厚的感染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當將這些優勢充分發揮出來,通過閱讀文章中精美的語句對學生展開思想教育。比如說學習《一個降落傘包》一節內容,在飛機發生危險時,通過“跨”“迅速”“鼓勵”等詞語對周恩來總理幾個動作進行描寫,很好的表現出周總理不顧安危,關系下一代的高尚品質。將德育教育內容滲透在課文當中,讓學生們學習周總理的品質,避免形成自私自利的情感,逐漸形成良好的人生觀。
四、德育教育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滲透
除了上述幾部分內容之外,作文寫作能力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更多一個重要內容,它不僅是學生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更是其道德品質、行為表現、認識能力等人生觀、價值觀的綜合映射。所以,通過作文教學來開展德育滲透,是整個德育工作在語文教學活動中的重中之重。
筆者曾在班級向學生布置過一篇寫夢的作文。有位同學的選題就出現了問題,他將作文中的夢境寫得十分恐怖和血腥,這個立意很明顯不符合現代小學生作文要求健康、積極向上的要求,聯系到這名孩子的家庭情況和性格特點,卻又不能直接予以品評和改正。于是我換用“愛”為基礎,以愛的方式,不僅善意明確地指正了他的錯誤,而且點名老師和同學們都愛他,希望他能夠和老師同學多溝通、多交流的愿望。很快這位同學在從寫的作文中巧妙地將他對老師和同學的關愛之情融入進去,起到了很好的德育滲透效果。
五、書法教學在德育教育中的獨特作用
書法作為祖國優秀傳統文字――漢字的承載。千百年來的傳承和發展,成為中國文化的象征之一。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開展書法教學,對德育工作的滲透和開展是大有裨益的。首先,書法選材都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不是佳詞警句,就是唐詩宋詞,還有經典文章等等優秀內容,都是德育教學的直接體現。其次,在書法布局和字體內涵上,中國漢字獨有的美式是對小學生最好的德育美學教育,同時,歷史上著名書法家的愛國情懷和奮進精神,是“字如其人”對小學生潛移默化的人生指導。再次,書法的題款中包含著極強的傳統思想道德觀和書法聯章結構上的文化特點,也是“謙虛謹慎”的直觀體現。
結語
小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希望,而素質教育的效果對于他們一生的發展方向都有指導性作用,對于他們的成長至關重要。正如杜甫的《春夜喜雨》當中所描述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當中的滲透也應當通過這樣的方式展開。作為新一代的人民教師,我們應當在“教書”的同時更好的“育人”,對工作不斷思考,針對學科特點與教學的實際狀況展開教學,挖掘語文教學當中的德育因素,推動我國教育事業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董麗穎.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黑龍江科學,2018,9(04):130-131.
[2]石彥. 如何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A]. 《現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2013年12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現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2013:2.
[3]李俊華.論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