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偉
摘要:數學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都是枯燥而乏味的,因此學生大都不喜歡學習數學甚至厭惡學習數學,最終放棄學習數學。數學知識最初源自于生活,因此只有將它放回生活中,通過生活實踐,這樣才能夠顯示出它的真實作用。如果教師以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已經掌握的知識為條件,創造出生動有趣的生活情境來進行小學數學教學,這樣就可以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明朗化,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可以輕松、快樂地學習到數學知識,從而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并喜愛上數學。
關鍵詞: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
1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優勢
1.1滿足學生的認知需求
小學生是一群活潑好動且有著很強的好奇心的特殊群體,正是由于小學生存在這種認知的需求,才不斷地激發他們去認識周圍的事物。數學學科是一門極具實踐性的學科,在現實生活中的許多方面,都運用到數學知識,將現實生活情境帶入到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方面,生活情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理解數學;另一方面,學生可以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做到了活學活用。
1.2將抽象的數學形象化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由于數學存在一定的抽象性,會導致學生理解困難,而采用生活情境的教學方法,可以將抽象的數學內容轉換為現實生活的例子,使其形象化。小學階段,學生的理解能力較差,對于抽象的數學知識,無法在短時間內完全理解,而選用生活實例進行講解的話,有助于他們理解。采用生活情境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主動地學習數學,并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1.3有利于學生創造力和實踐力的提升
在教育改革的推動下,各個階段的教育都在不斷進行教育的革新,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學手段上都進行了創新。小學階段,教學內容貼近生活,不僅方便了學生理解和學習,也方便學生進行實踐,將知識很好地應用起來。在這種情境教育的方法推動下,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都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2通過生活情境教學時所要注意的問題
2.1關注學生的生活習性
數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不可否認的是與生活緊密相關。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和嚴謹性很高的學科,學生只有從小掌握好學習數學的方法和規律,才能夠對數學始終保持著興趣。教師通過情景教學,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掌握基本技能和方法,但是教師在運用的過程中要注意是否符合學生的習性。例如,數學教師在課堂上出一道題,讓學生想出一到十的成語,有“一心一意”“一干二凈”“三心二意”“三從四德”“五光十色”等等,這樣既可以開發學生的思維,又可以從這些詞中教導學生學習要一心一意,不能夠三心二意,也能夠比較貼切地從生活情境中引導學生學習,并產生興趣。
2.2在不同的年齡段運用不同的生活情境
在進行小學數學生活情境教學時,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年齡以及認知情況,制定出符合他們的教學方案。例如,在教學“認識物體”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摸一摸和數一數的方式初步了解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的邊角特征,這就比較符合低年級的思維水平,但如果讓五六年級的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學,就會限制他們的邏輯思維,不利于他們思維的展開。
3小學數學教學和生活情境相結合的方法
3.1模擬生活情境,激活學生原有技能
在新課標中明確強調了小學數學與生活情境的相關性。事實表明,如果在課堂上將相關的生活情境與小學數學教學相結合,能夠使數學知識通學易懂,并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且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識,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情境教學,可以更好地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教師可以假設一個去水果店買水果的情境,先通過了解學生是否有在超市購物付錢的經歷。如果有,教師就可以讓他們談談購買經歷;如果沒有,教師就可以通過生活情境的模擬,讓學生親身體驗下。如:學生每人20元,需要買蘋果和香蕉各1千克,蘋果單價是8元/千克,香蕉單價是6元/千克,最后還剩多少錢。“買東西”這樣的情境在生活中是十分普遍的現象,所以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體驗到生活中數學知識無處不在,也能夠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知識簡單有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3.2讓學生在生活中可以更好地應用數學知識
數學知識無處不在,源于生活服務生活。學生通過在課堂上學習到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感受到數學的無窮魅力并激發學習的動力,同時也是對數學最好的肯定,以及最初目的和學以致用的效果。例如,有一道與生活情境相關的題目:周末,我帶全班人去郊外郊游,來到了一個池塘旁,池塘邊上有一塊警示牌上面寫著水深2米左右,于是我問學生,這個池塘你們可以去游泳嗎?為什么?學生進行了熱烈的探討,有些認為可以,有些認為不可以,因為我們的平均身高達不到2米,會被水淹沒的。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對于平均數的概念,就有了切身的體會,可以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到數學知識,也可以拉近與數學之間的距離,有效開拓了學生的思維和邏輯能力,并有了具體的概念,對于以后學習數學有了更好的方向和目標。
4結論
小學數學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加上小學生理解能力的限制,他們在學習數學時會遇到一定的困難。為了保證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我們將生活情境引入到數學教學中,使抽象的數學形象化,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在引入生活情境時,教師需要將教學內容同生活實際相融合,更多地以生活情境為例子,進行數學知識的教學講解,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的實踐性,掌握數學知識,應用數學知識。此外,教師應該加強多媒體輔助教育設備的使用,將生活情境依靠多媒體技術展現出來,使其更加生動和活潑,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隨著生活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不斷運用,必然會趨于完善,更好地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閆嶸倫.小學數學生活情境教學的意義及策略[J].學周刊,2017(30):26-27.
[2]劉曉東.淺析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09):174+217.
[3]劉毓梅.探討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7(05):12-13.
[4]李俊杰.淺談生活情境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7(09):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