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梅 崔波
摘要:從國家層面來看“營改增”政策能夠有效規避對貨物和勞務分別征稅增值稅和營業稅所產生的重復征稅問題,同時能夠結構性減輕企業稅收負擔、優化我國稅制結構,從而為深化產業分工和加快現代化服務業提供制度支持,但從企業的角度來看卻有利有弊。本文從電力企業的角度分析營改增對其產生的積極和消極影響,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能夠對電力企業充分利用營改增這一政策紅利有所啟示。
關鍵詞:電力企業;營改增;影響;對策
營改增是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簡稱,從2016年5月份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全行業試點推開。從國家層面來看,營改增對于提高我國企業整體的資源高效合理配置、實現結構性減稅和規避重復征稅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是一項巨大的政策紅利;從企業角度來看,營改增全面推開確保了企業增值稅抵扣鏈條的完整性,有利于降低稅負,但同時也給企業帶來了稅務管理等方面的不利影響。
電力企業屬于資本密集型行業,其固定資產、機械設備、工程建設較多,涉及資金量較大,同時一些規模較大的電力企業還有招投標、設備租賃等輔助業務,因此營改增對電力企業的影響具有兩面性,既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影響,具體分析如下:
(一)營改增對電力企業的積極影響
1.營改增為電力企業降低稅負提供了較大的稅收籌劃機會
全面實施營改增之后,增值稅的抵扣鏈條被有效銜接起來,雖然電力企業的稅率被大幅增加,但是可以通過稅收籌劃實現自身稅負最大程度的降低。營改增之后,電力企業的增值稅應納稅額=銷項稅-進項稅,從該公式可以看到實現應納稅額減少的關鍵在于可抵扣進項稅金額的增大,對電力企業來說,由于其經營涉及的行業和領域比較多,如采購、租賃、運輸、維修、廣告宣傳、差旅等,因此其獲取可抵扣進項稅的機會較多,只要籌劃得當,電力企業的稅負有可能會比營改增之前更低。
2.營改增有利于電力企業盤活現金流量
電力企業資本密集的特性決定了其可以利用營改增政策來盤活現金流量,主要是因為兩個原因:一是營改增之后,對于大型的電力設備大規模投入和更新有需求的電力企業,由于設備更新使試點企業進項稅抵扣增加,納稅減少,稅負減輕,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電力企業的現金流壓力;二是營改增之后,有形動產被納入營改增范圍,使得融資租賃的租金可以取得進項稅,有效降低了融資租賃的成本,對于資金壓力較大的電力企業來說可以通過融資租賃的方式減少固定資產資金投入,同時還能夠不影響企業運營,節約現金流。
3.營改增有利于電力企業營業成本的降低
影響企業營業成本的主要因素有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營改增全面推開以后,電力企業原有的不能抵扣進項稅的提供勞務的勞務派遣公司和材料供應商也能夠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勞務費和材料的取得成本,進而有效降低了電力企業的營業成本。
4.營改增對電力企業競爭力的提升具有促進作用
營改增對電力企業競爭力的提升具有促進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營改增之后廣告宣傳納入可抵扣的費用支出項目,從而直接降低了企業的廣告費用比例,使得電力企業愿意投入更多的廣告費用以獲得更多的經營優勢和品牌效應,客觀上對于企業的競爭力的提升具有促進作用;二是營改增的進項稅抵扣效應能夠降低電力企業的技術研發成本,從而促使其能夠有針對性的進行產品研發創新,有利于企業競爭力的提高。
(二)營改增對電力企業的消極影響
1.營改增容易降低企業的營業收入
營改增之前,營業稅屬于價內稅,因此電力企業包括招投標業務在內的收入均含營業稅,而營改增之后,增值稅屬于價外稅,因此與之前在同等條件下電力企業的銷售收入相比會有所降低,從這個角度來看,營改增之后電力企業的營業收入將會有所降低,這對于其后續的融資業務、績效評價等會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
2.營改增之后電力企業的涉稅業務管理難度增加
營改增之后電力企業的涉稅業務管理難度增加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財務核算方面的難度增加。營改增之后,電力企業的財務核算難度增加主要表現在:一方面是增值稅核算難度比營業稅要大,主要是因為增值稅核算涉及的核算科目較多,容易在核算過程中出現涉稅風險;另一方面則是對于收入核算的細化要求,對于電力企業來說其涉及的業務在營改增之后會存在不同的增值稅稅率,按照稅法規定必須分開核算,若不能有效區分需適用高稅率計算繳稅,從而給企業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
二是發票管理的難度增加。增值稅的發票管理工作與營業稅相比是存在著較大差異的,主要體現在發票的領取、開具、保管、抵扣、認證等多個環節,若某一個環節管理不善,則極有可能會給企業帶來涉稅風險和經濟損失。
營改增給電力企業帶來的影響是雙面的,因此在實踐中應當采取一定的措施對消極影響加以規避,在降低自身稅負的同時減少涉稅風險:
(一)關注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取得問題
從上文分析可以看出,營改增之后電力企業稅負能否比營業稅更低的關鍵在其能否在經營過程中取得足夠金額的合規的進項稅抵扣發票,因此筆者建議從兩個方面入手來解決這個問題:一是做好電力企業上游供應商的優選工作,即在采購過程中首先以具有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的供應商為優,爭取企業取得最大化的進項稅抵扣額,對于一些必須要向小規模納稅人進行采購的業務,應當要求其提供稅務局代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從而可以獲得3%的抵扣率;二是在電力企業內部做好宣傳工作,加大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索取力度,從而實現為企業節稅。
(二)合理利用納稅人身份進行納稅籌劃,減輕電力企業稅負
一般情況下6%稅率的一般納稅人在進項稅抵扣之后繳納稅費會比3%小規模納稅人繳納稅費要低,但是這種情況并不絕對,要視取得的進項稅抵扣額、收入等具體情況來判定,因此集團型的電力企業中符合6%稅率業務的子公司可以據此進行測算,若小規模納稅人身份繳納稅費更低,則可以利用《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統一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通知》(財稅[2018]33號)第二條的規定,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以減輕企業稅負。
(三)做好財務人員營改增后的業務培訓工作,減少電力企業的涉稅風險
如上文所述,營改增之后電力企業的涉稅財務核算和發票管理難度增加,從而給企業的財務人員帶來了挑戰,因此在實踐中電力企業應當做好財務人員的業務培訓工作,一方面強化其在收入核算方面的精細化程度,必須對不同稅率的收入進行分類輔助核算,防止企業因此而出現多交稅的風險,另一方面則是要強化發票管理工作,對于發票領用、開具、保管、認證和抵扣等環節嚴格管理,防止出現風險,同時堅決杜絕虛假開票、借用發票等違法違規現象的發生。
營改增從國家層面來看是一項結構性減稅的政策紅利,對于提高我國企業整體的資源高效合理配置、實現結構性減稅和規避重復征稅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但是對于企業來說卻具有雙面性。本文從電力企業的視角分析了營改增對其產生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并在此基礎上分別從關注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取得問題、合理利用納稅人身份進行納稅籌劃,減輕電力企業稅負和做好財務人員營改增后的業務培訓工作,減少涉稅風險三個角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以有效規避營改增所帶來的消極影響,以期能夠為電力企業在營改增之后的持續穩定發展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陳其鴻.營改增對電力企業的影響及對策[J].山西農經,2017 (05).
[2]徐明哲.“營改增”政策對于電力企業稅務的影響與稅收籌劃[J].納稅,2018 (02).
[3]黃毅.營改增對電力企業的影響和對策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6 (06).
[4]王孜曉.“營改增”對電力企業稅收影響及應對措施[J].財經界(學術版),2017 (01).
[5]趙旻.營改增對電力企業的影響[J].財經界(學術版),2016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