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冬 劉秋娥
摘要:隨著數字化的不斷進步,當代流行音樂成為音樂科技發展的主體,與此同時,當代流行音樂也為中國傳統戲曲音樂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平臺。隨著我國大力發展傳統國粹,戲曲在年輕人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而年輕人在創作當代流行音樂的過程中融入戲曲元素,使當代流行音樂和中國傳統的戲曲藝術二者相互結合,相互補充。
關鍵詞:當代流行音樂 戲曲元素 音樂創作
一、戲曲元素在當代流行音樂創作中的意義
(一)戲曲元素運用在當代流行音樂的創作中,使當代流行音樂的創作題材更豐富。戲曲是中國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堪稱國粹。傳統戲曲中的音樂表現形式和演奏樂器為當代流行音樂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題材。在中國傳統的戲曲音樂表達中,有很多中國歷史上的經典故事和場景,將這種經典故事和場景與當代流行音樂相結合,給人一種全新的音樂享受。此外,傳統戲曲中的二胡、笙、笛、琵琶、嗩吶等實際樂器和當代流行音樂的虛擬樂器相結合,產生了一種全新的音樂效果。
(二)戲曲元素運用在當代流行音樂的創作中,縮小了傳統戲曲與當代年輕人之間的距離感,使戲曲音樂有了符合時代的表達。中國傳統戲曲的音樂模式、形式具有單一性,與時代脫軌,已無法契合現代人的審美要求。同時,戲曲的觀眾基礎薄弱,在青年中的受眾范圍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當中國傳統戲曲元素與日漸興起的當代流行音樂相結合之后,使中國傳統的戲曲元素有了新的表現形式,讓傳統劇目有了耳目一新的視聽體驗。
二、戲曲元素在當代流行音樂創作中的運用
戲曲元素與當代流行音樂二者相互結合,打破了傳統戲曲的陳規,滿足了人們不斷追求新事物的心理需求。在當代流行音樂創作過程中,既要保持傳統戲曲音樂的精髓,也要令傳統戲曲音樂與當代流行音樂結合之后,產生優美自然的表現,為觀眾所接受。
(一)戲曲元素在當代流行音樂創作中的點綴作用
歌曲《男兒當自強》的詞曲作者黃沾和鮑比達在創作的過程中遇到瓶頸,偶然間聽到京劇《將軍令》,然后將該戲曲的主旋律作為當代流行音樂的核心音調進行譜曲,產生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聽覺體驗。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音樂人都嘗試把中國傳統戲曲元素融入現當代流行音樂的創作中,比如2012年央視春晚上李玉剛演唱的《新貴妃醉酒》,為全國觀眾帶來了新穎的聽覺感受,一時成為人們追捧的對象。戲曲元素種類繁多,不僅可以為當代流行音樂的創作帶來大量的創作素材,也讓戲曲擺脫曲高和寡、無人欣賞的尷尬狀態,這種“古詞新唱”的方式,拉近了中國傳統戲曲音樂和現代年輕人這兩者之間的距離。
(二)戲曲唱腔在當代流行音樂創作中的恰當運用
我國戲曲具有劇目種類繁多的特點,不同的戲曲劇目也有著自身獨特的唱腔。也正是由于這些特點,使得當代流行音樂創作獲得了更寬泛的素材選擇空間。王力宏的《花田錯》一曲,將中國傳統戲曲劇目《花田錯》重新演繹,不難看出意在承襲國粹劇目的意向,欲將中國傳統古典與國際現代流行融會貫通,創造出古色古香風情的胸懷。中國流行樂曲音樂人陶喆的《Susan說》,借用了中國古代典故《蘇三起解》,在陶喆演唱的過程中,很自然地將花腔帶出來,從而產生了今古聯系,使這首歌曲富有立體感。
(三)戲曲器樂在當代流行音樂創作中的合理編排
戲曲器樂是戲曲伴奏、場景音樂與鑼鼓等器樂的總稱。各劇種樂器組合形式不同,音色與技法也存在著差異性,這就形成了戲曲器樂風格的地域性與多樣性。中國傳統戲曲常用的器樂,主要包括管弦樂(二胡、月琴、小三弦等),打擊樂器(鼓板、大鑼、小鑼和鈸等),彈撥樂器(琵琶、揚琴、箏等),吹管樂器(笙、笛、管、嗩吶等)這四類,每類樂器所產生的聽覺感受是不同的。在當代流行音樂創作中合理編排戲曲器樂,把傳統戲曲元素融入當代流行音樂中,其中,周杰倫的《雙節棍》是一個典范,古今交融的音樂風格受到社會的廣泛好評。將戲曲元素合理編排在當代流行音樂中,不僅可以令音樂形式多樣化,還有利于我國傳統戲曲的傳播和傳承。
三、結語
當今世界,中外理念、古今藝術交會撞擊的時節,當國粹京劇遇到流行潮,博大精深的傳統藝術往往會成為流行藝人的心思所寄,這是藝術的必然規律,也是傳統藝術的魅力使然。在國粹芬芳的百花園中,當傳統模式遇到流行自由,當關肅霜遇到王力宏,兩者便能夠化雨露為翠珠,賦秋風于潤暢,夏雨秋風兩相和。唯有如斯,雙方才會越走路越寬,春華秋實,綻放芬芳。
參考文獻:
[1]徐璽寶.用聲音刻畫臉譜——評析張小夫當代流行音樂作品《臉譜II》[J].人民音樂,2010(09).
[2]王宏宇.中國當代流行音樂創作中戲曲元素運用之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
(作者簡介:呂冬,男,碩士,河北傳媒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音樂學)(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