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傳統圖案是中國現代平面設計發展的重要基礎之一。中國平面設計要在世界舞臺上占一席之地就必須將現代設計與中國傳統圖案相融合,并且做到從中國傳統圖案中汲取其精髓的同時,運用現代圖形設計的方法和手段,設計出具有民族底蘊的標志設計作品。
關鍵詞:中國傳統圖案 標志設計 點線面構成
一、中國傳統圖案的應用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在這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流傳下大量的經典傳統圖案。這些傳統圖案是中國人類史上的瑰寶,也是現代藝術設計創作的巨大源泉,值得現代設計師學習和借鑒。中國傳統圖案起源于距今6000多年的原始社會彩陶圖案,先后經歷了原始社會時期、青銅器時期、春秋戰國時期以及漢代、魏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時期。不同時代的圖案給人以不同的視覺效果。
中國傳統紋樣寓意深遠,如“祥云紋”寓意祥瑞之云氣,表達了吉祥、喜慶、幸福的愿望以及對生命的美好向往;“萬字紋”表達福壽綿長;“喜鵲登梅”表達了吉祥、喜慶、好運的到來;“五福捧壽”寓意多福多壽,等等。
在標志設計中,運用傳統圖案既能加強設計的文化底蘊又能弘揚民族文化,設計出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時代氣息的作品,讓設計提高到新的高度。正所謂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國的設計只有將民族文化融入其中,才能夠彰顯特色,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二、傳統圖案與現代設計圖形的差異
中國傳統圖案產生的時間距今都比較久遠,這些圖案也都受到當時技術水平的限制,例如青銅器時期的饕餮紋,其紋飾已經較為抽象,但在紋飾的線條上和現代設計還是有較大差異。現代圖形依賴于現代的技術水平所設計的圖形更加嚴謹周密,例如平面類設計繪圖軟件Illustrator就能輕松實現對圖形高精度的操作,因此現代圖形設計與傳統圖案之間還有著人工化和機械化的區別。
現代圖形在手法上受包豪斯設計思潮的影響,在設計語言上將構成要素分為點、線、面,并按照一定形式美法則和設計方法排列組合出符合審美需求和設計目的的新圖形。這是一種較為抽象的圖形語言所產生的視覺感受,簡潔明快,較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在現代這種方便快捷的大環境下,傳統圖案豐富而細膩的圖形表現很難在匆匆一瞥中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有簡明扼要的圖形語言才能讓人在短時間里記住。同時,現代人的審美角度也在發生改變,直接使用傳統圖案也不符合現代的審美需求。如四神瓦當中的朱雀圖和邱賢德設計的吉利汽車標志,設計師從四神瓦當中汲取靈感,運用現代的設計語言設計出符合現代人審美需求的汽車標志,表達“雀起東方、雄視寰宇”的主題思想。對傳統元素的運用提升整款標志的設計高度與精神內涵,可見傳統圖案是現代標志設計之魂。由此可見,對于傳統圖案的傳承不是簡單的“拿來主義”,而應該是對傳統圖案造型的提取、意蘊的把握、色彩的拿捏等方面的消化與吸收才能將傳統圖案煥發時代的生命力。
三、傳統圖案與現代設計手法相融合
傳統圖案要運用在現代標志設計中就要做到將傳統圖案與現代構成手法有機融合,設計出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時代氣息的標志作品。
將傳統圖案概括為點、線、面,如中國傳統紋樣中的“祥云紋”可以將其概括成自由曲面的造型,讓整個祥云圖更加柔美優雅和富有活力。在自由曲面創造造型的基礎上,對所形成的曲面進行分割,使整個祥云圖在簡約中不失細節的表達形成民族與時尚兼具的標志設計。
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一個美的事物,它的各部分應有一定的安排,因為美必須有特定的感性形式。”形式美的法則有很多,如對稱與均衡、統一與變化、節奏與韻律、對比與調和等。例如渤海書院的標志設計與傳統圖案“水紋”相似,具有民族紋樣的氣息又非常簡約時尚。渤海書院標志設計在對傳統圖案進行點線面手法處理的同時,還有對形式美法則的運用。該款標志運用了形式美法則中的變化與統一的原則,在以圓形構建標志的過程中,通過對圓形大與小的變換,完整與殘缺的對比,虛與實的相互作用產生統一而又富有變化的視覺效果。渤海書院的標志對傳統的借鑒既提升了標志的內涵,又更好地詮釋了主題思想和進一步傳承與弘揚了民族文化。
四、結語
傳統圖案是現代標志設計巨大的源泉,也是標志設計發展的內在動力。對傳統圖案進行簡單的抄襲既做不出效果又貽笑大方,只有在向傳統汲取養料的同時運用現代的設計思維和手法,才能打造出既具有民族特色又有時代氣息的標志設計。
參考文獻:
[1]侯建華.裝飾圖案[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16.
[2]陳麗.平面構成[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6:35.
[3]李硯祖.藝術設計概論[M].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2009:121.
(作者簡介:黃笑琴,女,本科學歷,江西農業工程職業學院,助教,研究方向:藝術設計)(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