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彭硯淼

河北省科技工作者服務中心主任王建樓主持會議
11月16日,由河北省科技工作者服務中心組織的科協服務眾創空間研討會暨綠色建筑創新論壇在石家莊舉辦。河北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張建輝,河北省科技工作者服務中心主任王建樓,河北科技大學教授徐瑞園,《科技創新與品牌》雜志社社長宋文芳,河北省各級科協、孵化器、眾創空間負責人,科技創新型企業負責人和專家學者等70余人參加會議,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和實際,就科協服務眾創空間、服務實體經濟進行了交流和探討。河北省科技工作者服務中心主任王建樓主持會議。
大力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是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也是科協組織發揮作用的重要空間和重大機遇。國務院印發《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中指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通過打造“雙創”升級版,進一步優化創新創業環境,大幅降低創新創業成本,提升創業帶動就業能力,增強科技創新引領作用,提升支撐平臺服務能力,推動形成線上線下結合、產學研用協同、大中小企業融合的創新創業格局,為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實現更充分就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河北省高度重視眾創空間和孵化器建設。最新統計顯示,全省省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145家,其中國家級26家;省級以上眾創空間156家,其中國家級86家。目前,全省90%的縣已建起孵化器或眾創空間。為助力眾創空間發展,推進創新資源共享,河北省科協組織成立了眾創空間聯盟,舉辦了全省創新方法大賽、京津冀眾創空間發展論壇,總結展示了科協系統眾創空間先進典型。
河北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張建輝在致辭中表示,全省科協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牢把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斗的時代主題,自覺服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動,科協工作不斷呈現新局面。
張建輝強調,要做好新時代科協工作,重在“一體兩翼”。“一體”是突出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的主體,“兩翼”是學術交流和科學普及。科協工作重在搭建平臺,讓科技工作者到學術交流和科學普及的一線。要實現這一目標,關鍵是著力建設開放型、平臺型、樞紐型科協組織。河北省科協為此進行了積極探索,推動眾創空間建設,引領技術創新,大力推進基層科協組織建設。

河北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張建輝在研討會上致辭
《科技創新與品牌》雜志社社長宋文芳介紹了河北省滄州市科協、吉林省長春綠園雙創園區科協、福建省福州市東湖小鎮、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等地眾創空間的發展情況和做法。
研討會期間,“綠色建筑創新論壇”同步舉辦。
河北世紀檢測總經理孫洪生在論壇主題發言《綠色產品——可持續發展必由之路》中提出,綠色產品是在全生命周期過程中符合環境保護要求,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無害或危害小,資源能源消耗少、品質高的產品。綠色建筑則應定義為在全生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大眾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綠色建筑追求低耗、高效、環保、集成與優化。綠色建材減少了對天然資源的消耗,減輕了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是以節能、減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環為特征的建材產品。通過采用低能耗制造工藝和不污染環境的生產技術,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含對人體和環境有害的污染物質,原材料盡可能少用天然資源等措施而生產的傳統建材產品也可以被稱為綠色建材。綠色產品應當以人為本,即以保證人類健康安全為目標,以節能降耗和資源再利用為手段,以保護環境為宗旨,以持續發展為理念而設計和評定。

綠色建筑創新論壇現場
當下,大氣污染、降低室內PM2.5指數已經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話題,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高效清除空氣中的細顆粒物。石家莊奧祥公司總經理宋建立通過主題發言《穩態置換流技術與綠色建筑》,向與會人員介紹了穩態置換流技術。
該技術克服了常規送風設計“亂流”“稀釋”設計原理的不足,其突出特點在于可使受控區域建立單向的氣流組織,使污濁空氣可以被最少量的潔凈空氣置換,解決了使較大面積出風口各點能夠均勻出風的技術難題。在相同送風量時,由于出風口面積成倍增大,使得出風口流速低穩。用于舒適性空調場所可極大提高人體舒適度;用于空氣潔凈場所,具有單向性的推進式氣流(可減少污染物的擴散)作用,可顯著提升空氣潔凈度。該技術較好地解決了在普通建筑結構環境下實現空氣潔凈的技術問題,可將高檔場所使用高耗能空氣潔凈室轉為低耗能家用潔凈室(降低了初期投資),適用于學校、家庭、辦公等場所。在降低造價的同時具有運行節能、低噪音的特點。
河北省建筑科學研究院項目管理中心總經理郭建明作了《被動式低能耗建筑技術研究及應用》主題發言。發源于歐洲的被動式低能耗建筑將自然通風、自然采光、太陽能輻射等各種被動式節能手段與建筑圍護結構高效節能技術相結合,具有超低能耗、高舒適度、微少排放等優點。以被動房為代表的超低能耗建筑是未來建筑節能減排的重要途徑之一。2012年2月,河北省建筑科學研究院與德國能源署合作,利用德國技術,按照歐盟被動房的設計標準啟動了中德被動式低能耗建筑示范項目建設。該項目為中國首個國際技術合作的被動式低能耗公共建筑,采用全過程項目管理模式,經過超前的策劃、規劃設計、國際對接等管理環節,實現技術轉化。中德被動式低能耗建筑示范項目建筑節能率達90%以上,與目前我國節能標準的公共建筑相比,每年可節約標煤224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96噸,實現了盡可能低的能耗——近零能耗。采用全過程咨詢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加強國內外先進技術的融合,有利于依托自身的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積極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綠色建筑標準,助力資源和能源協調發展,最終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2016年,河北省建筑科學研究院的科研項目“被動式低能耗建筑關鍵技術研究”榮獲河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