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冠宇
摘 要:小學語文學科是學生學習的基礎科目之一,學習語文有助于提示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思維表達能力,同時使學生更易于進行其他學科的學習,在語文教學中為了提升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可以通過閱讀教學使學生開拓視野,同時提升其語言組織能力及表達能力等。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語文教學
一、概述
在語文教學中為了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可以展開針對性教學,如個性化閱讀教學,該種教學模式更利于學生沉浸在閱讀之中,更易于激發其閱讀積極性,從而提升其語文素養,教師也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提高閱讀興趣。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學習”放任自主
有些教師在閱讀課中,任學生選擇閱讀教材,這樣雖然能提升其積極性,但是也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如果學生選擇了不合適的閱讀教材,這也就起不到閱讀對學生的積極引導作用,因此,應該選擇適合小學生成長階段的閱讀教材,避免只抓數量,不抓質量的情況出現。
(二)“討論”成為花架子
在閱讀課中,如果一味只重視形式,而忽視了閱讀課的意義也不利于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提高,在閱讀課上展開小組討論有積極作用同時也有消極作用,閱讀本身就是獨立思考的過程,在閱讀完之后,也可以進行想法交換,與他人展開溝通,以促使其思維得到開拓性延展,但是在小組討論過程中也要避免其過于形式化,這也不利于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提高。
(三)“指導”有名無實
教師在閱讀課中要對學生予以指導,但是有時指導也不利于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提高,如在搜集閱讀素材背景時,學生展開盲目搜索,信息檢索能力不高,此時教師應予以指導,促使學生完成檢索任務,從而更好的理解故事背景,提升理解能力,教師在指導過程中缺乏針對性指導和細化分類,這不利于學生提高信息檢索能力。
三、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方法
(一)以人為本,將學生作為閱讀主體
教師在閱讀中要尊重學生想法,結合學生學習特點,制定針對性閱讀策略,以使其閱讀內容更符合現階段小學生成長特點,如在選擇閱讀教材時,要選擇淺顯易懂的閱讀內容,要避免過于深奧復雜的內容,可以選擇類似《小王子》、《彼得潘》、《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等內容來閱讀,這些內容更利于小學生理解,更易于從淺顯易懂的故事里理解其中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同時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更利于以后的成長和發展,教師也要與學生展開交流,以學生為中心,使學生在閱讀中不斷提高文學素養,同時也激發其想象力,使其在書中探索尋找,遨游在知識的海洋中。
(二)創設閱讀情境,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更積極的閱讀氛圍,可以鼓勵學生閱讀,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其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如可以在班級內設立“讀書角”,鼓勵學生閱讀,同時也可以每周舉辦一次讀書分享活動,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同時與同學們展開交流和溝通,以充分汲取書中的知識,也可以鼓勵學生寫讀后感,以鍛煉其寫作能力,同時提升其邏輯思維能力。教師也可以對班級內學生進行分組,對每一小組都展開不同的閱讀內容安排,最后再舉辦班級閱讀分享會,鼓勵每個學生上臺發言,分享其從書中獲得的內容,通過不同同學的分享,以使學生的思想展開猛烈的思維碰撞,激發其閱讀活力,同時更易于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感悟書中內容,促進其開拓性思維的發展。教師也可以借助一些設備為學生營造積極的環境,如多媒體等教學設備,并結合閱讀素材背景,對故事內容和情節展開具體化的分析,使學生更好的進行閱讀思考。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觀看一些有益于學生身心成長的節目,不斷拓展學生視野,如《朗讀者》、《春天讀詩》、《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提升學生閱讀興趣。
(三)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豐富學生個性閱讀體驗
教學方法陳舊、理念單一是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中的常見問題,因此教師要轉變閱讀思路,使學生從閱讀中受益匪淺,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目前,生活化教學法、閱讀與朗誦比賽法等,在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中比較常見。教師可以選擇適合小學生閱讀的閱讀素材,同時也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以吸引小學生注意力,可以利用網絡化閱讀提升小學生的閱讀體驗,如微博、微信公眾號等不同形式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閱讀,使學生感受不同的閱讀體驗。在平時的課本教材閱讀中,教師也可以對學生予以指導,使學生理解課本內容,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感受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情感,這也有助于學生提升理解能力,教師也可以指導學生通過網絡上豐富的資源來展開學習,如十點讀書等微信公眾號,在該過程中需要家長為學生做出正確的引導。
(四)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兼顧閱讀教學針對性
教師要根據課程大綱對閱讀素材進行選擇,選擇適合學生當前成長階段的閱讀內容來促使學生展開閱讀,以提升其閱讀素養,教師在學生展開閱讀的過程中也要給學生以正確引導,以促使學生更好的通過閱讀提升其文學素養。同時教師要根據不同的學生的特點展開針對性閱讀和指導,教師要尊重和重視每一位學生,和學生平等交流,并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
四、總結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教師積極改進,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從閱讀中吸取知識和養分,同時要關注小學生的主體地位,依托情境創設,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既要豐富小學生的閱讀體驗,又要關注其個體差異,為其未來語文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實現閱讀能力提升。
參考文獻
[1]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探析[D].任靜.貴州師范大學 2017
[2]實施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探討[J].胡蓉華.科教文匯(中旬刊).2018(05)
[3]探究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J].李安偉.作文教學研究.2016(06)
[4]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現狀及對策[J].秦英帥.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09)
[5]多一份自由,多一種想象——淺析小學語文課外閱讀[J].朱曉利.青年文學家.2011(24)
(作者單位:臨沂大學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