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艷麗
摘 要:薛寶釵作為《紅樓夢》中作著精心塑造的人物之一,她的形象一直為后世所爭議,她被認為是一個完整無缺的正統少女的典型,她身上既有封建淑女所擁有的美好品質,又深諳人情世故,在賈府中能夠左右逢源,得到人們的一致稱贊,本文主要探討薛寶釵身上的優秀品質及其現實意義。
關鍵詞:薛寶釵;處世哲學;現實意義
薛寶釵作為《紅樓夢》中最有爭議的藝術人物形象從古至今一直被津津樂道。一開場作者就用“穿著不見奢華,唯覺淡雅,品格端方,容貌美麗” [1]來描述她,勾勒出了一個封建淑女的藝術形態。而過去歷史上一直有“擁薛”和“反薛”的爭論。《三借廬筆談》曾記載:“許伯謙孝廉論《紅樓夢》,尊薛而抑林,以為林黛玉尖酸,寶釵端重,此直被作者瞞過。己卯春,余與伯謙論此書,一言不合,遂相齟齬,幾揮老拳,而毓仙排解之,于是兩人誓不共話《紅樓夢》”[2]這樣論述也就給我們后世讀者打開了一個全新的“薛寶釵”視野,她的處世哲學和留給后世評頭論足的現實意義也就非凡了。
一、待人隨順,寬厚慷慨
楊明學先生說薛寶釵“貌似溫柔,內實虛偽,看來敦厚,實則奸險,隨時而不安分,或者說封建淑女其表,市儈主義其里”[2]。說法實為偏私,薛寶釵成長于封建大環境中,不免沾了一些世俗氣息,但其真實品質是值得我們從瑣碎事件中慢慢品讀的。
對兄弟姐妹
在第三十七回中,史湘云做東,薛寶釵深知史湘云資金有限卻又因為家庭原因無法開口,因而提議讓她哥哥從店里帶來螃蟹和酒,以史湘云的名義宴請大家,而后又對史湘云說:“我是一片真心的話……你千萬別多心我就好叫她們辦去的” [3]。她怕史湘云敏感,傷及她的自尊,以兩人的情誼為鋪墊,讓史湘云心安理得的接受她的幫助,如此這般細膩照顧怎能不招人喜歡;而在第六十七回里寶釵的哥哥薛蟠從外面游藝回來帶來不少小玩意,薛寶釵就一一分配妥當,一家不落的送去,連最不受人待見的趙姨娘母子寶釵都想到了并派人送去了。對于史湘云和其他的姐妹們,薛寶釵都不是在請求下幫助她們的,而是發現她們的難處主動提供幫助的,她用善意的方式使得自己的一片好心取得了最好的效果。
二、對賈母和香菱等不同地位的人
在第二十二回里,書中寫道:“到晚間……寶釵深知賈母年老人,喜熱鬧戲文,愛吃甜爛之食,只得點了一折<<西游記>>賈母自是歡喜”[4]。這一段話著重刻畫了薛寶釵的孝順,她置自己的喜好于不顧,在飲食和娛樂上對于年邁的賈母的照顧極盡孝順體貼。再者書中又說她讓香菱搬進大觀園和她一起住,因為她在之前看出香菱喜歡院子里的生活,故而她趁著薛蟠外出,用買來丫鬟不知底細作借口,讓香菱陪她。寶釵對此事的考慮頗為周到,為香菱在大觀園生活費心費力創造了條件,在大觀園的日子里是香菱被拐后最為快樂的一段時光。
三、遇事冷靜,當機立斷
薛寶釵為人穩妥,遇事冷靜,面對事情總是沉著應對,當機立斷,從而顯示出自我內涵。
大觀園內顯智慧
薛寶釵出身商賈之家,這種氛圍讓她形成了考量利害得失的性格,她總是以不爭不怒的態度,精細地處理著一切,王熙鳳生病了,賈府任命探春管理家中事務,王夫人一再派遣寶釵她才答應協助探春打理,然而答應了,她表面消極協助,實則積極應對,最后做出令人滿意的工作。她照顧到了每一個為此付出勞力的人也便其他人不至抱怨或暗中破壞,于是各方面都歡喜感服,作者十分精當地說她這一措置是“小惠全大體”。這樣獨到的眼光,在古今的經濟改革中都是相當獨到的。她的高情商讓她既很好的完成了協理工作,又不會喧賓奪主搶了探春的風頭,這樣的處事門道放在當今世界,薛寶釵就是一個睿智的生活技巧家了[5]。
一針見血,助寶玉脫心魔
賈薛二人在賈寶玉意識迷糊的狀態成親,寶玉得知道娶地不是林黛玉之后便昏迷,甚至到了病情垂危的地步,眾人都瞞著林黛玉的死訊,而薛寶釵卻果斷選擇說破了。她不顧眾人的埋怨依然選擇告訴賈寶玉關于林黛玉亡故的事情,致使寶玉哭暈過去,然而又明白黛玉是賈寶玉的病因,故趁勢說明使其一痛決絕,神魂歸一,庶可療治。[6]然而,薛寶釵此舉是一種決斷而殘酷的處理方式,而這種方法也收到了效果。
當機立斷,銳意進取
(一)以詩明志,積極向上
在紅樓夢第七十回里暮春柳絮飛舞,詩社就借景發起填詞,每人各拈一小調,限時做好。薛寶釵寫了這首《臨江仙·柳絮》;“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卷得均勻,蜂團疊著亂紛紛,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萬縷千絲終不改,任它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這首詩是一種對超越凡庸的理想精神境界的向往之情,故湘云特別贊其云:“好一個‘東風卷得均勻!這一句就出人之上了”。“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卷得均勻”,柳絮原本是漂泊無依,隨風飄散的東西,可是在薛寶釵的眼里一掃之前的頹廢之氣,奮然向上直逼青云,她把別人眼中摧花折柳的“東風”、足以引發愁悵的傷心地“白玉堂”,反過來看成戰勝苦難、磨練意志的機緣。
(二)不甘失敗,積極求變
選秀失敗,薛寶釵并沒有因此而失落,一蹶不振,反而積極尋求新的出路,她信奉“相夫教子”,視之人生坦途。作為貴族女子,她的任務便是嫁個門當戶對的人家,管理家庭事物,讓丈夫安心仕途延續家族的榮耀,這樣的薛寶釵幾乎可以達到無可挑剔的程度。在遭遇家庭衰落選秀失敗后她始終保存那顆慧心,處處與人為善,最終成為寶二奶奶且不說結局怎么樣,就這一路的歷程而言,薛寶釵絕對算是一個智慧的女子。不怕功虧一簣,最怕無功可潰,成功者每天都在開辟新路,固步自封,不懂進步的人,早晚都會被淘汰,只有銳意進取可以才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
“紅樓”一書中,薛寶釵這樣一個封建正統下的傳統女性,她獨善其身,積極適應社會的發展,熱情善良,幫助身邊的人渡過難關,鎮定果敢,謹慎處理每一件事,賈府家大業大,人員眾多,關系復雜,但是她以她嫻雅的舉止,端方的品格,隨分從事,溫柔守靜的性格給人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人們嘆服她睿智、得體的為人處世之道,雖然薛寶釵的性格一直備受爭議,有人認為她功利,圓滑世俗,但是她對人際關系的處理藝術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和借鑒,對現代人際關系的處理仍然有很大的啟迪作用[6]。伴隨著市場經濟的急速發展,一些不和諧的因素出現,比如人際關系淡薄、當今社會因為一些“碰瓷者”的出現而造成善良的流失和壓力過大而出現的“喪文化”現象,而這種現象正需要薛寶釵的優秀品質,比如她對史湘云、香菱的體貼、慷慨,對賈母的孝順貼心,在選秀失敗后的豁然及轉變奮斗目標,尋求新的出路等事對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有重要啟示作用。因此研究薛寶釵的文學形象具有重要意義,研究她身上以傳統文化為基礎的處世哲學和實踐經驗,對于人們更好地協調人際關系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曹雪芹,高鶚.紅樓夢[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12.
[2]王昆侖.紅樓夢人物論 [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45-54.
[3]王意如.女人 家庭 愛戀 [M].上海:文匯出版社,2012:116-118.
[4]葛鑫.薛寶釵的處世哲學[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3):6-12.
[5]周思源周.思源看紅樓[M].北京:中華書局,2006:45-98.
[6]王國維,胡適等.大師品評<紅樓夢>[C].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7:102-110.
(作者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