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秋月 丁園園
摘 要:大學生在課堂上頻繁使用手機,已經嚴重影響了教學秩序和教學質量,影響了原本和諧的師生關系。為此,我們通過本次對大學生上課玩手機的調查,一方面,了解大學生目前對手機嚴重依賴的原因,另一方面,通過分析和研究盡早找出解決的方法,為大學生自身發展和學校教學活動的正常發展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
關鍵詞:手機應用;課堂;轉變;教學
Abstract:The frequent use of mobile phones by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teaching order and teaching quality,and has affected the original harmoniou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To this end,we use this survey of college students to play mobile phones on the one hand,on the one hand,to understand the reasons why college students are currently heavily dependent on mobile phones,on the other hand,through analysis and research to find out the solution as soon as possible,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school teaching 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activities provides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Key words:mobile phone application,classroom change,teaching
一、項目背景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機已成為大學生的生活必需品。大學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都相對寬松,學生在自我約束和控制方面的能力欠缺,沒有明確的目標取向,對手機的依賴程度呈上升趨勢,不僅影響自身的成長與發展,而且嚴重影響了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
二、手機使用現狀
1.大學生使用手機的時間和空間
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對大學生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57%的大學生每天使用手機時間在5小時以上,每天使用時間在3—5小時的占28%,而每天使用不足一小時的僅占5%。大學生使用手機主要集中在課堂上、寢室里、自習室以及食堂。
2.大學生上課玩手機的原因
(1)個人主觀原因:大學生的自控力不夠,玩手機已成為習慣。
(2)生活條件影響:生活水平提升,受快餐文化和網絡文化的熏陶影響。
(3)學習環境影響:學生多、座位不固定、師生間零互動。
(4)教師方面影響:教師上課枯燥乏味,較無吸引力,缺少與學生的課堂互動。
三、大學生對手機的態度
(一)持有手機的態度
幾乎所有大學生都擁有手機。手機功能越來越豐富,大學生利用手機進行各項活動。
(二)使用手機的態度
大學生認為手機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利有弊。
利:方便聯系,提供更廣闊的社交平臺;提供更多的學習和信息獲取;提供更多的娛樂方式。
弊:影響學習;人與人之間缺乏溝通。
(三)老師對課堂內學生玩手機的態度
老師認為學生上課玩手機比較普遍,杜絕學生上學帶手機并不實際。但老師還是希望減少甚至杜絕大學生上課玩手機現象。
四、手機應該如何有效地使用
(一)手機的使用目的
1.保持聯系、傳遞信息。
2.人際交往互動。
3.查找資料。
4.娛樂、放松。
(二)正確使用手機的方法
1.合理安排手機使用的時間。
2.增強自制力,避免上課玩手機。
3.正確利用手機功能進行學習,適當娛樂。
4.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正確對待碎片化信息。
五、使用手機對大學生的利弊
(一)有利影響
1.有利于大學生進行人際交往活動。
2.提供了多種學習途徑與信息獲取渠道。
3.豐富業余生活,滿足娛樂需求。
(二)不利影響
1.不利于優良學風和良好的學習氛圍的形成。
2.導致作弊現象。
3.沉迷手機,缺少交流。
(三)生理影響
手機具有輻射,長時間凝視手機會導致學生視力下降,對眼睛造成不良影響。長時間保持同一個動作,身體缺乏鍛煉,處于亞健康狀態,會造成頸椎問題。
六、手機在大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轉變過程中的問題
(一)老師的教學方法
大學老師多使用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偶爾輔以討論交流,導致了不少學生覺得教師講課過于枯燥、課堂內容聽不懂等問題。
(二)大學生的自控能力
大學生脫離了父母和老師的管制,擁有完全的自由,大部分自控能力不足。
七、手機應用轉變的解決方法
(一)手機應用于教學
1.合理運用手機信息存儲、傳播、瀏覽功能
教師通過手機向學生推送教學資源;學生通過手機訪問相關教學資源,完成特定的課程活動;在教學活動中,使用手機記錄課堂學習和自主學習的過程和內容。
2.手機各項功能合理融入教學
教師通過手機進行點名、提問,在課堂教學中利用手機搜索相關內容輔助教學。學生上網搜索老師提出問題的答案,再結合自己思考,使課堂思維更加開闊。
(二)轉變教學方法,增加學生自主學習時間
1.設計相關教學系統
教師增加學生自主學習時間,通過相關教學學習系統,讓學生自主學習,提升學習能力。
2.有趣的課程學習游戲
教師在課堂上設計有趣的學習游戲,增加課堂學習的趣味性,通過游戲進行學習。
八、手機應用轉變正面案例:運用手機客戶端進行課堂教學輔助
許多高校老師將手機的功能運用到課堂上,不僅使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還提高了學生的聽課效率。
(一)案例一:浙師大教育技術系主任黃立新教授在課堂上充分發揮智能手機的作用。
1.手機運用于課堂應答互動
學生安裝一個指定的客戶端——老師定向發送教學問題——學生將答案發送到指定網站——學生的應答狀況第一時間呈現在與電腦相連的教室大屏幕上。
2.手機教學軟件輔助課堂教學
學生手機安裝相關的教學軟件——老師通過軟件點播課件,瀏覽展現學生完成的課堂作業、解題和制作模型情況。
(二)案例二:浙江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專門研發了一款名為“手機課堂”的APP輔助課堂教學。
1.手機軟件應用于課堂簽到、評價
上課前,老師點擊“開始上課”圖標——學生手機實時出現簽到界面——同學們將自己在教室的畫面拍下來,上傳——完成簽到。
下課后,老師點擊“上課結束”的圖標——學生手機出現“隨堂評教”,對老師課堂教學進行評價——老師看到學生的評價分數,了解課堂的教學情況——教師針對評分較低的項目加以改進、提升。
2.手機軟件應用于考試
老師運用手機在課堂上開展隨堂測試——成績計入學生的期末總成績。
參考文獻
[1]]吳旻瑜,劉歡,任友群.“互聯網+”校園:高校智慧校園建設的新階段[J].遠程教育雜志.2015(04):8-13
[2]朱卉娟.在信息化海洋中把握航向——再談信息技術在高中政治課堂中的運用[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6(2):91-92
[3]姜奇平.手機未來2-3年發展趨勢[J].互聯網周刊.2011(18)
[4]李宗恒,李儉偉.主要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發展現狀及前景展望[J].移動通信.2010(Z1)
[5]張先艷.智能手機在教育教學中的巧妙應用.發明與創新教育信息化.2014(11)
[6]鐘新輝.合理使用智能手機,打造高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0)
(作者單位:寧波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