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人們對于生活的環境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生態型園林在這種需求下應運而生,其作為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要的一部分,已經是建設生態城市的過程中的關鍵一環。生態園林工程的建設過程中,主要以建筑物、植物、山石和水源為基礎,它應用現代化的建筑手段,將生態工程和園林設計進行科學地融合。文章以園林的設計和植物的配置為主進行分析。
關鍵詞:生態園林;園林景觀;景觀設計;植物配置
引言
新時代的人民群眾,對于城市環境的要求隨著城市的進步也逐漸提高,而居民的需求促進了城市建設中逐漸重視生態環境的發展。生態園林的功能性主要體現在它的觀賞性與藝術性,不但給城市居民們提供了一個休閑娛樂的好去處,而且還改善了城市的環境,滿足了人民的生活需求,促進了城市生態文明建設。
一、生態型園林景觀設計的原則
(一)統一性
在對生態園林進行設計的時候,首先要遵循其統一性的原則,要把握好線條、色彩、比例和質地等方面的差異性,要使它們具有多種多樣的呈現方式,同時還要保證這些要素之間的相似性,看起來具有一種整體統一的感覺。只有這樣既有差異性又有統一性,才能讓整個景觀環境看起來既統一又生動[1]。如果差異性過大,在設計中添加過多的變化,那么整體看起來就會顯得繁雜,失去了美感。如果相似性過多,那么就會看起來沒有新意,過于單一平淡。所以,在設計的過程中,要在差異中求統一,統一中又有差異,要注意把握變與不變之間的度,實現各個景觀之間的協調。
(二)美觀性
顧名思義,這個原則就是要求園林具有最基本的觀賞效果,符合人民群眾的審美,給人以美的享受。在工作之余,通過觀賞園林中的景色,能夠緩解視覺疲勞,園林的設計要展現出植物群的美觀之處,使其具有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所以,在選擇園林中植物的時候,要熟悉每一個植物的特性,比如它的造景功能、觀賞效果等,要從整體出發,合理對植物群落進行配置。要從人民群眾的觀賞需求出發,與美學原理相互結合,實施園林的設計。此外,還要注意植物季節變化的特性,使得園中的植物在其成長周期里可以更具美感。
(三)因地制宜
在對生態園林進行設計的時候,要做到因地制宜,以城市的實際條件、地域特性以及氣候特征等方面為基礎進行設計。只有從實際出發,才能真正做到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建造出深受居民喜愛和歡迎的生態園林,促進城市的生態發展。
(四)經濟性
生態園林是為了給城市居民提供一個休閑的環境,是具有生態保護意義的建設,其建造不能對環境資源造成過度開發和破壞,也不必追求豪華,不然就失去了其生態保護的初衷[2]。所以在設計的過程中,應當遵循經濟型的原則,用最少的投入打造最好的視覺效果,而且要使用環保材料,保護城市環境,推動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二、生態型園林植物的配置方式
(一)觀花和觀葉植物有效結合
對生態園林中的植物進行配置的時候,要注意植物群落的色彩搭配,合理運用植物之間的顏色的反差可以設計出良好的視覺效果[3]。比如,把葉子顏色鮮艷漂亮而且多變的植物和觀花植物設置在一起,能夠延長它的觀賞期限。另外,還可以把觀葉樹種放置在比較明顯的地方作為主要景觀,也會獲得不一樣的景觀效果。具有多變性的植物比如紅楓樹,其葉色紫紅,還有銀杏樹,在秋天的時候會變成金黃色;還有對常綠樹要有顏色的搭配。樹葉顏色是淡綠色的柳樹,淺綠色樹葉的梧桐樹、暗綠色的云杉等等進行深淺搭配,都會十分美觀。
(二)層次分明
為了增強生態園林景觀的多樣性,使其看起來不單一平淡,還可以在園中配置一些花花草草和喬木之類的植物,各不相同的樣式和顏色,將這些植物群落進行多層次的構建,使其更具層次性和觀賞性。比如高度為一米的黃楊樹、高度為三米的紅葉李和五米高的檜柏、十米高的楓樹配置在一起,按照從低到高的順序將其分成四層進行排列,植物的顏色也由綠色到紅色再到黃色等不同的顏色搭配,而且花期不同的設計,還能夠延長植物的觀賞期限。
(三)配置植物應注意其季節性
避免了植物配置的單調性,還需要注意園中植物的季節性,要保證生態園林一年四季都要有不一樣的景觀環境。不同季節的景觀效果,可以讓人們感受到不一樣的風光,體會到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在植物配置的時候,要有春意盎然春季、綠樹成蔭的夏季、葉色多變的秋季和銀裝素裹的冬季,讓群眾們可以在園林中體會到自然的力量[4]。按照季節的不同可以選擇早春開花的桃花、迎春花等;晚春的玫瑰花與薔薇;初夏時節的木槿、秋季的銀杏和冬季的油松等植物。根據植物的季節變化的特性,給人帶來美的體驗。
(四)巧妙利用草本花卉
在建設生態園林的時候,在木本花卉不能滿足美學效果的時候,就可以選取草本花卉來彌補。比如園中設置了木繡球,就可以選取美人蕉來進行搭配;櫻花樹則選擇萬壽菊等等。
三、結束語
生態園林景觀不是將很多植物隨便堆砌在一起所構造的,而且要遵循美學原理,是藝術與生態環境相互融合的產物,是園林藝術的創新和進步。城市建設中,要樹立正確的環境保護意識,利用生態園林,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促進城市的循環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璞,張慶睿.生態型園林景觀設計與植物配置的分析探究[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7(1):00195-00195.
[2]房曼.淺談生態型園林景觀設計與植物配置分析[J].工業,2016(11):00140-00140.
[3]藍穎.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與植物配置分析[J].自然科學:文摘版,2016(5):00143-00143.
[4]吳成青.園林景觀設計中植物配置的應用解析[J].裝飾裝修天地,2017(18).
作者簡介
李佳蓉,1987,女,漢族山西平遙,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 藝術設計
(作者單位:平遙現代工程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