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魯峰 張迪 劉衛聰
摘 要: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嚴重的環境問題,為了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需要加強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目前,在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因此相關工作人員應該深入研究這些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解決。本文分析了環保新形勢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面臨的挑戰,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新形勢;環境影響評價;挑戰;建議
文獻標識碼:D922 中圖分類號:A
引言
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是我國現行法律中針對環境保護而制定的制度之一,也是對環境進行監督和管理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我國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尚未完善,導致我國的環境問題得不到根本上的解決,所以要盡快找出制度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不足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讓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發揮它的最大效應,緩解人類活動給自然環境帶來的壓力。
1有關環境影響評價的基本概述
顧名思義,環境評價就是指人們運用一定的技術和工具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在實施過程中或者實施后可能會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一定的分析、預測和評估,從而找到出現的環境問題,然后根據具體的環境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和措施來解決它。環境評價不是隨隨便便來進行的,它也有一定的步驟要遵守,首先就對要懂得識別和評估可能影響環境問題的項目,只有找出問題才能解決問題;其次,對項目中的各種替代原來的方案、管理技術以及措施等等進行比較;然后注意寫出完整的調查報告書,這樣才能對它進行更好地了解和分析,從而找到解決辦法;最后,要帶動公眾主動參與,嚴格執行,得出清晰的結論和解決措施。
2環保新形勢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面臨的挑戰
2.1費用競爭影響環評工作
在實際工作中,為了獲得消費者的信任,一些環評機構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降低了環評工作的價值,并且忽略了數據的表述,進而影響了環評工作的真實性及準確性。在環評行業中還存在著一些不正當競爭的行為,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一些環評機構或公司無視行業規則,壓低價格,減少必要工作環節,嚴重影響了環評工作質量,進而影響了環評行業的發展。
2.2法律責任的不健全
雖然《環境保護管理條例》有相關規定,但是對于建設單位和環境評價單位的評估結果應承擔的義務和責任并沒有全面而細致的規定,針對環保部門的審批和監督管理沒有確切的規定。《環境影響評價法》對于部分編制、建設單位,環保部門及審批部門有責任劃分,但是其中并沒有提及決策者責任。項目決策者在一個項目中起到決定性作用,如果沒有對其行為進行法律約束和責任追究的話,會導致在實際的制度實行過程中,環境影響評價單位對于環評結果無論好壞都對該項目產生不了任何影響,降低環境影響評價結果的可信度,大大打擊了企業的社會責任心,使得評價單位很難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相對應的規定。故此,環境影響評價制度要明確規定相關單位的每個不同階級人員的法律責任,通過詳盡的規定,才能達到我們所預期的效果,讓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不止是形式上的規定,更是能落到實處,責任到人。
2.3環境評價滯后性
影響環評工作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環評的滯后性,其主要體現在項目建設完成之后才會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為了降低建設過程中對環境的不良影響,環評工作應該在大型工程項目建設前期開始進行。但是在實際工作當中,環評工作是以服務費收取時間為準,假如環評結構資金不到位或者資金較少,將嚴重影響環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引發環評滯后的問題,導致環評工作不能充分發揮自身作用。
2.4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缺乏嚴格的科學體系
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不僅僅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作,并且它也是一項時間跨度比較大的工作。在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有許多個步驟要去執行,每個步驟之間都有緊密的聯系,不僅如此,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還涉及許多個部門之間的相互聯系,需要每個部門密切的合作和配合去執行好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的每一個步驟,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有效性和準確性。所以在如此復雜的情況下嚴格的科學體系就有著很大的重要性,但是就我們現在的情況而言在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依然缺乏嚴格的科學體系,這對我國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障礙。
3環保新形勢下提升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效果的建議
3.1嚴格管理環評結構
相較于一些發達國家,我國環評工作起步比較晚,因此我們需要學習其他國家的先進經驗,提高我國環評工作質量。然而我國環評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為了規范我國的環評工作,我們應該創新管理制度,依據地區的實際情況改革環評內容。此外,各地區主管部門應該制定有針對性的環評標準,制定公平、公正、公開的管理制度,針對一些工作不認真、弄虛作假的環評機構及企業需要給予取消資格的懲罰;針對環評內容不夠完善、環評方法不科學的環評機構及公司則需要降低其資質;針對一些沒有相關資質的環評機構及公司,需要堅決取締,保證環評行業的專業性、正規性。
3.2在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注重帶動公眾的參與度
眾所周知,人民的力量是巨大的,國家是人民的國家,在各行各業中都要以人民的利益為根本利益,才能更好地促進該行業的發展。特別是環境影響評價這種與人民的利益有著直接關系的事業。在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現在依然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問題,比如執行力度不夠,監管力度不強以及人們的積極性不高等等。所以,在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我們就一定要帶動公眾的參與度,讓公眾也參與到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來,因為不同階層不同地方的人們對環境問題的看法也不同。只有讓大家都參與進來我們才有可能更加全面的了解到我國的環境問題,這樣也有利于增加我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透明度和公開度,才能更好地促進我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進行。
3.3完善法律責任制度和監督機制
環境影響評價是項目可行性分析的前提和基礎,能夠為決策者提供較為詳細的執行依據,保障項目能夠在建設過程中符合國家規定的可持續發展戰略。項目應該切實按照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規定來實施,通過審批部門的審批之后再開工,未經審批的項目率先實行的話會對環境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壞,同樣也會給人們帶來不便和威脅。《環境影響評價法》是通過行政處罰的手段來追究違規行為的法律責任,其中包含審批和編制單位,但是沒有對決策者監督缺失進行處罰規定,也缺少了對決策者明確的法律責任,這不利于相關部門積極主動地履行職責。環評法雖然對編制單位以及建設單位的違法行為提出了相關的規定,不過對于法律責任,環評法還不夠成熟,需要不斷地完善。
3.4使環評內容更加靈活
由于我國各個地區的實際情況不同,環評制度的落實情況也不相同。因而,我們需要確保環評內容的靈活性,從而確保環評制定的實用性。環評機構或企業應該遵守環評制度,充分落實環評工作制度,提升環評質量。環評機構或企業在開展環評工作的時候,應該依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及標準進行環評工作,假如環評內容不適用于本地區,可以進行修改,使環評工作可以滿足審核部門的要求。
結束語
總而言之,我國環境問題日益嚴峻,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我們需要重視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因此相關工作人員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質量,改善區域環境質量,促進我國經濟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徐蕾.環保新形勢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存在的挑戰及建議[J].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6,26(01):7-10.
[2]易芳,楊林鋒,葉竹蘭,萬芬.環境影響評價在中國環境管理中的作用及局限性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5,40(03):1-4.
[3]耿海清.中國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的現狀、問題及展望[J].環境科學與管理,2008(11):1-3+25.
[4]李水生.論環境影響后評價制度的立法完善[J].環境保護,2008(06):56-58.
[5]李艷芳.關于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建設的思考[J].南京社會科學,2000(07):72-77.
(作者單位:1山東康凱環境檢測有限公司;
2山東國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