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暉
摘 要:裝配式建筑施工具有成本低、工期短、節能性強等特點,也是當前諸多建筑工程建設的主選方案。但是,在裝配式建筑施工中,也容易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響,造成裝配式建筑出現質量問題,干擾建筑后續的安全和功能,亟需改進。基于此,本文研究分析裝配式建筑的施工管理,分析問題,提出改進措施,詳細內容如下。
關鍵詞:裝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影響因素;對策
1裝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響因素
1.1構配件影響因素
對于預制裝配式建設項目,在建設中會涉及不同類型的構件,同時這些構件的質量也嚴重影響著工程建設的整體質量。在預制建筑結構的管理中,最常用的構件有剪力墻,樓梯,樓板等構配件等,通常此類構件的生產,都是由一些特定的企業進行生產。結合目前我國裝配式構件的生產現狀來看,裝配式構件制造廠的規模相對有限,制作構件的技術比較落后,造成市場上很多構件的質量不符合工程建設的要求。除此之外,構件制造企業通常工程建設的地方比較遠,為了將零部件運送到項目現場,需要采用特殊車輛進行運輸,并且在運輸過程中還需要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避免構件在運輸過程中被破壞或者損害,當裝配式構件運到現場后,必須有相關的專業人員對構件進行妥善的保管和維護,防止人為和外界環境等因素損害構件,避免不利的原因影響設計質量。在預制構件出廠過程中,需要對構件進行一系列的檢測和試驗,避免不合格的預制構件使用在工程建設中,另外合格的構件在進場之后沒有得到相應的維護和保養,也會導致工程出現質量問題,從而也會給建筑公司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
1.2市場環境因素
目前盡管政府大力推行裝配式建筑,但由于該產業涉及到開發企業、設計、預制構件廠、運輸以及施工等單位,各方之間缺乏有效的資源共享平臺,各參與主體協同作業程度低;由于裝配式建筑建造前期的一次性投入普遍較傳統建筑高,生產企業需要大量的資金進行研究開發、流水線建設,另外建筑工業化產品的高達 17%的增值稅,使各參與方的積極性不夠。
1.3管理人員意識不強
由于裝配式工程項目的特殊性特點,對施工管理人員的要求和技術提出了非常嚴格的要求,但是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來看,許多施工管理人員對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并沒有進行理解,在實際工作中仍然使用舊的建筑管理方法。與預制建筑項目在管理模式或施工技術上存在較大差異。所以施工管理人員如果沒有第一時間采用新型的管理方法,將會影響工程建設的質量和建設速度。另外,施工管理人員如果及時不更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控制方法,將會嚴重影響裝配式建筑工程的實時效果,同時阻礙了我國建筑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2 我國的應用研究
在 20 世紀 60 年代,我國針對裝配式建筑的應用研究構造才開始進行,其中廣泛應用的屬于預制屋面板、吊車梁、大板建筑、預制空心樓板以及預制屋面梁,然而我國的裝配型建筑技術較為滯后,預制構件的整體性比較差,承載能力比較低,延性較差且構件跨度很小,因為以上在功能以及物理性能方面的局限性,直至 90 年代的中期,全現澆混凝土建筑體系不斷發展后逐步代替預制裝配型混凝土建筑。之后十年的經濟發展,預制裝配型施工技術以及管理水平得到增強,勞動力的成本不斷增長,加上預制構件加工的質量以及精度不斷提升,預制裝配型建筑的應用得以再次得到發展,加上國家也有相關政策支持,發展較為迅速。現今我國很多知名建筑企業,如上海萬科以及南通建工所開發的很多項目都采取預制裝配型建筑,已經有非常不錯的實踐價值。
3 裝配式建筑發展對策研究
3.1政策經濟激勵
要想大力推動裝配式建筑的發展,要從國家到地方層層推出政策約束和經濟激勵的方針政策。國家要出臺建筑行業法規規范,通過法律約束,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各級地方政府部門要做好規劃,通過一定的政府調控,經濟扶持的方式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在行政審批方面可以減少審批流程,對于構配件生產建廠給予一定地優惠、生產工人免費培訓等財政補貼、對于科研技術方面采用科技創新獎勵等優惠政策,并進行有效的監督,促進裝配式建筑的發展。
3.2注重對構件的管控
鑒于裝配式建筑對構配件的質量要求較高。故此,本工程為避免構配件出現問題,嚴格控制構配件的質量。本工程把控構配件的源頭,注重對制造商的選擇,確保制造商具有相應的資質,并能夠嚴格遵循構配件的設計進行生產。而且,制造商的信譽和構件均良好。從而避免不合格的構件。本工程還對構配件的運輸過程中進行控制,注意對運輸距離、運輸車輛的控制,并且在運輸過程中,強化對構配件的保護,減少運輸途中的損壞。在構件進入到施工現場前,展開對構件的檢測,確認符合質量標準。此外,本工程加強對構件的倉儲管理,存儲中,注意環境對構件的影響,做好防護工作,定期進行損壞排查。
3.3加強產業管理
針對裝配式建筑其發展配套產業鏈不完善的制約因素,需加強產業管理。裝配式建筑涉及開發商、設計、生產、運輸、施工等環節,要求建筑構件的標準化設計與現場裝配施工技術的協調配合,各環節之間需具備密切協作能力,提高裝配式建筑不同階段的技術和管理水平,例如在設計階段確定合理的預制率,優化深化設計流程,提高構件的重復率;合理安排運輸路線,確定合理的安裝路徑和程序,加強施工管理,均能促進裝配式建筑的發展。
3.4技術推進
技術推進首先應鼓勵技術研發和創新,確保適用、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研發裝配式構件連接節點的防裂、防滲技術,研究預制外墻、保溫、外飾面磚一體化預制技術,推廣適合預制裝配的新能源技術,生態環境保障技術,大型預制構件的運輸技術等;針對裝配式建筑抗震性能不夠的缺點,要加強各類型裝配式建筑的建筑節點以及整體抗震性能的研究,且及時依據最新且成熟的裝配式建筑抗震性能研究成果,對現有結構體系的設計規范及設計條文應及時修訂和更新;根據不同的建筑結構體系,完善部品部件的設計、生產和施工工藝標準,編制通用技術指南和標準圖集、促進預制部品部件的模數協調和集成。
3.5強化人員培訓
人員因素對裝配式建筑施工的影響加大,需要從多個角度入手,強化人員的素質水平。培訓中,選用分層培訓的方式,針對不同工作崗位的人員給予不同的培訓方案。對于施工人員,主要從施工過程入手,增強施工人員對裝配式技術的了解,加強施工人員對構件的熟悉程度,保障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能夠正確使用,并嚴格遵循施工規范,避免由施工人員所致失誤所致的安全問題。還需要注意技術交底的全面性,進一步增強施工人員對施工的了解程度。對于管理人員,需要注意對管理人員的管理意識和管理方法的優化,由于裝配式建筑屬于相對新的技術種類,部分管理人員對裝配式建筑的施工管理流程不夠熟悉,容易造成粗放式管理存在,不利于裝配式建筑的施工管理。故此,應加強對裝配式建筑施工的培訓,增強對施工的了解程度。
結語
總的來說,在預制構件施工中,預制構件的質量管理是建設中最主要的環節。基于此,相關人員必須不斷地對其進行研究,總結經驗,全面掌握裝配式建筑內涵,積極推進裝配式工程項目的有序開展。
參考文獻
[1]余登,陶忠,姜玲,陳偉.我國裝配式建筑發展現況探討[J].價值工程,2018,37(11):233-234.
[2]張亞帥.淺談裝配式建筑的現狀及其發展前景[J].建材與裝飾,2018(12):175.
[3]馬紅云.裝配式建筑施工質量控制探析[J].建材與裝飾,2018(11):34.
(作者單位:句容碧桂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