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新國
摘 要:誠信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的傳統美德,也是公證制度在實施過程中的重要依托。當前我國公證誠信制度中存在一些不足:法律制度不夠完善健全,法律制度實施監管力度不足,公證人員專業化素養有待提升。為此,我們要大力推動公證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加強對公證誠信制度的監管,逐步提升公證人員專業化素養。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公證法律制度;完善;我國;公證;誠信制度
近年來,在國家的大力推動及倡導下,公民法律意識不斷加強,法律體系不斷完善。作為信用保障法律保障的公證法律制度,其核心內容是誠信,完善的公證誠信法律制度對我國國民經濟、社會及民事活動具有重要的推動和保障作用。
一、誠信與公證制度的內在關聯
1.公證制度是誠信的保障
公證制度的產生就是為了應對社會中經常出現的一些欺詐行為和違法操作,作為一種重要的法律工具,其存在的作用和意義就是為了維護社會公平,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公證機構是重要的公證平臺,其職責就是要體現出業務辦理時的公信力,要依法平整公證的辦理每一項業務,這些都是為了將誠信制度充分體現出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這個社會層面精神文明的不斷提升,公證制度會越來越普遍,相應的法律法規建設也會越來越健全,而這些都是為了充分保障公民的各種合法權益,體現出整個社會的誠信制度。
2.誠信是公證制度的本質
誠信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的傳統美德,也是公證制度在實施過程中的重要依托。隨著我國法律法規制度的不斷完善與健全,誠信的價值越來越明顯的展現出來。在一個文明有序的社會環境中,人和人之間相處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樹立基本的誠信理念,這一點在公證工作的展開中也不例外。公證制度如果脫離了誠信,那些任何工作都不再具備實質性的意義。公證制度的建立就是要充分基于誠信來展開各項工作,把握公平公正、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這樣才能夠體現出公證制度的公信力。
二、當前我國公證誠信制度中存在的不足
1.法律制度不夠完善健全
從目前我國公證制度的實施狀況來看,其中仍然存在一些典型問題,首先需要引起重視的一點就是現有的法律制度還不夠完善與健全。無論是公證工作展開的具體流程,還是公證環節中每一項操作的法律依據,這些都是建立在完善健全的法律制度之上才能夠展開與實施的具體工作。然而,目前我們還是會經常看到各種公證事務在辦理時的糾紛,還是會看到一些公證失實的報道。這些問題產生的根源都是由于現有法律法規制度不夠完善健全造成的,因此,必須在這一點上做出革新。
2.法律制度實施監管力度不足
隨著我國精神文明建設步伐的加快,近年來關于公證制度的法律法規在慢慢完善,但是,僅僅有規章條文時不夠的,想要讓這些法律制度落到實處,對于法律法規實施進行充分有力的監管很重要,但是目前這一點在我國現有的環境下還沒有完全做到。仍然會看到很多違規甚至違法的操作,由于受到利益驅使或者其他原因,時常會發生公證時的暗香操作,藐視法律制度,破壞相關法律法規的公信力。對于這樣的違規違法行為如果不能進行有效監管,各項已經產生的法律法規的效用還是難以發揮。
3.公證人員專業化素養有待提升
公證工作是一項專業化程度很高,需要很多背景知識和專業能力作為依托展開的工作內容。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國公證人員的專業素養和職業操守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這一點應當引起更多重視。公證人員收受賄賂的情況還是會經常發生,這不僅是一種非常嚴重的違規操作,甚至是對于法律的蔑視。如果公證人員的專業化水平和職業素養難以得到提升,很多實際工作展開的質量和效率都會直接受到影響。
三、公證法律制度下提升我國公證誠信制度的策略
1.推動公證質量保障體系建設
首先,規范證據收集方法。證據收集,指的是公證事件在受理期間,雙方當事人提供的基本證據,這是提高公證證明法律效能的重要因素。公證前,應該確保證據的準確性,確保公證結果的公信力。一旦證據采集不規范,會影響公證結果的公平性;相反則能激發公證人員的積極性,提高證據收集的準確性,充分發揮出誠信的作用。同時,實行責任追究制度。在公證質量上實行責任追究制度,能降低公證風險,提高公證質量。公證人員在工作開展時,首先要具備完善的誠信制度,按照程序規范開展公證工作,完善責任認定。實踐證實,在公證過程中落實責任制度,不僅能提高誠信公證程序的科學性,還能增強公證人員的責任心。最后,落實公告公示制度。公告告示制度的應用對象,是已經查清事實的問題,向社會公開公證過程和結果,有利于發揮人民群眾的監督作用。公證工作中,只有重視并利用公證誠信制度,才能提高公證工作的質量。
2.加強對公證誠信制度的監管
加強對于公證誠信制度的監管很重要,這是提升公證制度實施效力的重要方法。國家除了要推動和公證制度相關的法律法規建設外,也要加強對于制度落實的監管程度。對于各種違規違法操作一定要嚴懲,產生以儆效尤的效果。同時,可以建立專門的針對公證制度落實的監管部門,要深入考察公證機構在各項作業操作上的方法流程,考察其是否有違規違法操作,一旦發現必須嚴懲,充分體現公證制度的誠信力。此外,要在整個社會做更多積極宣導,形成良好的整體社會氛圍,更新人們的觀念,這些都有實際的實施效果。
3.提升公證人員專業化素養
提升公證人員的專業化素養和職業道德水平也很重要,這同樣是體現出公證制度的法律效力,提升公證制度的實施效果的方法。一方面,對于公證人員在選拔上可以相應提升門檻,將那些真正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優秀的職業素養的人員吸納到團隊中。另一方面,可以強化對于人員的培訓和再教育工作,加強各方面的學習,提升工作人員的整體職業素養。最后,對于公證人員的違規違法操作,一旦發現一定要嚴懲,在機構內形成好的整體文化氛圍,促進公證誠信制度的良好建立,這樣才能夠真正提升公證工作的社會公信力。
總之,在法律信用的保障下,公證制度中的誠信逐步成為了公證制度中最大的價值和特點所在,而公證誠信也是保證國內各種各樣的民事活動合法的、公正的、有力的保障。公證制度作用的發揮也是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之上的,因此,作為社會體系中的重要環節,對于公證制度的建設需要不斷完善和改進,最終建立其以誠信為基礎,發揮公證行業的主動作用,最終成為人民群眾信賴的穩定行業。
參考文獻
[1] 李英武.從完善公證法律制度談我國公證誠信制度的構筑[J].法制與經濟.2015(19)
[2] 呂海霞.基于公證法律制度下對完善我國公證誠信制度的探討[J].法制與社會.2014(27)
[3] 余國鋒.從完善公證法律制度談我國公證誠信制度的構筑[J].法制與社會.2014(04)
[4] 苑冬梅.探索構建中國公證誠信制度[J].中國公證.2013(04)
[5] 王霄霞.基于公證法律制度下對完善我國公證誠信制度的探討[J].法制博覽.2015(11)
[6] 孫東風.維護公證公信力[J].法律與生活.2003(10)
[7] 張艷.公證法律制度對市場經濟信用的保障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2(36)
[8] 丁文聯.在構建良好法律生態的過程中發展和創新公證事業[J].中國公證.2017(11)
(作者單位:江蘇省濱海縣公證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