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飛強 河南省洛陽經濟學校
在當前信息時代,多媒體網絡迅速滲透到各個領域,尤其是進入新世紀后,信息技術發展極快,對社會各層面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教育質量與時代科技水平密不可分,早在20世紀80年代,多媒體網絡技術就在教育中得到應用,經過多年發展,已延伸至教育,且作用日益突出,如何利用多媒體網絡提高教學水平成了高等教育改革要解決的重點問題。大量實踐教學和理論研究表明,多媒體網絡的應用,帶動了教學觀念、思想意識、方法手段的整體改變,在激發興趣、拓展視野、培養自主能力等方面頗具優勢。計算機作為基礎課程之一,如何在教學中應用多媒體網絡值得考慮。
多媒體Multimedia,從字面上理解,就是由多個媒體組合而成,在計算機中,由兩種以上或多種媒體結合在一起,能夠實現人與計算機之間進行信息交流和數據傳輸的媒體。多媒體技術,是指將靜態的文字、圖形、圖片,以及動態的圖像、視頻、動畫等信息,通過計算機的分析、處理,使得這些靜態的、動態的信息能夠結合在一起,使人能與各種信息進行互動、交流、共享的技術。簡單來說,它就是集各種媒介信息于一體并能通過各種媒體對各種信息進行處理的技術。目前,多媒體技術已經在現代教學中廣泛應用,將其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結合,廣泛運用中教學的全過程之中。
多媒體在計算機專業教學中的應用是素質教育的具體體現。由于多媒體技術具有很多的優點,其可以把信息技術與文字、圖片、動畫、視頻等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從而完成一系列的交互式操作。結合目前多媒體在計算機專業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得出以下幾個特點。
目前很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而且在學習中非常容易出現疲倦的現象。如果還是利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很難掌握相關的知識點。因此必須要改變教學的方法,這也是順應素質教育的潮流。多媒體教學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把知識點變得形象化,從而能夠把學生吸引到課堂中來,這種教學方式也能夠不斷地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的表達和溝通能力,不斷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計算機專業的知識是比較乏味的,學生在課堂上也感覺非常枯燥,尤其是計算機的一些理論知識和相關的編程內容。再加上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不強,這樣學生就很難學到應用的知識。多媒體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把計算機的一些枯燥無味的知識形象化,把圖片、視頻、文字融合在一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時代的改變,傳統的計算機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人才培養的要求,由于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這種教學缺乏創新,學生也會經常開小差,無法進入學習的狀態。把多媒體教學應用到計算機教學的課堂中可以實現更多的教學模式,可以通過視頻、課件、網絡等方式去制作相關的資源,然后在課堂上通過展示的方式給學生講授一些知識點,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大大提高。目前常見的多媒體教學模式有:多媒體課件、電子教室、網絡教學、網絡課程等等。
在實際的調查中發現很多教師無視多媒體的存在,同時也忽視了多媒體的價值,依然利用一些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這些大多數體現在年紀較大的教師身上,他們消極地使用多媒體不但會造成資源的浪費,還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降低;還有很多教師過分利用多媒體,把多媒體教學無限夸大。雖然多媒體能夠提高學習和教學的效果,但是其只能算一個輔助的工具,因此教師必須正確地認識多媒體在教學中的地位。
多媒體教學的優點很多,但是如何能夠在教學中有效地利用多媒體已經是目前面臨的一大問題,隨著教育市場的競爭不斷加劇,很多高科技的產品不斷呈現,學校必須要引進一些高科技的設備才能滿足教學的需求。目前很多學校都是想方設法地去完善各種硬件設施,尤其是最近幾年,一些硬件設施已經無法匹配一些高科技的軟件,以至于很多高校的多媒體教學還是相對落后,因此要把多媒體軟件和硬件匹配起來,這樣才能完美地把多媒體課件呈現給學生,才能讓學生更加熱愛這門課程。目前存在的情況是很多院校的軟件相對落后,多媒體教學資源重復建設問題突出,很多內容還是比較陳舊,沒有自己的特色,這樣也會導致教學的效果不理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
多媒體在計算機專業的教學中的應用是一種創新的舉措,同時也是素質教育的體現,很多教師過分地依賴多媒體教學而忽視了傳統教學中的一些價值,這樣就會造成很多年輕教師在上課時過分依賴多媒體,照本宣科。這樣不但不能體現多媒體的價值,反而使得多媒體教學起到了反作用。甚至有些教師根本沒有花費時間去制作多媒體,而是從網上下載相關的內容經過簡單地修改就開始使用,這樣不僅學生不感興趣,教師都不知道自己在講什么內容。因此在多媒體制作上一定要花費時間,這樣教師制作出的多媒體課件才能符合自己的教學理念,才能把所要講授的內容和知識點全部呈現給學生。過分地依賴多媒體不但不能提高教學的效果,反而會影響師生之間的關系。
一是要樹立正確的多媒體技術的認識體系觀念,在充分認識到多媒體技術優勢的同時也要對多媒體技術有一個清晰的定位,多媒體技術屬于教學的輔助工具,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應該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多媒體工具。比如:(1)在計算機基礎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教師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選擇;(2)教師要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實現教學信息化發展并不代表教師要圍繞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而是要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觀念,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3)形成教學改革的意識。雖然使用多媒體技術有利于開發計算機教學成果,但是教師不能止步不前,而是要具有創新精神,立足于現代,實現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與發展。
學校要想不斷地完善硬件和軟件設施就必須要加大投入,目前很多學校計算機軟件都存在滯后的問題,面對這些問題學校必須要加大投入,除此之外還可以鼓勵教師自主研發更多更加匹配的軟件。鼓勵一些計算機教師來參與軟件的升級和維護。
計算機專業的相關知識都比較抽象,因此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思維能力,同時還要具有較強的分析能力。如果過分地依賴多媒體,就會限制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得課堂上的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師要把握多媒體課件在課堂中的使用時間,同時在利用多媒體時還要利用板書配合[5],這樣才能夠把一些重點內容在黑板上呈現出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多媒體網絡課件應科學設計,比如,是否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難度是否有層次變化、是否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認知特點。計算機作為一門基礎課程,是現代大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能力,但在理論講解以及一些復雜操作教學中,學生常會感到困難。這就要求在設計課件時,遵循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了解他們掌握計算機知識的情況,把控好難易程度,由淺及深。遵循實用性、交互性原則。計算機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應用多媒體網絡時要考慮教學是否實用、課堂效益如何。圖畫、音視頻在多媒體課件中頗為常見,但若把重心都放于此,而忽視課程內容,顯得本末倒置。如果缺乏實用性,可放棄使用多媒體。多媒體網絡的一個缺點在于,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明顯不足,所以設計課件務必要考慮交互性,實現人機對話。藝術性原則是指最終呈現出的課件要給學生以美的感受,包括結構設計、圖片尺寸與清晰度、文字描述是否簡潔等,如果頁面太過混亂,不能吸引學生,則稱不上高水準課件。另外,課程結束后要有反饋,所以要及時開展調查,接受學生的建議。
多媒體網絡課件設計大致有確定內容、結構設計、撰寫腳本、課件制作、檢驗測試幾個步驟。其中,腳本撰寫、課件制作是關鍵。PPT、微視頻等都是常用的課件形式,整體要兼顧科學性和藝術性,如使用多個背景,以免過于單調;調整亮度與色彩,不能令學生感到疲勞;把握頁面結構,體現出層次性和美感。具體而言,涉及文字、圖片、動畫、音頻、視頻等素材的應用。文字杜絕照搬教材,應凝練簡潔,突出重點,注意排版效果。圖片必須清晰,根據需求適當裁剪,文件不能過大,否則,會影響課件運行,另外,務必貼近主題。音頻、視頻亦是如此,既不能太大,又要保證清晰準確。
計算機這門學科內容廣博,難易程度差異明顯,有些內容自學便能掌握,有些內容即便詳細講述也未必能理解透徹。在應用多媒體網絡技術時,一定要結合內容,并非所有課程都適合使用多媒體,如一些實際性操作,讓學生上機練習更為適宜,在練習過程中,逐步熟悉操作步驟,能夠總結相關理論知識,并避免誤區。若先使用多媒體進行講解,缺乏實踐操作,學生即便記住,也很容易忘記。另外,計算機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而且與其他學科的聯系越來越密切,教學大綱內容有限,實際教學中,常會涉及許多課外內容。在講解具體的知識點時,教師有必要加以補充,介紹相關知識,或者給出鏈接,感興趣的學生可在課下自行了解。再者,計算機技術更新速度較快,教學內容也應及時更新,包括各類新研究成果、新理論,都要及時指出,令學生掌握行業動態。
多媒體課件是教師進行計算機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教學方法與多媒體課件結合在一起,把教學意圖和主要的計算機知識點在課件上展現出來,方便學生記錄。多媒體課件的常用軟件有很多,比如PowerPoint(簡稱PPT)和Authorware等,其中PPT是當前比較常用的多媒體課件制作軟件,它能在燈片中加入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等效果。這需要教師在上課前制作好課件,在課堂上一邊播放課件,一邊講解,可以對重點內容進行反復播放、細致講解,對于了解的知識點可以一帶而過,使教師節約了大量的板書時間,也學生記錄學習筆記。學生和教師都可以掌握講課的進度,能使學生的思維跟得上多媒體課件的播放速度,能進一步提高計算機教學課堂質量。
多媒體網絡技術為計算機學教學帶來了很多便利,它可以為學生、教師共同創建學習共享平臺,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學生、不同的計算機知識需求,讓學生可以學習不同方面、不同方向的計算機知識。多媒體網絡技術可以創建學習“數據庫”,可以將教師教案、計算機行業動態、最新的技術知識等進行集中,建立學生“電子圖書館”,利于學生與社會接軌,在大數據時代,學生拓寬學生接收信息的渠道,能夠使學生根據社會需求選擇計算機學習方向,為今后就業打好堅實基礎。
視頻技術簡單地講,就是在電腦上展現出來動態的信息,比如動態的文字、圖像、符號等等。在計算機教學中,視頻技術就是把教材中的文字,經過計算機的處理,加入聲音、圖像、文字形成視頻文件供學生學習。它是對教師傳統備課教案的“升級”,教師可以自行編制視頻文件,也可選擇優秀教師的優秀視頻文件,在課堂上播放視頻文件,也可以講視頻文件發放學生,讓學生能夠利用業余時間進行自主學習。視頻軟件的有繪聲繪影、Microsoftvediomaker以及Flash動畫等等。隨著時代的發展,目前出現了微視頻,使學生能夠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等設備,在課堂上、課堂外都能隨時隨地學習計算機知識,隨時隨地地與教師、學生進行交流,內容更為豐富、多彩,教學課件、在線講堂、專家講解等等都可以通過微視頻技術進行學習,使學生能夠更為針對性、更快捷的學習。
遠程教育技術是近幾年廣泛興起的多媒體技術,他將校園外學生與教師之間通過網絡聯系起來,通過音頻、視頻技術把課程傳送給校園外的學生,它是一種跨學科、跨專業、跨地區甚至是跨國家的教學技術,目前很多院校都使用這種技術進行計算機教學,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對計算機某方面的興趣、特長進行選擇,比如有的學生想學習圖像處理,有的學生想學習語言編程,有的學生想學習動漫制作等等,讓學習具備“選擇性”。
虛擬技術在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中得到了普遍的應用,它主要是利用計算機軟件對計算機進行了模擬,是“人為”制造的一臺計算機,它主要的用途是可以在一臺計算機上使用多操作系統。它在計算機硬件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動手機會,去練習硬盤分區、格式化、安裝操作系統以及備份等操作技能,可以讓學生熟悉、掌握使用多個計算機操作系統,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多媒體網絡應用于計算機教學的大前提是,多媒體設備功能正常且網絡安全,若不能滿足這兩個條件,應用就無從談起。購置多媒體設備后,缺乏管理,極少維護,以至于使用一段時間就出現各種故障,比如,突然死機、存在病毒,很可能會破壞教師U盤中的資料。所以,學校要加強對硬件設施的維護管理,包括功能檢測、清潔處理等,均要做到位。另外,多媒體教室多為共享,多個班級共同使用,使用者頻繁轉換過程中極易出現問題。因此,應加強培訓,確保所有使用者都能正確操作,而且要安排專門的負責人,以免學生隨意使用。另外,根據專業人數和課程需求,合理安排多媒體教室。連接互聯網后,各種垃圾信息、病毒木馬可能會威脅系統安全,甚至破壞硬盤,影響到正常使用。所以要采取相應的保護手段,比如,對硬盤進行合理分區,或者使用硬盤保護卡來確保硬盤安全。安裝殺毒軟件,每次使用前進行掃描檢測。為避免異常情況引起系統崩潰,需做好備份工作,采用系統恢復技術,如果系統崩潰,資料也能及時恢復。
總之,多媒體目前在計算機專業的教學中已經越來越普遍,由于多媒體教學具有很多的優點,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但是過分依賴多媒體也是不利于教學的。傳統的教學模式也有一定的價值,因此教師必須把多媒體教學和傳統的教學模式結合在一起進行合理的教學,這樣不但能夠突出多媒體的優點還能夠把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價值體現出來。目前學校必須要充分地發揮多媒體的作用,不斷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同時學校也要及時更新硬件和軟件,這樣才能方便教師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