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娜
摘 要:興趣是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也是學習的最好老師,在生活現象以及物理實驗的啟發下,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創設相關的物理情趣,激發學生思考,帶動學習的興趣。學生才會樂意主動思考,所謂的高效課堂就是用最少的精力、物力和時間投入,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進而打造出效率、效益最大化的協調統一的課堂。
關鍵詞: 興趣;初中物理 ; 高效課堂;思考
高效課堂體現在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體驗學習過程,教師教學的高效性體現在能否調動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對某一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他掌握該事物的可能性就有了成功的重要保證。”
物理學科與生活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物理學史充滿著膾炙人口的佳話,上課時,用準確凝煉、生動形象,妙趣典雅的語言對歷史故事繪聲繪色的描述,寓教于樂,創設出最佳教學情境。如在講述凹鏡的光學性質時,把公元214年古羅馬和希臘交戰中,希臘學者阿基米德利用凹鏡能會聚光的知識燒毀了古羅馬戰艦的故事做詳盡的描述和分析,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中處處都有物理知識,所以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可以當成引課的最好事例。這些事例也許生活中非常常見,但我們從來沒有思考過其中的原理是什么。利用這些可以使學生更加理解我們學習物理的意義是什么,讓學生真正明白物理并非是遙不可及,高深的一門學科。教學工作是一種富有情感色彩的工作,教師的豐富感情也是進行教學工作的巨大動力。且往往使學生產生共鳴,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物理老師只有熱愛教育,熱愛物理教學,以自己對物理知識、物理實驗的滿腔熱情而影響學生勤奮學習,以高度的責任感對待物理教學。富有情感的物理課堂教學,能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使課堂出現相應的心理氣氛,增強學生理智感,激發學生求知欲、創造最優學習情境。
二、運用物理實驗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
物理實驗課因具有學生的參與面大、情境真實、易于交流與合作等特點成為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提高科學素養的主陣地。物理是一門探究課程,教師在進行物理教學時首先要想到如何激起學生“疑問”能力。所以,教師可以通過有趣的小實驗、小魔術等直觀形象的方法,或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展示一段生動的故事、不容易演示的實驗視頻等手段引入新課,也可以將一些演示實驗轉變為學生實驗,創設輕松愉快的問題情景,激起學生樂于探索物理知識的興趣,并主動加入到探索問題中來。教師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改進原有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創造出一個實驗,學習相適應的良好環境。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更好的接受知識,理解知識的內在。真正的懂得了知識的內在,這樣才可以想出更好的實驗改進方案。理解知識的內在才能真正做到舉一反三的效果。教師應盡量引導學生發現教材中存在的一些探究點。傳統的實驗教學也是講授式的教學。教師在課上講授實驗的過程,并且演示實驗的操作方法。這樣的教學導致學生實驗自主設計部分的欠缺,沒有根本的落實到通過實驗探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教師應該立足于“學生才是課堂主體”進行真正的地位轉換。雖然實驗課有很多優點,但也有不足之處,即費時間,有時候一節課就只能研究完一個問題,雖然效果好,但效率“低下”。故一些簡單的實驗可安排學生課前事先去試做,課上來展示成果并一起來分析。這樣不僅深入分析的時間能節約出來,還可讓學生在課前就開始思考,并增加了學習的主動性,學習的效果和效率也會提升。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多媒體的使用可以讓學生對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更加的深刻。物理學科的概念理解和規律掌握相對來說確實有一定的難度,不僅學生學習起來普遍表示頭疼,就是不少教師也表示在教學的過程之中會被這些概念和規律搞得頭大不已。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能使學生獲得圖文并茂,視聽一體的交互式集成信息。可以閱讀教學內容,也可以從中聽取與課堂教學相關聯的聲音信息,觀看實驗過程。它打破沉悶的學習氣氛,改變了枯燥單一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形象的理解概念。多媒體輔助物理教學,既能充分發揮教師組織與主導教學的作用,又能啟發學生通過對各類形象化教學媒體的觀察思維去積極主動地、生動活潑地感知教材,從而實現物理教學的整體優化。多媒體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的大量使用,直接導致教師教學方式的改變,教師由傳統的管理者和解釋者的地位轉變為整個群體學習過程的設計者、協作者、技術助理、幫助者。在教學方式上的與時俱進,必將促進全體學生全面、主動發展。
四、注重課后反思。
教學是一門永遠沒有完美的藝術,教學活動是一組沒有底片的照片組成的,及時的反饋矯正能使學生在短時間內了解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為進一步的學習提供依據;及時的反思能讓我們在失敗中前進,能錦上添花。反思的重點是:在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中,教學目標是否科學,課題的引入是否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概念的形成與分析是否準確、透徹并利于學生理解,定律、公式的概括與推證是否簡明、嚴謹和具有啟發性,實驗操作是否清晰可信,例題的選取是否具有代表性、能否突出本課重點,學生練習題的份量、難度是否適當,小結是否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再結合學生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對原有的教學設計進行審視和修訂,揚長避短使之更科學、更完善,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隨著課改的縱深發展,“有效”、“高效”已經成為理想物理課堂的孜孜追求。讓我們拋開形式化和功利化,真正為每一個學生都能在物理上獲得最大可能的發展而努力,扎扎實實上好每一堂課,讓物理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
參考文獻:
[1]范亞穎,盧慕稚.北京市初中物理實驗實施現狀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2):33-38.
[2]王涵.對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12(5):46.
[3]白浪.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