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忠
摘要:本文就新形勢下互聯網時代下闡述了網絡給中學思想政治教育所帶來的正反兩方面的效應,以及提出了四條網絡時代加強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網絡;正面效應;反面效應;對策;建議
一、網絡給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產生的正面效應
網絡的快捷性、廣泛性、互動性,給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創造了一系列機遇。正確看待和利用網絡資源,給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一)網絡突破了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時空界限
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局限于時空,只能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如課堂教學或專題講座等。而網絡沒有時空界限,是交互式的遠程信息交流,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廣泛的傳播途徑?!皣鷫Α钡母拍顚⑾?,老師的“一言堂”的教誨被信息高速公路所形成的豐富的網絡信息資源所取代。
(二)網絡環境創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
傳統意義的思想政治工作速度慢、周期長、效率低。而網絡特有的信息集成性、雙向交流和可選擇性,為教育提供了極具特色的環境,真正實現了暢所欲言。同時,網絡還可以使教育者與被教育者形成協同學習的模式,雙方在教育過程中地位平等、民主。再者,網絡具有虛擬性和真實性并存的特性,能克服師生見面時所產生的掩飾和逆反的心理,真實地反映學生的真實心態和思想。
(三)網絡環境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鍛煉
將網絡引進思想政治教育意味著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現代化,與新的知識工具、新的交流工具、新的交流工具、新的生產力相結合,也就更具有生機與活力。
(四)網絡文化改變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重心和方式
如今;通過網絡,各種各樣的信息都可呈現在學生的面前。面對日益復雜的信息環境,要培養學生的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銳力,只有改變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完成從說教、灌輸到引導的轉變。
二、網絡給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產生的負面影響
毋庸諱言,網絡也如是一把“雙刃劍”,它給中學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許多積極的變化,但也造成了許多消極影響
(一)網絡的不良信息對學生的健康成長產生負面影響。由于網絡的匿名性和開放性,大量黃色、黑色、暴力色彩等信息充斥網絡,據有關專家調查,網絡上非學術信息中47%與色情有關,每天約有數萬張色情照片進入互聯網,這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心理健康。
(二)網絡對學生的情感、心理健康、人際交往產生負面作用。網絡中的人際交往,具有導致行為主體冷漠的傾向。首先,網絡間的交往是在虛擬情形下進行的,人人都可以在網絡中成為“隱形人”。這樣會致使行為主體冷漠,人際關系淡漠,人際距離疏遠。其次,由于網絡上時常出現不真實的信息,也會使人的交往安全感下降。再次,網絡作為對現實生活不滿意的解毒劑吸引著人們。有些中學生在生活中感到孤獨時,就通過網絡游戲發泄壓抑情緒,這樣不但嚴重影響學習和身體健康,而且極易導致心理病癥與情感異化。
(三)網絡成為文化滲透和意識形態入侵的途徑。目前的國際互聯網的信息中,95%以上的信息是英文,中文信息還不到1%。另外,80%以上的網上信息和95%的服務信息由美國提供,而我國在整個互聯網的信息輸入和輸出流量中,比例很少。過分接受西方發達國學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等信息,不利于學生接受和樹立傳統文化觀念、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思想。
三、網絡時代加強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與建議
那么,如何利用好網絡積極拓展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領域,是有待認真解決的問題。
(一)盡快建立網上思想政治教育陣地
首先,突出宣傳黨在現階段的路線、方針、政策,提高學生對黨和國家形勢、政策的認識;其次,通過網上展覽、專家點評等方式,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進一步增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再次,在網絡教育中要加強唯物論、無神論教育和科普知識的普及,教育大家樹立科學的世界觀;最后,在網絡輿論中強化正面教育。
(二)加強網絡立法,規范網絡行為,優化網絡環境
一方面,設立相關法律,管理網絡信息。同時,借鑒國外的互聯網管理經驗,建立“網絡警察”,懲治網絡犯罪,最大限度地阻止不良信息與中學生的接觸。加強對公共網吧的管理,禁止未成年學生入內。另一方面,學校逐步建立學校局域網,既滿足于學生對信息的需求,又過濾了網上的不良信息。
(三)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建設
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建設,具體要做好如下幾個方面:
1、更新觀念,轉變角色。教育工作者應該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大家利用健康有益的信息。
2、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理論素養。一方面,網絡教育工作隊伍應具有深厚的現代教育核心理論素養,并具有能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能力;另一方面,網絡教育工作隊伍應具有對學生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以及當代互聯網教育發展形勢作出正確客觀的分析評價的能力。
3、加強網絡知識學習,提高駕馭網絡的能力。
(四)加強中學生的網絡道德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觀。
對于一個學校來說,學校教育要增加網絡道德內容,使學生能在各種不同道德準則發生沖突時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幫助學生塑造健康的網絡道德人格。
信息網絡給思想政治教育既起到了幫助作用,也帶來了巨大沖擊,但只要我們正確對待網絡,合理利用網絡資源,網上和網下互動,網內和網外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就擁有了一個更廣闊的舞臺,就能更好地發揮它的育人功能和德育的滲透作用。
參考文獻:
[1] 《當代教育》 (2015.10)
[2] 《人民教育》 (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