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廣俊
剛到單位報道一個多月,我連單位里的同事名字還叫不全,領導就讓我參加下鄉扶貧工作。既然報考了公務員,就有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準備,下鄉工作艱苦我倒是不怕,就是發愁我一個城里長大的姑娘,對農事一竅不通,與農民很不熟悉,就在街頭買過農村大爺的馬鈴薯,我能幫農民脫貧致富嗎?心里空蕩蕩的慌。我說:“張局長,我服從領導工作分配,不怕吃苦,但是我可沒有能力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呀。”張局長笑一笑說:“工作能力要在實踐中學習提高,學中干,干中學,關鍵在于有一個正確的工作態度。扶貧工作不是單打獨斗,要依靠團隊來發揮作用。我們司法局包興發鄉腦包行政村扶貧工作,該鄉司法所郝勇是一個老同志,你跟著他干就是了。”
我坐上通鄉公交車,上午10點鐘來到了興發鄉政府,辦公樓走廊里空蕩蕩的,只有綜合辦公室門敞開著。我走進去,一個駝背的老同志坐在椅子上,他對我微微點了點頭,用探究的眼光看著我。我向他作了自我介紹。老同志笑了,說,昨天司法局張局長已經打電話告知了。我也弄清楚他是鄉政府辦公室李主任,問他郝勇在哪個辦公室。李主任告,走廊最西頭那間就是,他正開庭調解一起民事糾紛。農村民事糾紛如何調解,這是我關心的事,我向李主任說了一下,自己動身去旁聽郝勇主持的民事調解。
我剛走到門口,就聽到辦公室里傳出來激烈的爭吵聲。一個年青人的聲調罵:“霸占別人的承包地不還,不要臉的老狗。”一個老者氣急敗壞地回罵:“你才是土匪!想搶劫正是你!家門不幸,王家出了你這個土匪,欺負到家人頭上了,我這個老命就交給你啦!”在一片謾罵嘈雜聲中,猛然響起拳頭擂桌響聲,緊跟著一聲斷喝:“這是人民政府,不是你們打架撒野的地方,請放尊重點!抬頭看,國徽在上頭。”吵罵聲戛然而止。那個堅定嚴厲的聲音繼續傳來:“說話要注意文明禮貌,有理不在高言,你再厲害能厲害過法律嗎?你們是來司法所明辨是非的,是要求司法所為你們主持公道的,不是比嘴頭硬、拳頭硬,真有打架本事請到拳擊場去展示,來了司法所就要相信法律,相信人民政府。”
這是一個改造后的辦公室,進了門里面又是一個小走廊,將會議室隔成了兩間辦公室,一個大間是司法調解室,一個小間是所長辦公室。我沒有冒失地走進大辦公室,小辦公室半開著門,就推開門進去了,沒想到隔墻上有玻璃窗,透過玻璃,調解室內景象一覽無余:當地放一圈會議桌,圈成橢圓形,正面墻上頭懸掛著國徽,下面坐著兩個政府工作人員,男的四十多歲,一臉嚴肅,正氣凜然,桌上臺標寫著司法所長郝勇。旁邊那個做記錄的年輕女工作人員,臺標上寫著司法助理李麗榮。對面南頭坐著一位老農民,北頭坐著的是一個城市人裝扮的年輕人,這是來調解糾紛的當事人。那個青年農民說:“郝所,我聽你的。”老頭兒緊跟著說:“郝所,我憑信你。”“好!既然你倆都尊重信任司法所,那我就先來捋一捋你們這場糾紛。王利民拿出了30畝土地承包證書,證書真實有效,這是最具有法律效力的證據,證明了這30畝土地承包權屬于王利民。王長壽對此有什么意見?”王長壽說:“我也沒有否認過王利民家的土地承包權,但是,我投資進地里種樹苗的100萬咋辦呀,王利民不能白搶走呀?”郝勇說:“對王利民的土地承包權,王長壽沒有異議。那我們再繼續往下捋,1981年實行土地承包責任制的時候,你們兩家各分了30畝地,地畔相連。過后4年,王利民父親,也就是王長壽的大哥舉家搬進了城市,承包地委托王長壽代為耕種,兩家一直友好,所以,你們兩家沒有簽訂承包地代種或者說土地轉包書面合同,王利民一家也沒有明確主張承包地的轉包費,只是每年王長壽主動送一些農產品給王利民一家。這是不是事實?”王長壽和王利民點頭稱是。郝勇繼續說:“你們兩家雖然沒有簽訂承包地轉租合同,承包地是口頭委托代種,從法律上講也是有效的。去年王長壽在你們兩家的土地上建苗圃,王利民是知道的,所以也表明了王利民默認同意王長壽在你家承包地種樹苗,如今王利民雖然有權利要回承包地自己經營,但對王長壽在你家承包地上種樹投資應該給予補償。”王利民說:“我也沒有想無償占有我叔叔在承包地上的樹苗投資,但補償多少我也不好說,最主要的是,我叔叔根本就不打算交還我家的承包地。”郝勇問:“王利民,你要回承包地,打算做什么?”“我也要做林木樹苗生意,我有銷售門路。”“我建議你把你叔叔整個苗圃接過來,請一家會計事務所對你叔叔在苗圃上的投資做出資產評估,兩家合伙經營多好。”王利民不做聲,眼睛瞅著王長壽。王長壽沉吟了一會兒說:“我老了,也快干不動了,利民要是接過去,我盼之不得。”王利民說:“叔叔,你要是信得過我,我會把苗圃經營好。”“你比我有本事,有能力,你來經營,肯定會比我賺的更多,兩家合伙經營,我愿意。”王利民寬心地笑了。郝勇一拍桌子說:“調解成功。等小李打出調解書,你們在調解書上簽字,結案。有事好商量嘛,不要鬧什么意氣之爭。王長壽,我知道你已經七十多歲的人,管理苗圃是有點力不從心,讓青年人接過去經營多好,盈利會更大。王利民,我知道你叔與你爸是很親密的好兄弟,一向是你敬我讓,雖然你爸不在世了,但良好家風要傳下去。一個家族,親友連在一起,和合共興,分離兩傷,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黃土都能變成金。”王長壽叔侄站起來與郝勇握手表示感謝。
送走王長壽叔侄,郝勇笑吟吟地過來與我相見,說:“張局長昨天給我打來電話,說局里要派一名才女參加扶貧工作,沒想到不僅是才女,還是一名大美女,和美女一起工作,我也年輕了十幾歲,歡迎,歡迎。”這個郝勇,一改正人君子的樣子,很會恭維人。我也笑了。
中午,在鄉政府食堂吃過飯,郝勇騎摩托車要帶我去腦包行政村扶貧點。車剛啟動,大門口搖搖擺擺進來一個大漢子,郝勇緊急剎車,我收不住身,撲到在郝勇的背上。下車后,郝勇只是用眼角掃了我一眼,頭點了點,略微表示了歉意,他轉過身,換過頭臉,厲聲對大漢說:“劉大虎,規定你每月30號前來司法所匯報,你為啥昨天沒來?有沒有點法治觀念!法院判你緩刑,司法所為你出具了擔保書,要不你還得在號子里待著,別不識好歹,三次不到司法所報道,司法所按規定要收回擔保。”劉大虎一臉沮喪,說:“老娘得了急性霍亂子,折騰了我一天一夜。”“那你也應該給我打一個電話呀?”“說出來真丟人,我沒錢交話費,停機了。我真想放一把火,與老娘一起葬身火海算了,活的沒一點意思。”郝勇急了,說:“劉大虎,你可不要胡來。年紀輕輕的,腰粗腿壯,好好勞動能掙不來錢?浪子回頭金不換,美好前程還等著你哩。”“唉,空有一身牛勁,沒處使,掙不來錢,活得真沒勁。”“還不是因為你名聲臭了,沒人敢雇傭你干活。我也為你想想辦法,再做一次擔保,找點活干養家。今天我有事要到南村,過天我到你家里看看,辦公室里李麗榮在,你找她匯報吧。”說完,掏出一張一百元票,遞給劉大虎,說:“先把電話費叫上,省得我找不見你。”劉大虎說:“謝謝郝所。”“謝啥謝,我只是借給了你,又不是不要了。”郝勇又板起了臉。
去腦包村路上,郝勇對我說,這個劉大虎四肢發達,頭腦簡單,進城打工期間,老板欠薪,他們一伙工友與老板理論,老板叫來街頭混混恐嚇,雙方動了手,劉大虎打折了對方一個人的胳膊,被法院判了緩刑二年,法院判緩刑,要征求司法所意見,出具擔保書,以便監管執行。像劉大虎這種人,拉一拉能成為一個好的公民。推開不管,很有可能墮落下去。哦,原來鄉司法所負責監管轄區被判緩刑人員。
大山里延伸出一條大山溝,腦包行政村5個自然村分散坐落在大山溝邊上。腦包村建在溝口,全村原有82戶人家,舉家遷走了50戶,留在村里的人家多是年老病殘人員,村里連孩童都難得見到,村主任老田已經50出頭了,他一條胳膊丟下半截,也是一個殘疾人。老田一說話先笑,是一個和善的好人。
一下午,我跟著郝勇和老田,把村里三十多戶人家轉了個遍。那些大爺大娘見了郝勇就像親人一樣的親熱,家長里短拉呱起來沒完沒了,連兒子不孝兒媳婦作孽都向郝勇訴說,好像郝勇這個司法所長能把她的兒孫后代教育好似的。郝勇一改在司法所調解糾紛時鐵面判官的形象,嘻嘻哈哈,有正經沒正經地應酬著,拿著一個本本把老鄉的要求和意見一一記錄下來。
我和郝勇晚飯是在秀秀大嫂家吃的,她男人到廣州打工去了,春節前才回來,兒子在北京上大學,女兒在縣城里讀高中,她留在家里照顧兩位老人。秀秀熱情健談,手腳麻利,說話間就把飯做好了:韭菜炒雞蛋,肉絲炒馬鈴薯片,涼拌苦菜,主食是一窩絲烙油餅,電飯鍋里熬著稀粥。也許是下鄉勞累了,也許是農家飯食材新鮮,自然的香,我吃得分外地飽。飯后,郝勇告訴我,村里只有少數人家有電冰箱,秀秀家有,她家是腦包行政村下鄉干部吃飯的定點戶。縣司法局不給你們發下鄉出差餐補了,月底統一給秀秀家了。我看你晚上就住在秀秀家吧,她家有大狗護院,美女是重點保護對象,你住在村委會大院里,我的保護能力還不如一條大狗。郝勇說完哈哈笑了。秀秀也是熱情挽留。這個郝勇倒是善解人意,村委會大院里空落落地6間房,要是住在那個院里,我是心里是有點發憷。
第二天,郝勇接到王利民打來的感謝電話,他與叔叔已經商量好了,那個家庭苗圃已經由他來經管,兩家合股經營。郝勇趁機問,需要雇干活的人嗎?王利民說正愁人手不夠。郝勇就推薦了劉大虎,王利民顧慮劉大虎不好領導。郝勇向王利民打了包票,說劉大虎是一把勞動好手,你只要尊重他,他會給你下死力干活的。當下說好,每天工資120元,中午管一頓飯。郝勇給劉大虎打去了電話,劉大虎再三感謝。郝勇又板起面孔說:“我不稀罕你的感謝,你可不能給我由著性子來闖禍,我是你的擔保人,出了事人家要找我算賬。”郝勇放下手機,我笑著說:“郝所,你這個人真是善變,對不同的人擺不同的面孔,對什么人說什么話。一旦發起火,慈善面容立馬變成了鐵面判官了。”郝勇得意地說:“那是一種工作方法,用當法官的神態去農家訪貧問苦,早把人家嚇著了,誰敢與你交心說話。對緩刑監管人員就得保持一副嚴肅的面孔。干司法工作,就得有雷公面孔菩薩心腸。”
郝勇領著我用了三天時間把五個村莊都轉了。司法局包腦包行政村已經一年半了,郝勇和局里法制辦李主任常住蹲點,張局長等人不定時來,李主任生病住院了,就由我來接替常住。局里籌資為村里鋪設了水泥路。村里地下水位下降,水井里沒水了。局里幫助行政村爭取回來一筆支援山區飲水工程專項資金,建了一座引水工程,將一處山泉水引回了村里,解決了村里緊迫的實際問題。局里為村里辦了這兩件大事,受到了村民的贊成。郝勇說,扶貧工作一定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有錢也不能搞勞民傷財的面子工程。這個行政村面積大、人口少,有豐富的山林草地和土地資源,農民有生產致富的條件,就是留守在村里的多是老弱病殘人,他們勞動能力弱,市場經濟意識更是缺乏。我們扶貧工作只能根據這種具體條件來出發。山區有一種地方良種雞,叫邊雞,這種雞體格大、肉質美味,適合散養,在工廠化籠養雞的沖擊下,邊雞已經養的越來越少了。如今人們有錢了,開始追求生活品質,城里有人專門開車到山溝里買農民散養的邊雞,每只活雞可以賣到150元,價格相當于買3只卓資山熏雞。我們把幫農民養殖出售邊雞作為一條致富門路來抓,幫助行政村建立了一家生態雞養殖合作社,與縣畜牧局科技人員聯手挖掘開發養殖邊雞,由畜牧局負責提供雛雞,村民購買雛雞,司法局從價格上補貼了一半,生態雞養殖合作社負責聯系銷售渠道,統一打疫苗防疫,規定了統一的銷售底價,去年每戶農民養了三四十只邊雞,收入了三四千元,這對農村大爺大娘來說,相當于種10畝地的純收入。村民們高興極了,今年村民主動擴大了養雞規模,還出現了5家養千只雞的大戶,采用在山林邊散養與集中喂養方法,你來幫助行政村在網上建個生態雞宣傳銷售網站吧。我恍然大悟,我在村里到處見到大紅公雞領著雞群覓食,原來這是司法局的幫扶下發展起來的致富產業,在網絡上建一個宣傳銷售網站,那是我的強項,我一下找到了用武之地,已經躍躍欲試了。
我們下鄉扶貧工作隊還從外地引進了一家養鹿場,占用了行政村3000畝草場,行政村每年收入草場使用費5萬元。這筆錢為行政村工作帶來活力,但錢的使用要由村民代表在會上決定,每一筆開支都張榜公布,接受村民的監督。
臨近端午節了,村里家家戶戶開始制香包,土話叫“楚楚”。秀秀家來了十幾個婦女,熱熱鬧鬧一起做香包,相互炫耀誰的手巧,做出來的香包好看。香包是用各色花布和五色絲線縫制編織而成,形制各異,有的像燈籠,有的像中華結,有的是棱形包,有的是福袋,有的是布娃娃造型,更有各種小動物、西紅柿辣椒南瓜等農產品造型。小的像衣扣,大的如拳頭。最為醒目的是家家要縫制一個大紅公雞,端午節要掛在自家大門上辟邪。各種香包琳瑯滿目,美不勝收。填香包的料,用的是農家糜子、谷子、麻子、小麥、豌豆五種谷物,添加了地椒椒和艾葉。地椒椒是山上長的一種香草,味道特別地香。我是學美術出身,也為村婦的巧手所驚嘆,中國傳統文化就在她們的手中傳承。過去過端午節時,大小人都要戴香包,手腕上纏五彩絲線,很講究,尤其受到兒童少年的喜歡。如今這一傳統習俗已經式微了。我也饒有興致地縫制香包,但從小沒有受過女紅訓練,針線活做得很笨拙,心有余而力不足,半天做不了一個香包。在做香包的過程中,我忽然悟道,香包就寄托著鄉愁,城里人常懷鄉愁思念,有購買香包的欲念,村里婦女做香包賣也是一條生財之道。我就鼓勵大家多做一些香包,我從網上試著給大家賣。我知道,南方有人在網上開店一年四季專賣香包。大家失笑地說,香包能賣錢,地就不用種了,專做香包,我們跟上你這個大學生掙錢好了。我自己做香包手藝不行,但我學過美術,畫的畫在省里得過獎,美學素養還是有的,我一一點評了大家所做的香包,一下子獲得了大家的敬重。引起了大家做香包的興致,整整做了一天香包,讓我試著去網上賣。我按香包的大小和工藝復雜程度,藝術含量的高低,大體分了三類價格,把所做的香包收集了起來。
我的一個同學開網店專賣工藝禮品。我在同學網店里設了一個專柜,起名為家鄉的味道——腦包山的香包,委托同學代賣,同學從收回的貨款中提成三成,作為營銷費。沒想到20天里賣了1000多個香包,每個價格10到50元。這可把村里的大娘大嬸們高興壞了,我也有了擴展這個業務的勁頭。
腦包村起名是根據村前的一座孤山,山上建有一座大腦包而來的。這座腦包由來已久,是一方蒙古族人的圣地,后來農耕經濟擠占了游牧經濟,不少蒙古族牧民逐漸遷移到后山草地上去了,每年祭腦包的活動的規模也小了下來。但散落在各地的游子對腦包山還是懷有深厚的鄉思情懷,有的從網上看到帶有家鄉情懷的香包,就購買了。
我與郝勇陪同張局長多次登上腦包山,設想規劃圍繞大腦包發展鄉村旅游、鄉村農家樂,腦包行政村大山里有天然樺樹林,有發展旅游業的條件。農村有了新產業,才會實現鄉村振興,村民脫貧致富才會有穩定的途徑。我為行政村生態雞養殖合作社建立的宣傳網站,更名為“家鄉的味道——腦包山土特產品展銷網店”,不光宣傳推銷邊雞,也賣當地土特產小米、黃米面、莜面、蠶豆、馬鈴薯等農產品,香包也放到了網店里,以合作社的名義經營。村里已經有90%的村民加入了合作社,雖然還是各家分散生產經營,但生產下的農產品,由合作社負責在網上宣傳銷售。由合作社出面統一進生產資料,請科技人員給予技術指導,統一農產品生產技術標準,生產符合質量規格的農產品。統分結合,雙層經營。行政村有了合作社組織,把村民組織了起來,扶貧工作也有了抓手。
開網店代賣香包的薛蓉同學特意前來腦包村考察。薛蓉沒有念大學,但人家在市場上闖蕩多年,養成了銳利的商業眼光。她在秀秀家看到炕上放的老虎枕,愛不釋手,這種枕頭是用黃布做的,一頭做成虎頭樣,用黑布、紅布點綴眼嘴眉毛和耳朵,一頭有翹起來的尾巴,按著四個短腳,特別受小孩喜愛,小孩用來玩耍睡覺,也是一種家庭手工藝品擺設。薛蓉要代賣這種虎頭枕,秀秀她們特別高興,這又是一條家庭生產門路。薛蓉帶來了各種花布、絲線,與村民要簽訂做香包的訂單,她每收購一個香包先墊支3元手工費和材料,并規范了香包的花樣樣式規格,明確了不同規格香包的收購價格,一月一結賬。她讓我來組織,并讓我來驗貨,給我提成。我說,我既然干了公務員這一行,就不打算發財了。還是讓秀秀她們干吧。我把全行政村愿意做香包的婦女集中起來,由我和秀秀進行技術培訓講課,薛蓉講了對香包的質量要求,特別強調了填充物中地椒椒和艾葉所占的比例,保證香包的純天然的清香,這是我們香包的賣點,我們香包中的填充物不添加任何化學香水。薛蓉指定秀秀和另一名為制作香包的收購委托人,負責技術指導,驗貨收貨,訂單生產,賣貨后抽取8%的利潤作為她們的勞務費。村民在村里有了家庭副業收入,有了掙錢渠道,已經有5戶村民返回了村里居住勞動。
我領薛蓉登了腦包山,轉了腦包。薛蓉看到山坡上一叢叢匍匐在地上的野草,葉梗紫色,葉色深綠,開著碎紛紛的紫紅花,一股清香撲鼻而來,就低頭拔起一把。我告給她這就是地椒椒花,老鄉摘來曬干放到衣柜里防蟲。薛蓉興奮極了,她用鼻子不斷聞地椒椒花的味道,十分陶醉。她讓我組織村民,多曬一點地椒椒花,保證香包制作的原料,她還要在網店里試賣地椒椒花,說這是天然環保的防蟲劑和芳香劑,從我們這個地方農村出去人都了解地椒椒的功能,何愁沒有市場。我相信明年端午節前,用地椒椒做成的香包會讓村民跟著薛蓉大賺一筆。薛蓉望著村后大山上茂密的樺樹林,說你們開展鄉村旅游業的打算一定會成功。
村民家里常喝一種土法制作的茶,是用黃芩植株的稈和葉,經籠蒸制成,村民叫黃金茶。很好喝,有一種清香味。郝勇說,黃芩是一種珍貴的種藥材,中藥主要用黃芩的根,具有抗真菌、抗病毒的作用,有保肝、利膽、抗氧化的功能,對心血管也有改善的作用。我說,我爸爸曾經往家里拿過一包黃金茶,是一位老中醫推薦他用的。既然黃金茶是民間流行的一種飲品,具有保健作用,我們能不能開發這種飲品呢?郝勇說,他認識的一位朋友,在外縣已經開發出袋裝黃金茶,市場上已經有銷售的了。我大喜,讓郝勇盡快聯系此人,來腦包行政村與我們合作種植開發黃芩,我覺得在山區開發種藥材種植肯定比種糧收益高。郝勇笑我野心勃勃。
村里人都把我當作自家人了,我走到哪個村,都有人拉著進家,招待吃飯。村里人很淳樸,你敬她一尺,她會回敬一丈,鄉村生活其實蠻有情趣的,我在這里發揮了聰明才智,為村民脫貧致富出了一點力,體現了自我價值,工作的很充實開心。世上只怕用心的人,雖然我是剛從校門走出的年輕人,對農村不熟悉,但只要你留意、用心去想,總會發現商機、幫助村民找到致富的門路。我們行政村養殖的生態雞出了名,常有城里人開車來買,順便到深山老林里觀光散心。一車來四五個人,到農家宰殺一只大公雞或老母雞,花上二三百元,吃一頓農家飯,全家開心。在城里當廚師的二牛看到了商機,回村開了家農家樂飯館,生意興隆。他不光讓客人吃好,城里人臨走還要買走他做的特色鹵雞帶回去,一只鹵雞160元,價格相當于3只熏雞,但就這么貴,也有人要買,因為雞是客人在雞群里逮住現殺的,是地地道道的生態雞,而且鹵煮雞時用了山坡上采集的中藥材,做出了特色。村里已經有五家接待游客吃飯,他們分別在墻上寫上農嫂雞、農家燉雞等招牌,來招徠客人。
大紅公雞的五彩羽毛特別漂亮,我看到被廢棄的漂亮雞毛,感到很可惜,就把漂亮的紅公雞照片發到微信群里,求助公雞五彩羽毛的利用。北京有一個姓李的年輕人看到后,特地來腦包村實地考察,他帶來了一個雞毛再利用的辦法,就是做雞毛毽。雖然雞毛毽村里人幾乎誰都會做,但人家能銷售出去,而且他帶來的雞毛毽新做法,成本很低,制作簡單,不是傳統用銅制錢做底座,而是采用膠木板做底座,中間有孔,雞毛塞進去,然后用粘了膠水的木楔壓緊就成,做一個手工錢5元,老頭兒、老婆婆也能做,村里合作社承攬下了這筆雞毛毽的加工業務。做雞毛毽用后的雜雞毛,小李也回收,據說提供給造紙廠作原料。能變廢為寶,綜合利用,為村民多少增加一點收入就好。小李說用雞毛還可以制作雞毛畫,市場上能賣上好價錢。我說,你教我吧,教會我,我再教村民。小李笑著說,先交十萬學費。我說,你將來從賣我做的雞毛畫里扣吧,現在是一分沒有。我們倆都笑了。
到了冬天,是邊雞的集中銷售季節,我印制了邊雞生態養殖的宣傳畫冊,并在微信圈里傳播,幫助村民推銷邊雞,還上門聯系有關單位購買邊雞作為職工的年節福利品,結果,腦包行政村合作社養殖的邊雞,成為了市場上的暢銷貨,村民通過養雞增加了收入,皆大歡喜。
不知不覺,我下鄉搞扶貧工作已經有七個多月了,年終,村民聯名寫信為我請功,鄉村領導也向縣政府報了我的先進事跡,我被評為縣里的扶貧工作先進個人,縣里開表彰會時,縣委組織劉部長找我談話,說村民強烈要求我繼續留在村里搞扶貧工作,組織部打算任命我為腦包行政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征求我的意見。我欣然同意了,我對腦包村的發展還有好多設想,還想繼續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