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淦
摘要:吃苦耐勞的精神是我們的傳統美德,按道理來說,這種精神在當代的社會中也不會缺乏,但事實上的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尤其是當代學子絕大多數都吃不了多少苦。所以,在學校的日常教學工作中,應該通過合理的方式方法,鍛煉學生們吃苦耐勞的精神。而在諸多教學課程中,體育課程無疑是最佳合適的,因為它具有維護學生們身心健康的作用,且由于體育課程不是文化課程,所以可以抽出更多的時間來,培養學生們的精神與美德。
關鍵詞:體育;吃苦耐勞;初中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國家的生產力大幅度上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加之,國家為了控制中國的人口和促進未來的發展,實行了計劃生育的政策,導致中國出現了大量的獨生子女,所以,現在的學生們普遍地被父母們養育成了小公主和小王子,吃苦耐勞的傳統美德在這些學生身上得不到發展。但是,吃苦耐勞的精神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學生們未來立足于社會的關鍵基礎。所以,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們,尤其是體育課程教學人員,要負起責任,培養學生們吃苦耐勞的精神,提高學生們的身心素質,進而為學生們未來的生活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下面,我就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闡述,如何通過體育課程培養學生們吃苦耐勞的精神。
1、在體育實訓中培養
體育課程主要是一門鍛煉學生身體的學科,這樣的學科性質,就決定了體育實訓是該學科常用的教學方法。當然,在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時也不會例外,因為體育實訓不僅是體育課程中必要的且最常用的方式和方法,體育實訓還是可以充分的鍛煉學生們的身體,磨煉學生們意志的良方。下面,我就通過我的教育經驗舉例子說明,如何通過體育實訓鍛煉學生們吃苦耐勞的精神。
例如:在前一段時間的體育課程中,我就組織學生們進行越野賽。在課程中,當我說出了“越野賽”這三個字的時候,大多數學生們都眉心一緊。這下,我就更加堅定了進行越野賽的必要,因為學生們對比較苦的體育活動,有著明顯的抵觸心理,所以,我必須幫助他們克服這種心理。隨后,我就向學生說了說越野賽的好處,如提高肺活量、鍛煉堅定的意志等。接著,我規劃好了路線,便讓學生們開始比賽。等比賽結束后,我問學生們有什么感受,大多數學生們都說,開始回來時覺得很累,但過了一會兒后,身子反而變舒服了。通過學生們的回答,我知道越野賽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于是,在之后的體育課程中,我時不時地進行一些強度較高的體育活動,以鍛煉學生們的意志。久而久之,學生們便不再反感這樣的活動,甚至有些樂于其中,也不再經常抱怨學習生活艱苦了。可見,通過體育實訓,可以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鍛煉他們堅定地意志。
2、在思想教育中培養
雖然體育課程的重點在于體育活動,但這并不意味著體育課程沒有思想教育的必要性。我們要知道,在儒家的《大學》中,修身的前面還有四個前提,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可見,人的內在思想和品德是人成長中最重要的部分。而體育課程的教育也同樣如此,所以,我們可以利用體育課程,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對學生們進行吃苦耐勞精神的思想教育,進而促進學生們的成長,使他們能夠堅定地面對生活中的困難。
例如:我將一節體育課程從室外轉移到了室內,其目的就是要借助多媒體的直觀性來對學生進行艱苦奮斗的教育。所以,在課程的開始階段,我就對學生們明確了本課的目的:“同學們,今天我們之所以要在室內進行授課,是因為做任何事都需要有某種內在精神作為支撐,而在你們未來的生活中,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吃苦耐勞的精神;所以,這節課我就向大家講授這個精神。”再讓學生們明確了本課的目的以后,我又播放了中國奧運健兒的紀錄片,通過生動形象的方式讓學生們體會艱苦奮斗精神的必要性和作用。接著,我又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向學生講解,吃苦耐勞精神的關鍵點和精華所在。在課程的最后,為了鞏固學生們對吃苦耐勞精神的理解,就讓學生們在課下寫一篇有關吃苦耐勞精神的文章,在下節課中交給我。通過這樣的方式,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夠很好地接受吃苦耐勞精神,并嘗試著去實踐。可見,思想教育可以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
3、在日常生活中培養
眾所周知,將一種精神徹底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之中,需要人們在生活中不斷地將這種精神進行實踐。吃苦耐勞精神也是如此,需要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實踐。不過,由于體育課程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無法隨時監督學生們的日常生活,所以,要尋找班主任和家長進行合作,共同規范學生們的日常生活,進而逐漸培養學生們吃苦耐勞的精神。
例如:在體育課程中,我向學生們提出了一些生活上的要求,如每天堅持進行體育鍛煉、早睡早起、回到家后要幫助父母做家務等。等到了課下,我就找到學生們的班主任,和他交流我的想法,爭得他的配合,讓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同時,我會利用學校開家長會的這段時間,與家長進行交流,讓家長不要再對學生百依百順,應該讓學生在家中進行一定的勞動,培養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最終,通過班主任和家長們的配合,我的計劃得到了實施,而學生們也在我的計劃中,逐漸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可見,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是一個切實有效的方法。
總之,吃苦耐勞的精神是我們的傳統美德,不能讓我們的下一代丟失。所以,體育教師們有責任培養學生們吃苦耐勞的精神,進而為他們的未來生活打下基礎,使他們成為國家棟梁。
參考文獻:
[1]青兆杭.中華傳統美德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滲透研究[J].運動,2017(20).
[2]譚鴻明.淺析初中體育課堂的有效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