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光忠,云南省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目前我國企業發展中存在融資約束的問題,同時這也是世界性的難題,但不同的國家出現融資困難的現象也不盡相同,如美國約為20%、巴西約為60%。因此解決企業融資困難是各國企業發展所希望的共性問題,其也引起了廣泛關注。
商業信用是指開展商業活動或企業購買商品時,另一個企業對購買企業方給予信用,并允許購買企業在購買商品時延期付款,允許該企業占用銷售方企業資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實質上相當于兩方自約形成的短期貸款。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間通過商業信用形式進行融資。但是通過商業信用作為企業有限的融資渠道以開展相關的商業活動是否可行以及該方式對融資約束問題是否起到緩解作用等問題仍需進一步分析。不過可以知道,面對中國市場制度不完善以及存在價格歧視的情況下,具有風險小、門檻低的商業信用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且優勢明顯。
商業信用作為企業的有效融資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銀行信貸,降低融資的門檻。通過商業信用進行融資的過程有助于企業降低交易成本,進而促進企業銷售發展,表現出了商業信用的融資屬性與銷售屬性。但形成的估計偏誤會影響商業信用是否是有效融資渠道的分析結果,而且企業的投資與融資有著密切關系,企業的存貨是企業流動性第二高的資產,因此從存貨角度看,當企業處于融資約束時,通過商業信用進行融資而開展存貨投資,利于企業緩解融資約束的影響,同時也利于企業更好進行存貨投資,促進資產的流轉。這種方式在企業生產經營中起到重要作用,是企業生產經營的需要,其與企業的融資成本也存在聯系。當企業融資成本提高后,存貨投資與商業信用關系隨之進一步加深、放大,商業信用作為企業有效融資渠道而發揮的作用將更為明顯。
對于我國工業企業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并對企業的融資方式、成本、債權融資額、股權融資額、利息、總債務、所得稅等進行分析,以計算企業的實際融資成本。同時分別對國有企業、外資企業、私營企業等企業分別進行分析,分析內容主要有存貨資本比、應付賬款、融資成本、銷售凈利率、負債、資產等要素。通過上述要素的分析不難發現,商業信用與融資渠道存在有極為密切關聯,且商業信用的提高對于拓寬融資渠道等均存在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在實際工作中,更需要對企業商業信用進行提升,間接達到拓寬企業融資渠道的效果,促使企業以更加穩定的速度進行發展。
分析發現,企業的投資與商業信用存在相關性,商業信用對企業融資約束有著緩解作用,并可以促進企業的投資開展:商業信用越高,企業投資開展越順利,而且融資成本提高后會進一步加強商業信用對企業投資的促進效果,同時可以緩解融資約束,進而對企業投資情況造成影響,表明商業信用可以代替以往部分融資形式而成為一種融資渠道。
在我國信貸“規模歧視”與“所有制歧視”的背景下,中小企業融資出現市場性障礙;大企業融資渠道多、融資約束較小,而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受阻,約束較大,因此更依賴于企業間的相互信譽,也就是商業信用。因此在不同的企業所有制類型下,商業信用的應用與效果也不同:相對外資企業與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通過商業信用進行融資,更利于企業投資,其促進作用更強,而金融發展水平高的地區與金融發展水平低的地區進行比較,金融發展水平高的地區主要通過常規、規范化方式進行融資,而金融水平低的地區主要依賴商業信用進行融資更適合。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商業信用可以成為企業有效的融資渠道,特別是當企業面臨著常規融資困難或資金成本提高的情況,尤其當中小企業面臨銀行信貸規模歧視而難以進行融資時,采取商業信用進行融資的必要性更為明顯。隨著商業信用融資的發展,其優勢更多體現在中小企業中;國有企業與外資企業由于其體制及政策傾斜等優越性,應用不多,作用不顯著。
因此商業信用可以作為企業有效的融資渠道,雖然目前商業信用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中小企業與金融發展水平較低的地區,但是面對當下融資約束依然嚴峻的現狀,政府可以加大對商業信用的關注,為其提供相應的保障,制定相關制度與健全其使用范圍等,為商業信用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使其發揮出最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