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美術教學因其能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鑒賞能力和創新能力,而備受廣大師生的喜愛,成為素質教育重要的內容之一。而我國五千多年流傳下來的傳統文化中,有很多美術方面的瑰寶,在小學美術的教學中滲透民族元素,能使小學美術學科教學更科學、更完善,同時還能促進民族元素的傳承和弘揚。基于此,本文就對小學美術教學中民族元素的滲透進行詳細的研究,旨在激發學生的民資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培養他們對傳統藝術的熱愛,從而傳承和弘揚民族傳統文化。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民族元素;滲透策略
前言:
當前,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美術新課標明確指出在教學中要突出其中的人文藝術,凸顯其社會性與民族性的特點。因此,在小學美術的教學中,教師應高度重視民族元素的滲透,引導學生理解并掌握民族元素教學資源,從而多方位、多角度理解美術這門學科,并激發出廣大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進而傳承和弘揚民族傳統文化,促進他們未來全面的發展。
一、小學美術教學中民族元素滲透的重要作用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前,我國很多小學校都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和束縛,都過于重視學生主科學習的成績,往往忽略了美術等副科教育的重要性。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美術教學的重要性越來越得到廣大師生的認可,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對學生滲透民族元素,能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和形式,從而有效激發出廣大小學生學習美術知識和技巧的興趣,促使他們積極、主從地參與到教學當中,這樣就能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二)培養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
在小學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向學生滲透民族元素,不僅能激發出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充分培養學生的美術思維,幫助他們更深入地了解民間美術知識和技巧,同時,這樣還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在此基礎上,還能幫助學生對民族美術元素進行創造性繼承和創新性發展,這樣就能有效地培養并發展廣大小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促進他們未來的成長。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民族元素滲透的策略
(一)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
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學活動是否高效,還與教師教學的水平具有極大的關系。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想更好地對學生滲透民族元素,就必須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為此,學校應加強對小學美術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定期組織、安排小學美術教師到民間美術傳承地進行學習和觀摩,使他們能掌握更多的民族美術元素,并且在實際的教學中,能想方設法對學生進行民族元素的滲透教育,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
(二)創造滲透民族元素的環境
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學習環境對他們的影響很大: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學習環境,能幫助學生保持積極、愉悅的心情,從而提升他們學習的效率。為此,廣大小學美術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想方設法,通過合理設置,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為滲透民族元素奠定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發展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幫助學生傳承和弘揚民間美術。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美術三年級上學期第12課《變廢為寶》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們展示生活中各種變廢為寶的做法,以及其中蘊含的美術知識和美術技巧,以此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同時,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現相應的知識,還能為學生創設適宜的教學環境,為向學生滲透民族元素奠定良好的學習氛圍,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其中蘊含的民族元素,從而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三)拓寬學生學習的思維
在小學美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對學生滲透民族元素,還必須拓寬廣大小學生學習的思維,使他們能更好地了解民族元素在美術教學中的不同類型,民族元素對小學美術教學的重要作用和意義,從而激發出廣大小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幫助他們更好地傳承和弘揚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知識,加深他們對國家和民族的熱愛之情,提升民族元素滲透教學的有效性。
(四)根據教材內容進行滲透
在當前的小學美術教學當中,教師要想對學生滲透民族元素,還必須根據文本教材的內容進行拓展滲透,這樣不僅能激發出廣大小學生學習美術知識和技巧的興趣,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到美術的學習中,還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操、鑒賞能力和創新能力,發展他們的美術核心素養。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美術三年級下學期第9課《家鄉的橋和塔》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呈現家鄉的橋和塔,或是引導學生進行實地考察,然后向學生講解家鄉的橋和塔建成的背景以及其中蘊含的設計理念,這樣能充分對學生滲透家鄉的橋和塔中蘊含的民族元素,使他們充分感受到民族元素對美術魅力的提升,進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這樣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美術的學習,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
(五)結合學生實際生活進行滲透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想對學生滲透民族元素,還必須結合噓聲的實際生活,從他們熟悉的生活事務、生活實例中對他們進行滲透,從而逐步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切實提升廣大小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例如,在講解人教版小學美術三年級上學期第11課《巧巧手》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他們熟悉的春節貼窗花的民族習俗,同時借助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傳授剪紙藝術,這樣不僅能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還能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民族元素對美術教學的作用和意義,此外,還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欣賞能力和創新能力,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美術的教學中,對學生滲透民族元素,對培養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想方設法,對學生進行滲透教學。本文就探討了小學美術教學中民族元素滲透的幾種策略,希望能為相關教師的教學提供參考和幫助。
參考文獻:
[1]楊淑偉.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民間美術元素的滲透思路[J].考試周刊,2018(9):171-171.
[2]謝靜.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民族元素”的滲透[J].名師在線,2018(31):84-85.
[3]楊明輝.美術教學中北方民族民間美術元素的運用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38(8):156-158.
作者簡介:
劉靚瑤(1998—),女 ,四川省涼山州人,民族:漢族,職稱:學生,學歷:大專,研究方向: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