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生活化的教育理念進行了解讀,對信息技術教學中的生活化理念進行了分析,并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對高中信息技術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應用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中階段:信息技術:生活化教學
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和美國教育家杜威都認為生活和教育有著密切的關系,分別提出過“生活即教育”和“教育即生活”的教育思想。而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教育和生活的關系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有所應用,但是總體上看還存在比較明顯的問題。以高中信息技術為例,信息技術是高中階段的必修科目,其不僅具有提升學生信息素養的作用,同時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適應當今的信息化社會,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但是當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應用的比較少,即使少部分采用了生活化的教學策略,但是也缺乏深度,導致不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應用進行了有效探討,使生活化教學可以更多地應用于信息技術教學之中,從而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和合理地利用現代信息技術。
1 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概念內涵
1.1生活化教學理念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論,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觀點:首先,其提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其次,其認為生活化的教學是將實際的生活背景作為教學的背景,從而使作為生活主體的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融入到教學活動中;最后,要將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內在需要結合起來,從而使作為生活主體的學生能夠獲得有活力的知識,促進學生知識素養的提升。
1.2 信息技術教學中的生活化理念
在信息技術的教學中應用生活化的教學理念,是指將信息技術教學作為這一種面向學生生活的教學方式,在這一教學過程中要強調學生的生活經驗,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能夠體驗生活,構建生活,讓學生在生活體驗中學習信息技術,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使信息技術能夠真正的做到“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2 高中信息技術生活化教學策略
2.1 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興趣
將生活化教學理念應用到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信息技術的學習中,讓學生主動學習,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通過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生活場景,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通過創設情景的方式還能夠將比較抽象的知識具體化,讓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從而使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學習知識,使學生能夠將學習到的知識靈活地應用。以“信息獲取”這一部分的教學來說,單純的講解“信息獲取”的概念不僅枯燥,無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抽象化的概念也不利于學生的理解。可以創設以下情景來進行這一部分的教學:“周末,咱們班級要去野餐,需要根據天氣情況來進行相應的準備,那么天氣信息怎么獲取呢?”,在這樣的情境下學生們就可以展開聯想,提出通過手機查詢,聽取天氣預報等,然后教師再通過學生提出的獲取天氣信息的方式進行點評,引導學生理解并掌握信息獲取的概念和基本環節。
2.2 選取生活素材,強化學習動機
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與語文、數學等其它科目的教學相比最大的區別在于,其不僅需要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還要注重實踐操作,這也是其教學過程中面臨的難點。要想讓學生在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提升實踐操作能力,可以應用生活化的教學策略,在教學過程中融入生活素材,讓教學內容和生活緊密相連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具體的說,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對學生生活環境的了解,選取學生校園生活以及課外生活的內容作為素材,并將其融入到教學的過程之中,讓學生將生活問題的思考和課堂知識的學習融合起來,讓學生可以獲得充分的實踐空間,從而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促進實際操作能力的提升。
2.3 結合生活問題,提升實踐能力
在高中信息技術的生活化教學之中,可以通過緊密的結合生活問題,鼓勵學生解決問題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能夠應用學習到的知識和技能來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通過了解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問題,鼓勵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合作探究等方式來進行解決,從而提高實踐能力。舉例來說,之前出現的勒索病毒問題得到了學生們的普遍關注,基于這一生活問題,在進行《計算機病毒與預防》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可以將這一問題引入到實際的教學之中,將其作為案例,讓學生通過收集相關資料,探討現有破解手段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等,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促進學生努力思考,通過對破解方法的思路進行分析,來增強其對實際問題和生活的認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強化學生實踐能力。
2.4 注重學生的體驗,增加學習深度
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其學習的體驗有著密切的關系,可以說學生的學習體驗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課堂教學的效果。在這樣的情況下,在進行高中信息技術的生活化教學時,要十分的注重學生的體驗,通過結合學生情況來采取有效措施,增強學生的生活體驗。這要求教師不僅僅要關注知識和能力,還要從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著手,使那些抽象性、理論化的知識能夠更加的生動形象,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并且增強整個教學內容的深度。舉例來說,在進行視頻加工的教學時,在完成課堂內容之后,已經具備采集信息和加工視頻的能力,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作業,讓學生拍攝父母工作或者做家務時的畫面,并應用學習的視頻加工技術來對視頻進行加工,同時結合音樂,來表達對父母的感激,將其作為禮物送給父母。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不僅加深了對于所學知識的理解,提高了實踐能力,同時還能夠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強化自身情感,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豐富學生的體驗,加深信息技術教學的深度。
參考文獻:
[1] 魏卓燕. 基于生活化理念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探究[J]. 通訊世界, 2015(1):200-202.
[2] 趙婕瑜. 淺析高中信息技術生活化教學[J]. 新西部, 2012(4):165-165.
[3] 王聰. 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生活化[J]. 學園, 2014(22):161-162.
作者簡介:
王紅軍,1975年9月—,男,漢族,山東省泰安市人,本科,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信息技術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