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 孫謙
引言:隨著人類社會經濟不斷向前發展,與之相適應的科技水平也日益發展。如今,以大數據,云計算為方法,把車聯網,智能家居,無人機,無人值守商店,AI等方面的研究和開發已經初具規模。相關行業細分的應用和研究已經形成產業化趨勢。根據有關權威機構預測數據表明,到2018年,全球物聯網整體市場規模將超過1.5萬億美元。很多國家,和企業紛紛投入這個市場,以希望在這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因此研究物聯網和IPV6技術融合就顯得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物聯網是一種人和物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物和物進行溝通識別,是一種未來新的信息科學技術。物聯網采用射頻識別裝置,紅外感應和全球與定位系統和激光掃描等信息傳感器,通過信息通信協議,如IPV6,實現 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
第一個使用物聯網這個概念的是1999年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提出來的。經過近20多年研究和發展,物聯網已經成為如今在計算機,移動互聯網技術之后的新的信息科學技術,各國政府和企業紛紛投入資金,人力和物力展開相關物聯網研究和開發,它已經成為各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支點。我國政府也把物聯網看成今后國家發展又一增長點,把發展物聯網上升到國家重點戰略發展來推進,尤其是在制定我國今后五年,中期國家發展規劃,和長期(30年)的國家發展規劃中,物聯網都占據相當重要的地位。“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中,物聯網也占據了重要組成部分。
然而,隨著IPV4網絡IP地址的日益枯竭,物聯網日益旺盛的IP地址需求無法得到解決,因此IPV4的升級版本IPV6應運而生。
IPV6作為下一代IP協議,IPV6號稱可以為全世界的每一粒沙子編上一個IP地址的強悍能力,IPV6解決了物聯網面臨的諸多問題,如IP地址短缺,網絡安全問題,IP地址切換問題,網絡服務質量問題,特別是移動IP問題。
2.1 解決IPV4地址不足的問題
相對于IPv4的2的32次方大約43億個地址,IPv6總共有2的128次方個地址可以使用,是IPv4的很多倍。IPV6號稱可以為全世界的每一粒沙子編上一個網址,可以徹底解決IPv4地址不足的問題。
此外,IPv6具有的獨特功能也極大適應物聯網的迅猛發展,即物聯網技術所需要的通路環境。如分級地址模式,IP地址內嵌,主機地址自動匹配,服務質量保證機制,和內置身份認證和加密等,IPV6都能輕松實現。
2.2 即插即用功能。由于IPV6內置了地址自動匹配功能,使得物聯網設備可以輕松實現網絡連接。
2.3 加密功能。IPV6本身內嵌了加密功能(IPsec) 內嵌身份認證系統,保證了物聯網系統的安全性,同時用戶的信息安全問題也很容易得到保障,軟件升級比較容易。
2.4 服務質量有保證。IPv6為物聯網發展提供了順暢、有秩序的網絡傳輸環境,通過對網絡資源的科學分級和分類,極大滿足物聯網通信需要,IPV6借助流量控管系統保證和保持整個網絡傳輸的順暢的機制。這樣一種服務質量保證機制,極大滿足物聯網運行需要。
2.5 便捷的移動IP.隨著移動互聯網不斷深入人們的生活的方方面,移動設備接入物聯網也就越來越多。此外物聯網趨向云計算,大數據,必須借助IPV6的優勢來解決和拓展相關領域。不論移動端設備在本隊還是在外地,IPV6都能提供可靠和穩定自動配置模式,實現物聯網通信。
可見,IPV6和物聯網具有很好的融合性,兩者在IP地址融合具有無限可能性,移動管理上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服務質量方面的良好互補性,通信安全上的得到很好保證。
雖然IPV6和物聯網的融合是一個未來不可逆轉的趨勢。但我們仍然清醒地認識到,兩種技術的融合并非無懈可擊,兩者仍在很多地方的結合還達不到人們對暢通無阻,方便快捷的網絡需求。相關的瓶頸依然阻礙物聯網的快速發展。尤其是在IPV6和物聯網連接安全性能控制和管理方面,仍然讓人不敢掉以輕心。相關研究需要人們保持足夠耐心和恒心。因此說,雖然前路布滿荊棘,我們依然奮勇前行,毫不懈怠。
未來物聯網將主動感知用戶需求,而不是被動滿足用戶需求,在用戶個性化需求方面提供服務,是一個大的趨勢。因此研究IPV6在物聯網應用方面,需要廣大科技人員共同努力。要充分結合終端設備對地址的大量需求,利用IPV6的技術優勢和特點,實現智能物體的廣泛互聯互通,在海量用戶的基礎上,推動物聯網生態發展,驅動整個IPv6產業生態的成熟,為下一代互聯網大規模部署IPv6技術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