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涵
南京的王女士是一名公司管理人員,前些日子,她突然覺得右側耳朵疼痛,伴有明顯的頭痛,起初她并沒有在意,以為是最近工作壓力大引起的,休息兩天就能緩解。但是,兩天后,王女士的癥狀并沒有消失,反倒是右側耳后腫脹明顯,于外院就診后,診斷為“淋巴管炎”,予以對癥治療。但3天后癥狀仍然沒有緩解,王女士還發現自己的右側臉麻木,連笑起來都很困難,甚至連右眼都無法閉合。出現這樣的情況,王女士慌了,趕緊到醫院檢查。
醫生聽了王女士的描述后,隨即檢查其耳部,發現王女士的耳道內有散在的紅色小水皰,結合其臨床表現,診斷為亨特氏綜合征,也就是耳帶狀皰疹。
聽說自己耳朵里長了帶狀皰疹,王女士感到非常意外,“以前都聽說帶狀皰疹長在腰部和腹部,怎么耳朵里會長皰疹呢?”
耳帶狀皰疹同樣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病毒侵犯顱神經節和面神經,就會產生劇烈耳痛、耳聾、眩暈及面癱。
一般耳帶狀皰疹多發于患者抵抗力低下之時。最近王女士可能疲勞過度,導致免疫力下降,受到皰疹病毒的侵襲,且癥狀比較嚴重,要經過規范的糖皮質激素、神經營養藥、改善局部微循環的藥物治療,情況才會逐步好轉。所幸的是,王女士通過系統治療,結合中醫針灸,目前其面部神經功能已經逐步恢復。
耳帶狀皰疹一般癥狀不典型,通常首發癥狀并不表現為皰疹,而是出現耳部淋巴結腫大、耳痛等癥狀,所以常常會被當成腮腺炎、中耳炎治療。很多患者耳痛后數日才出現耳周皰疹、周圍性面癱,此時才能確診。
隨著病情加重,不少患者還會出現程度不同的耳聾、眩暈、面癱、腦干腦炎和多發性顱神經炎等后遺癥,還有可能影響淚液分泌,進而導致干眼癥和視力下降;也可能遺留神經痛,持續數月甚至更長。像王女士出現面癱的癥狀,屬于比較嚴重的情況,需立刻入院治療。
耳帶狀皰疹主要采取藥物治療,用藥包括以下幾類:
可在急性期減輕面神經的炎性反應和消腫,進而減輕面神經因水腫增粗而受到面神經骨管壓迫、微循環障礙的程度。
需注意,糖尿病、結核、胃潰瘍等病患者以及孕婦慎用此類藥物。高血壓者應同時注意控制好血壓。
如阿昔洛韋、更昔洛韋、泛昔洛韋或萬乃洛韋(洛韋)。
耳部及周圍皰疹可用阿昔洛韋軟膏涂抹局部,每日1~3次,可控制局部病毒復制,促進皰疹結痂和脫落,促進局部病損皮膚的愈合。
維生素B1和維生素B12等肌肉注射或口服。
如銀杏葉提取物,這類藥物多可靜脈注射或口服。
耳劇痛時可以適當應用止痛藥。
如茶苯海明、地西泮可用于緩解眩暈。
夜間可以用眼藥膏,如四環素或紅霉素眼藥膏涂抹患側眼部,并用眼罩保護眼睛。
對于耳帶狀皰疹嚴重者還可接受面神經減壓手術,但是手術治療也不一定能完全解決后遺癥。所以一旦發現耳朵與面部出現不明原因的疼痛,要及時到耳鼻喉科就診方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