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程大學,安徽蕪湖,241000)
面對我國目前的創新創業創投與經濟結構調整可持續縱深發展的社會背景,一些地方高校為了提高學生的技能素質、就業能力、知識儲備結構、社會適應力,完成高校與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制定了新的發展方向和出路。高校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必須要圍繞學生就業和社會發展需求制定教學結構,調整教學方法。重視教學實踐性、現代性的體現,這樣才能夠真正意義上提高學生的素質與水平。本文以圖形用戶界面設計課程為例,展開具體的探索。
近些年許多高校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在發展中都取得了軟件教學和硬件設施方面的成果,為國家輸送了大批的具備實踐、專業性復合人才,彌補了國內教育系統目標單一的學術化教育問題,改善了管理模式陳舊的情況。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為迎接社會挑戰,緊隨社會發展局勢,不斷更新著課程專業,重視實踐人才培養,不斷提高著師資水平和力量,建立了屬于自身專業特色的教學結構。
首先是藝術與技術的融合。該專業在外部環境中,受眾多因素的影響,實現了營銷、設計、策劃與制作的統一。加快了軟件與硬件的科學化、技術化更新[1]。其結果便是建立了教與學、工學、藝術學的充分融合。
其次是大力推進雙師型教師團隊建設。建立了穩定的內聘與外聘結合教師隊伍,提高了教師隊伍的教學能力與專業化水平[2]。
最后是復合人才的培養目標。面對很多學生的技能、文化、專業能力薄弱的情況。學校根據學生的就業需求建立了完備的人才培養計劃,端正心態,積極努力的為社會輸送實用性人才。精準定位專業就業目標和市場,大幅度提升了學生的畢業就業能力[3]。
現代學徒制的引進不僅要從教學體系與人才培養計劃入手,同時也要重視對課程的改革。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必須要將圖形界面設計作為先導改革課程,謹慎論證其教學定位與課程設置,采用大膽創新的態度完成課程安排和教學方法設計。用典型專業課完成教學模塊的設計與引導,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并予以改正。
圖形用戶界面設計即GUI設計指的是用戶界面設計時,借助于圖形語言完成信息設計,屬于程序測試、用戶體驗、交互設計最重要的一環。其在操作界面出現以后就一直存在,屬于圖形設計、平面設計的一部分內容。其滿足于功能性需要,在技術發展的今天,借助于新技術的出現又新增了交互形態,出現了具有理論性基礎的課程。該課課程體系包括Axuer、Ill-ustrator、Photoshop等計算機課程以及字體設計、版式設計、創意設計等等。另外平行課程還包括C4D、Aftereffects、網頁設計、圖形設計等。
該課程的最大特點便是注重團隊合作,相較于二維設計來說,該設計需要眾多設計師一同完成。這是因為圖形用戶界面設計需要受到原型架構、交互設計、體驗設計等限制,此外在設計中設計時還要與程序員保持密切溝通。第二個特點為技術性特色。圖形設計、原型制作、動畫視頻、交互動態都需要與新媒體技術結合,這依賴于一定軟件操作。設計人員必須要同時兼顧設計的視覺效果與技術可行性。第三個特點為科學性。因為圖形設計作品在最后將被應用于軟件程序,所以不論是切圖制作、制圖方法、圖形尺寸還是原型設定都必須要嚴格圍繞技術規范展開設計。第四個特征為實踐性。在近些年的快速發展,尤其是移動媒體技術不斷實現革新后,人們對界面體驗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市場對具備實際技術、審美水平的設計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重視學生實操能力的要求。學生必須具備強大的專業技術才能夠迅速成為公司設計團隊的一員。第五個特征為更新快,包括風格以及技術。面對消費者日新月異變化的消費需要,用戶界面設計必須要隨時掌握最新的技術和市場動態,不斷更新技術和設計思維,這樣才能夠滿足人們的需要。
該課程為新媒體技術課程模塊,涉及到新媒體的技術、方法、涉及理論學習。其內容包括HTML5、AdobeDreamweaver、AXURERP、網頁設計、信息圖形設計、界面設計等課程。在如今數字媒體得到快速普及的今天,教師必須要站在教學方法、安排、內容、環境以及考核六個角度展開重新設計。教學目標必須做到與價值觀、態度、方法、過程、技能、知識的充分整合,為學生明確準確的設計定位、設計策劃、設計原則、設計方法,數值界面需求。此外教學方法必須做到實踐操作和理論學習的充分融合,重視案例講解,掌握設計難重點問題。學校應該根據實際需要分配課時,實踐課必須達到總課時7成以上。課程必須注重系統性和階段性特點,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設計水平。學校需要做好校企合作,引進企業人員為學生提供操作指導。注重課堂練習與課后作業結合,提高學生的綜合設計水平。
結語:對圖形界面設計課程的創新教改工作,必須要將合理、科學、可行作為基本原則,應用現代學徒制,改進教學體系。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實戰機會和實踐經驗,以便更好地適應嚴酷的社會就業環境,提高學生本身的設計能力與就業競爭能力。根據企業單位提供的學生設計能力反饋調整教學思路,這是實現視覺傳達專業整體教改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