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露
【關鍵詞】護患關系;影響因素;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10-03--01
良好的護患關系是促進病人心身健康的重要條件。首先可以促進病人向健康方向發展,其次也影響護士的行為、態度和護理工作的效果。而護理工作的最終目標是幫助服務對象最大限度地減輕痛苦、恢復健康、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或幫助臨終病人安詳地、有尊嚴地逝去。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醫學知識的普及和健康觀念的轉變,國家法制建設也日趨完善,病人及社會對護理工作的要求與期望值越來越高,因此避免和減少護患糾紛,成了每位護理工作者必須思考的重要課題。現分析護患關系的影響因素并提出相應對策。
1 影響因素
1.1 主觀因素
護士是影響護患關系的主要方面,占主導地位[1]。
1.1.1 業務技術不熟練
由于臨床知識的欠缺和工作經驗不夠,對病人出現的問題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而延誤了診斷和治療。其次在護理操作過程中,因操作技能不精湛,對科內的儀器設備性能操作不熟練,出現緊急狀況下應急能力欠缺,在忙亂中易引起糾紛。操作技術穩定性差。小兒靜脈穿刺成功率低,最易引起家屬的不滿引發矛盾。
1.1.2 護患溝通缺乏
如護士在工作中面對千差萬變的病人心理活動及行為無從了解,不知道怎樣與其交談和解釋,缺乏溝通而易造成病人的不滿。許多護理糾紛起因于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和不恰當的言語,尤其是在搶救危重病人時,護士談論不利治療或與搶救無關的話題,最易引起病人及家屬的反感與不信任。
1.2 客觀因素
1.2.1 護患關系的特殊性
護理工作是醫療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護患關系在醫患關系中處于一種特殊的地位,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①護患關系的直接性:護士是治療、護理計劃的具體執行者,在病人就醫的過程中,可以說,病人與醫院各部門的聯系都是通過護士建立起來的,護士與病人的關系最為直接。②護患關系的廣泛性:在病人就醫的過程中,護士與病人的接觸最多。病人無論在門診就醫,還是住院治療,第一個接待病人的都是護士。
1.2.2 病人法律意識的增強
病人和家屬的維權意識增強是社會進步的表現,醫院應從各方面保護病人的合法權益。但不少病人及家屬,不顧醫療服務的特殊性,把自己放在商品消費的位置上,過度維權。尤其近年來,部分新聞媒體對醫療行業醫患糾紛的大量報導,病人的自我保護意識更加強烈[2,3],病人來到醫院,對醫院有較高的期望,總想以最小的付出讓自己得到最好的醫療服務。對于醫療費用,經常會提出質疑,要求得到解釋。
2 對策
2.1 養成良好的職業態度,實行關愛護理
護士應對病人一視同仁,尊重病人的權利與人格,盡量滿足病人的合理要求,使病人感到自己受尊重、被接受,從而獲得一種自我價值感。一個安全溫暖的氛圍能促使護患關系更為融洽、和諧、溫暖。
2.2 擁有良好的人格特征,增強人格魅力
護士應對病人熱心、耐心、真心、細心和有愛心;具有親和力、觀察力、領悟力、影響力;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樂觀的人生態度、積極地人文關懷和自尊、自信的自我意識等。這些人格特征能增強護士的人格魅力,使護理對象更樂意與之交往。
2.3 提高溝通技巧和水平
護士應熟練掌握各種溝通技巧,如傾聽、反映、積極關注等,努力提高交流溝通水平[4]。通過與病人的有效溝通,建立起護患雙方滿意的關系。
2.4 規范護理文書,提高護理文書書寫質量,為法律提供依據
護理文書的管理必須遵照科學性、實效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與醫療文件同步的原則,禁止漏記、錯記、主觀臆造、隨意更改等。護士責任心要強,不怕麻煩問仔細,以便及早發現誘因并及時處理。入院評估要準確反映病人情況,不要憑空想象,盡可能與醫生記錄相符。護理問題要確切、全面,依據充分,相關因素恰當,護理措施合理有序,切實可行。重視護理文書的法律認知,提高護理文書的自我保護意識,遵循“該寫的要寫到,寫到的要做到”的原則。護理人員不但要有保證病人安全的意識,同時也要有自我保護意識,科內護理病歷實行二級管理制度,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2.5 保證合理收費,維護護患雙方利益
病人住院除要求得到醫療護理外,最為敏感的就是費用問題,針對這個特點,要求醫護人員及時與病人溝通所需費用,提供日費用清單,增加收費透明度。對病人及家屬提出的問題,及時提供查詢解釋,消除因費用誤會而引起的糾紛。
參考文獻
蔣繼國.護理心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
王虎娥.護患糾紛發生的原因及防范對策[j].護理研究,2008,21(5c):13921393.
張玉蘭.淺談護理糾紛的防范[j].護理研究,2004,18(6a):1018.
孫玉真.溝通障礙導致糾紛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護理研究,2008,21(3c):82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