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真
改革開放后,中國大地迎來了一個個春天的故事。周廣仁的音樂夢又重新煥發生機,她先后在北京、天津、上海、福州、廈門等地舉辦鋼琴獨奏音樂會。晉升為音樂學院教授的她應埃德加·斯諾基金會邀請,去美國交流講學,她指尖美妙的鋼琴聲如一陣旋風般刮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利堅大地上,深深令美國民眾折服。周廣仁的事業正步入一個新的高峰,然而誰都沒有想到,就在這樣欣欣向榮的日子里,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那是1982年5月的一天,中央音樂學院迎來了一位外賓,師生們興奮地等待著這位外國專家作指導與交流。舞臺上平時擺放的是一架舊琴,琴腿已經有些不穩了。演出前,需要把好琴搬出來,將舊鋼琴挪開,總是親力親為的周廣仁就上臺幫忙挪琴。可是不幸的是,在挪琴的過程中,舊琴的琴腿突然折斷,巨大的琴身轟然倒地砸在周廣仁的右手上,剎那間,她右手無名指被砸斷一節,中指和小拇指也一片血肉模糊……
周廣仁緊緊用左手捏住受傷的右手,殷紅的血觸目驚心,刻骨剜心的疼痛撞擊著她全身每一處神經。在北京積水潭醫院手術外科門診室,一位年輕的醫生接待了她。醫生深知手指對鋼琴家來說意味著什么,她決定做一個大膽而違背常規的手術:把周廣仁的手指能接的都接上。
這場手術是極為困難的,因為根本沒有現成的臨床經驗可參考,假如手指被感染,不僅將前功盡棄,還可能截指,而且醫生也將承擔不可推卸的責任。
蒼天似乎也被感動了,手術很成功,周廣仁的3根手指終于保住了。
接下來,周廣仁經歷了一系列常人難以忍受的、近乎殘忍的手指康復訓練。一年之后,她奇跡般地重返了鋼琴舞臺。那一天,人們不僅為這位鋼琴家卓越的鋼琴表演歡呼雀躍,也被她不向命運低頭的頑強意志感動得落淚。
這是一位鋼琴奶奶
時光流轉,1962年4月的一天,一個瘦瘦的年輕人徘徊在周廣仁住所的門前,他要做回不速之客,毛遂自薦,爭取拜周廣仁為師。可是,過了許久,他還是沒有勇氣上前敲門,直到屋子里傳來肖邦《降A大調波蘭舞曲》激越的琴聲,那使人亢奮的旋律,終于使他鼓足勇氣敲響了周廣仁的門。年輕人根本沒有想到,在這個靜靜春夜里所叩開的房門,既是恩師接納他的開始,更是他邁入更高層次鋼琴藝術殿堂的起步。
周廣仁傾囊相授,不僅不收他的學費,還在生活上給予了他很大幫助。周廣仁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藝術造詣使年輕人受益匪淺。從北京學習歸去以后,他開始了自己的教育事業,他以周廣仁為榜樣研究教學,后來培養出了像李云迪、陳薩等新一代優秀的鋼琴演奏家。當年這位年輕人就是中國著名鋼琴教育家、被鋼琴界稱為“金牌教練”的但昭義教授。
薪火相傳才會讓藝術之光生生不息。周廣仁深深地明白,教育對于推廣和普及鋼琴來說真的是太重要了。為了給更多的學生上課,周廣仁在55歲高齡時學會了騎摩托車。當在北京的大街上,大家瞧見頭戴護盔、騎著摩托車整天不停奔波上課的周廣仁時,簡直不敢相信。周廣仁太愛她的學生了,學生們也非常愛戴和敬仰她,大家都喜歡親切地叫她“鋼琴奶奶”。
正是這種對藝術孜孜不倦的追求,這種對學生的奉獻,讓人們是那么喜歡她、敬愛她。周廣仁先生,她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是一座豐碑,是無數音樂學子的楷模和力量。她像一棵枝冠蔥郁的大樹,矗立在繁花似錦的中國音樂園地上,清風徐來,桃李芬芳。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