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擔當是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意識,是共產黨人應有的政治品質。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是共產黨干部敢于擔當的力量源泉,忠誠履責是共產黨人敢于擔當的檢驗標準。不同的時代賦予敢于擔當不同的時代內涵,1927年毛澤東同志信仰堅定,牢記使命,忠誠履職,率領秋收起義隊伍轉變湘贛邊,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艱難歷程,生動闡釋了共產黨干部敢于擔當的政治品質。
關鍵詞 敢于擔當 理想信念 忠誠履職
作者簡介:黃勇,中共瀏陽市委黨校理論教員,主要從事區域經濟的研究和教學。
中圖分類號:D63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9.301
擔當是一種不怕困難,敢作敢為的責任感和使命意識。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的多次公開講話中,提出了干部擔當的新要求。中國共產黨是敢于擔當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敢于擔當是中國共產黨員人的政治本色。不同的時代,我們黨的擔當有著不同的時代內涵。1927年夏秋之季,時代賦予了共產黨人獨立開創中國革命新道路的時代使命。作為我黨第一代共產黨人的杰出代表,毛澤東同志牢記使命,信仰堅定,領導湘贛邊秋收起義的隊伍,成功的闖出一條中國革命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生動地闡釋了共產黨干部敢于擔當的政治品質。
一、理想信念是敢于擔當好干部的力量源泉
大事難事看擔當,敢于擔當,需要勇氣。習近平同志說:“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革命戰爭年代,革命先烈在生死考驗面前所以能夠赴湯蹈火、視死如歸,就是因為他們對崇高的理想信念堅貞不渝、矢志不移。”崇高的理想信念正是共產黨人敢于擔當的力量源泉。
1927年春夏之交,面對反動勢力的血腥屠殺,近6萬黨員,或被殺,或變節,或退黨,到南昌起義爆發前,僅剩下不到1萬人。面對白色恐怖,毛澤東同志有退縮,八七會議上,他主動請纓,義無反顧地奔赴領導起義的最前線;進攻長沙受挫,毛澤東同志沒有灰心,在文家市轉兵大會上,他充滿信心,為迷茫失望的隊伍指明了前進的方向。面對隨時隨地的生死考驗和幾乎看不到希望的革命前程,崇高的理想信念是毛澤東同志敢于擔當,負重前行的力量源泉。
在文家市,第一次聽毛澤東同志作報告的羅榮桓后來回憶說:“之前,我對這一支小小的起義部隊,在強大的敵人包圍之中,究竟要到哪里落腳,能不能堅持下去,怎樣才能堅持下去,心中無數。聽到了毛澤東同志的形象生動,深入淺出的話,感到就像是久渴之后飲進的甘泉。”①羅榮桓從此堅定地跟著共產黨。
習近平同志指出:“堅定政治信仰,是領導干部安身立命之本,是敢于擔當的政治定力之基。如果沒有或喪失理想信念,就會迷失奮斗目標和前進方向,就會像一盤散沙而形不成凝聚力,就會失去精神支柱而自我瓦解。”近些年來,不少干部受個人主義、自由主義、利己主義等錯誤思想的侵蝕,奉行所謂的“為官之道”、“為政之道”,忘記了黨章的要求、忘記了黨員的義務、忘記了干部的職責,漸漸失去了擔當精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新時代賦予我們以實現民族復興的歷史“大擔當”,這就要求我們的領導干部牢堅定理想信念,堅定“四個自信”,矢志不渝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
二、忠誠履責是敢于擔當好干部的檢驗標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 把敢于擔當作為新時期好干部五項標準之一。習近平同志進一步強調:“黨的干部敢于擔當,就是堅持原則、認真負責,面對大是大非敢于亮劍,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斗爭。”
如果以習近平同志提出的“五個敢于”作為干部擔當的檢驗標準,毛澤東同志正是這樣一位敢于擔當好干部的光輝典型。
(一) 面對是非,堅持黨性
秋收起義受挫后,是否把部隊轉移到廣大農村和山區還是堅持進攻長沙,起義的指揮者之一,師長余灑度說:“作為革命的軍人,我決不當逃兵!現在,起義一受挫折,我們就要往農村跑,躲進偏僻的山溝溝,這算哪門子主義?這是逃跑主義,不是革命者所為。而且中央和省委是要我們搞城市暴動的,不是要我們上山落草為寇!”②舉起著上級精神的令箭,扯著堅持革命的大旗,扣上逃跑主義的帽子,貌似義正言辭,實則延誤革命。面對關系到革命前途和命運的大是大非問題,毛澤東同志一方面堅持原則不動搖,針鋒相對地反駁余灑度師長的意見;另一方面,毛澤東同志特別注意工作方法和策略,他團結總指揮盧德銘等同志,召開前委會議,耐心細致地做說服解釋工作,在取得多數支持的基礎上,實現了轉兵的目標。
(二)面對矛盾,迎難而上
在秋收起義的整個過程中,始終存在著進攻中心城市奪取城市勝利和“上山下湖”到農村發展革命力量兩條道路的矛盾。前者有蘇聯成功經驗、有共產國際的支持,黨內自中央到起義部隊,都被認為是正確的主流觀點,秋收起義以奪取長沙為目標,就是貫徹城市中心道路的產物。而后者雖在大革命失敗前夕已經由毛澤東同志提出,盡管后來的事實證明是正確的,但當時并沒有在黨內占主導地位,理解者、支持者甚少。大事難事看擔當,毛澤東同志迎難而上,頂住壓力,克服困難,終于闖出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勝利之路。
(三) 面對危機,挺身而出
八七會議上,瞿秋白同志邀請毛澤東同志到上海黨中央機關工作,他婉言謝絕說:“我不愿意去住高樓大廈,我要上山交綠林朋友,開展農村革命斗爭,請中央批準。”③毛澤東同志置生死于度外,奔赴指揮起義的最前線,并非逞一時之英雄豪氣,而是一種成竹在胸,挽狂瀾于既倒的信心。多年來對中國社會的深入調研,使毛澤東同志對中國革命的特點、道路和前途了然于胸,“上山交綠林朋友,開展農村革命斗爭”,這正是毛澤東同志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的勇氣和信心所在,更彰顯毛澤東同志對中國革命走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
(四) 面對失誤,承擔責任
秋收起義進攻長沙的受挫,原因是多方面的,戰斗力最強的一團,因師長余灑度臨時收編的邱國軒部陣前倒戈而失敗,二團連續拿下醴陵,瀏陽后,團長王新亞麻痹輕敵,在瀏陽城區全軍覆沒,三團占領白沙、東門后,遭受數倍于己的強敵反撲,損失慘重。作為前委書記,隨三團行動的毛澤東同志并不需要擔負失利的全部責任。但是毛澤東同志沒有推諉躲避,沒有垂頭喪氣,更沒有消極等待處分,他選擇了以積極進取的方式承擔責任,冒著違反上級命令被組織處分的風險,頂住余灑度等人的反對意見,果斷放棄進攻長沙,通過轉兵湘贛邊山區來保存革命力量,挽救革命。事實證明,毛澤東同志的轉兵農村是真正負責任的唯一正確選擇。
(五) 面對歪風,堅決斗爭
文家市轉兵之初,部隊減員嚴重,士氣低落。連日艱苦的行軍和與圍追堵截的敵人戰斗,使部隊給養困難,犧牲的,傷病的,打散的,逃跑的等等,部隊人數一天比一天少,士兵自由散漫,軍紀觀念不強,特別是蘆溪縣山口巖戰斗失利,總指揮盧德銘犧牲后,部隊中悲觀情緒嚴重,當兵的開小差成了公開的事。更為嚴重的是,部隊中還沿襲著舊軍隊官兵關系的傳統做法,長官意志,軍閥作風隨處可見,隨意打罵士兵,侮辱士兵隨時可見;不少軍官不顧處境艱難,依舊“五皮三金(皮靴、皮包、皮綁腿,皮腰帶,皮馬鞭,金邊眼鏡,金牙齒,金戒指)”,四菜一湯,一副舊軍官派頭,官兵壁壘森嚴;再者,以余灑度為首的少數高級軍官宗派主義嚴重,不聽從統一指揮,黨員和黨組織的作用難以顯現。經過充分的調研和周密的思考,毛澤東提出并實施了一個徹底破除歪風邪氣的方案,這就是著名的三灣改編:將一個師改編為一個團,減少軍官數量,充實士兵隊伍;實行黨代表制度,連隊設支部,營設黨委,班排設黨小組;連以上設立各級士兵委員會,官兵一律平等,士兵參與部隊民主管理。三灣改編克服了舊軍隊的自由散漫、軍閥作風和等級制度,樹立了一種全新的官兵關系,確立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提高了部隊的戰斗力和凝聚力。事實證明,毛澤東面對秋收起義隊伍中的歪風邪氣所做的斗爭,成為我黨政治建軍的成功創舉,奠定了建立新型人民軍隊的基礎。
當前,我國正處于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期,建成全面小康的決勝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期,黨的事業需要有一大批鐵一般擔當的好干部。 “堅持好干部標準,突出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大力選拔敢于負責、勇于擔當、善于作為、實績突出的干部”④。但是,我們的黨員干部中,不同程度的存在著不敢擔當的現象:遇到是非問題,遇到歪風邪氣,能躲就躲,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躲不脫就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團和氣,不得罪人;遇到矛盾和危機,能推就推,擊鼓傳花,敷衍塞責,推不掉就拖,小事拖成大事,大事拖成大禍,一笑置之,不干實事;事關個人利益,能挑就挑,拈輕怕重,挑肥揀瘦,沒法挑就爭,無利則不爭,無利而不爭,一門心思,謀取私利。
習近平同志指出:“是否具有擔當精神,是否能夠忠誠履責、盡心盡責、勇于擔責,是檢驗每一個領導干部身上是否真正體現了共產黨人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方面。”領導干部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關鍵少數,要學習毛澤東同志的擔當精神,盡心盡責,知難而進,敢于擔當,真正成為黨的事業的骨干和人民群眾的忠實公仆。
注釋:
①節錄自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羅榮桓傳》之《從秋收起義到文家市集結》。
②唐元春.文家市轉兵:探索中國革命道路的開端.
③夏遠生.偉人毛澤東的秋收起義情結.
④節選自2018年5月20日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